金壁绿墙
从埃拉特出来,我们开始进入以色列腹地,预备直奔300公里外的耶路撒冷。
但上路不久就停了下来,停下来的原因,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叫做“所罗门石柱”的所在。
刚刚在希腊和埃及看过了那么多精美的石柱,对眼前这种石柱就太不适应了。事实上这里是2900多年前犹太人采矿冶炼留下来的遗迹。那时候正是犹太国家最强盛的时期,所罗门是最辉煌的国王,他通过战争获得的奴隶就在这里为他采矿、冶炼金属。
许戈辉:来到这儿,不由地感叹这里很宏伟。我原本以为所罗门石柱应该是一个宫廷式的建筑,很像巴特农神殿,因为关于所罗门王的传说都是来自《天方夜谭》里边的。
余秋雨:实际上,《圣经》里面所写的所罗门和历史上的是紧紧交融在一起的,有好多是可信的:他是公元前10世纪的大卫王的小儿子,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统治者,据说能文能武。他创建了犹太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那个朝代需要有一些产业作为支柱。
这个支柱产业,也就是我们面前的石柱所代表的矿藏冶炼。仰头细看,这些石柱上还有着斑驳的色彩。
许戈辉:这些巨大的岩石上面有红色,还有绿色,红色是铁的标志,绿色就是青铜。当年所罗门王就是靠采铜,使整个所罗门王国变得非常强大。不过这个地方之所以叫所罗门石柱,好像是后来以色列政府命名的,在当年并不是这样称呼的。
余秋雨:对,50年前大家觉得在这个天然的地方能够想起所罗门王朝当时的繁华,所以干脆叫所罗门石柱。
目光所及遍地沙砾,一片荒野,难得见到一点绿色。我们刚刚离开的埃及是传统的农业国,尼罗河两岸土地非常肥沃,埃及农民根本不知道什么耕播季节,可是在以色列,我们已经注意到,别看埃拉特绿树成荫,在每一棵绿树、每一丛鲜花的根部,都有细细的滴水管子定时浇灌。
以色列高效高产的现代化农业举世闻名,难道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吗?为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离开所罗门石柱后我们拐进一处农庄一探究竟。
阿密(以色列农民):在这个农场有20多户人家住在一起,每家都有房子和周边设施。我们有农业耕作用的农具,农田离这儿很远,我们只是住在这里,有齐全的生活设施,但是农田不在这里,它是在住宅区以外。
阿密告诉我们,50年前这里也一样是荒野,除了对土地的改造利用,一起来到这里的以色列人,也慢慢形成稳定融洽的互助关系。这里有两种农场,“莫沙夫”是一种以家庭农场组成的合作定居地,还有一种“吉布兹”农场,是所有成员共享成果的定居点。在以色列,农民只占总人口的3.7%。在农庄里,不只是农田和椰林,几乎所有的绿色都要一点一点地人工培育,完全靠现代科技管理农作物。
他说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水又很少,土壤又是沙质,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就采用了电脑控制,植物两旁都有水管可以自动渗水,肥料也通过水一起放进去,既节省又能够保持这些作物一直处在湿润和适宜的条件下。
许戈辉:刚才他告诉我们,他们几十年前来到这儿时,这儿整个一片都是非常荒芜的沙漠,土壤碱盐量非常高,所以他们首先对土壤进行了改造,先作盐分的沉淀提炼,使土壤具有一定的种植基础,之后才进行水和热的开发,后来完全是用电脑控制。他说到现在为止,主要用人工来做的工作就是采摘,当那些作物成熟了之后,通过这两个管子形成的一个轨道,坐着小车,人就可以摘西红柿了。
我们面前面积约1000公顷的土地上,差不多有100户农家,每一个农家一年的农业产值可以达到相当于一百万的当地货币,也就是相当于25万美元,而净收入可以达到约20%。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以色列说到一户人家的时候,一般指父母双亲加上两个孩子,而在埃及,一户则有可能是30个人,甚至有可能是100个人。
这个农庄的边上就是以色列和约旦的边境,远远地能够看到铁丝网和界桩。对土地的苛求没有哪个民族能够超过犹太人。大约在2600年前开始,犹太人就失去了土地四处流散,直到1948年建立以色列国。
在很多18世纪的西方文学中,犹太人总是被描写成保守、富有、吝啬的形象。现在,起码我们有了更清晰的印象,那就是聪明、勤劳。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