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遇故
在万里他乡能吃到中国饭菜,一直是我们这些人最大的享受。
没想到在安曼这种愿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们发现了一间中华餐厅,餐厅服务生都是约旦人,可老板是中国人,而且这个中国人还非同一般。他叫蒯茂松,90年代曾经是台湾政府驻约旦使馆的上校武官,1975年约旦和台湾断交,蒯先生就留在约旦开餐馆。前后算起来他在约旦已经生活了30多年了,这倒引起了我们采访他的兴趣。
陈鲁豫:这次我们来到安曼感受很深,和想像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发现安曼是一个挺现代化的城市。您30多年前第一次来到约旦,那个时候的安曼是什么样子的?
蒯茂松:安曼那个时候很小,但是民风比现在还好,现在也很好,比起很多的大城市很安全,那时候我们可以夜不闭户,而且你东西掉在哪儿绝对不会丢的,你第二天再去找,绝对还在那儿。
陈鲁豫:我们现在去您家看一看可以吗?
蒯茂松:好,去我家里……
陈鲁豫:蒯先生一再跟我们解释说,家里因为只有老两口儿,工作特别忙,总是照顾餐馆,没有时间打理收拾房间,所以家里特别乱。我们说没关系,我们都很想看看他的家居生活,如果乱的话,我们这么多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帮忙收拾。
蒯茂松:反正我们都是自己人,你们也不要嫌弃。
陈鲁豫:对呀,我们就是自己人。当时您为什么选这个地方开这个餐馆呢?
蒯茂松:因为当初这个地方在当时还算是很好的一个住宅区,同时我是第一次来做餐厅业,那个时候餐厅业也不多,市面也不大,我不晓得会不会成功,所以我不敢租一个大地方。
蒯先生在一座二层老式公寓里已经住了几十年,按照约旦的习惯,租金依然是老价钱。见到蒯先生的太太,我们才知道原来她是杜月笙的女儿,今年已经71岁了。她给我们播放了她母亲,也就是当时的京剧名伶姚玉兰的演出录像。
杜美如(杜月笙之女):我父亲60岁的时候,我们这些人统统从北京来。这是从电视台录下的《徐母骂曹》。我母亲已经过世15年了。
蒯茂松:她母亲人很好,完全是北方人的性格。
杜美如:她很爱朋友,也很爽朗。我母亲给我的教育是不会让我有一种你觉得你是杜月笙的女儿想怎样就怎么样的感觉。如果这样的话,一旦父亲过世、母亲过世,就会失望得不得了。我在这里30年,因为我丈夫的外交团的关系,我们认识的皇亲国戚都是VIP,又恢复到我在上海的那种生活,我觉得很自然。
陈鲁豫:照片上的是侯赛因国王的弟弟,这是哪一年的照片啊?
杜美如:这是1973年的。
陈鲁豫:我听说您开这个餐馆当时也是(原)王储的一个建议是吗?
蒯茂松:对。他当时就说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都会有一个中餐馆,就是安曼还没有。他很希望安曼有一个中餐馆出现。
陈鲁豫:是不是因为他自己比较喜欢吃中餐?
蒯茂松:非常喜欢吃中国菜,而且他会点。
陈鲁豫:他建议后,您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所以想到开中餐馆。
蒯茂松:对,完全是他给我的这么一个建议。
陈鲁豫:您和阿姨看起来都显得特别年轻,但在这个年纪,在内地都已经开始比如说休息啦,照顾孙子、孙女啦,您每天还在忙这边的餐馆,在别的城市还开着另一个餐馆,对不对?
杜美如:在阿布搭比。
蒯茂松:在阿布搭比,已经开了十几年了。
陈鲁豫:有没有想过彻底退休时,这个餐馆怎么办呢?
蒯茂松:是啊,我们现在也是在计划,因为年纪大了,迟早总是要退休的。
陈鲁豫:那到时候餐馆交给谁呢?
蒯茂松:两个方式了,一个方式就是说把它卖掉,一个方式就是继续经营,找适当的人来照顾。
蒯夫妇告诉我们,在尽力经营餐馆和生活之外,他们有一个很大的愿望,就是再回到上海、回到北京去看看昔日生活过的地方,看看自己的故乡。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