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饭有理
印度给我的外围印象实在不好。不仅因为杂乱的街道、爆炸的人口和行乞的人群,更缘于那随处可见的贫民窟。身处旧德里的一处贫民窟中,很难联想到新德里绿草如茵的国王大道,也很难把它跟电脑软件出口大国联系在一起。据说,这儿的大部分人来自附近的农村,类似我们所说的打工族,但这些打工族在这儿已经有几辈人了。
李辉: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旧德里的一个贫民区,这里居住着大概有500人,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围观的当地人,他们很多人是没有工作的。白天的时间男人们就去找一些像建筑工地这样的工作,妇女们都是在家里面带孩子的。这个小小的社区给人的感觉是相当贫穷,而且这里的五口之家的收入是70美金,生活相当拮据。而且这里五口之家的收人是70美金,生活相当拮据。环境也是相当恶劣,卫生条件很差,孩子们在这里恐怕不会得到很好的成长,或者说他们的身心都不会有正常的发展。后面的那座楼,是他们当初建起来的,因为建这些楼所以有了这些小房子,而这些人又是选民,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留在这里。
在这些破旧的小楼房后面,就是当地政府官员居住的楼房,月收入在10000到15000元的中层领异阶级政府才分配给他们这样的住宅。
李辉:前面就是贫民窟,我想这样的落差感觉也是蛮大的。在这个小小的社区当中有他们自己的庙字,印度教的庙宇,还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商店也在这里,样子很像一个修车的小房子,这就是他们日常所需品的购买地了。
李辉:可不可以请问这位先生,他对他的生活的环境满意吗?
翻译:他说他现在不满意啊,因为他家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1000到2500元,有时候是3000到3500元,好的时候能到4000元,但他有时候找不到好工作,收入太少。
李辉:维持家庭生活是很困难的吗?
翻译:他说,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他家里面最大的男孩在工作,他已经老了,不能工作了,家里只有一个人工作,所以有一点困难。
我们被带往老人的家中,老人说,他们之所以可以在这里住这么久,没有被政府驱赶,那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大选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来增加选票,对于竟争激烈的印度政客们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李辉:我们已经到了老人的家。刚才看到他的小孙女儿在这儿,非常漂亮。看来老人在家里的主要工作都是带孙子辈的小孩子了。两个都是他的孙子吗?
翻译:对啊。
李辉:他们家里人都住在这个小房间里吗?
翻译:对啊。
李辉:6口人?
翻译:他的妻子去世了,现在家里只有6口人,他、他儿子、儿媳妇、还有3个孙子。
李辉:都睡在这一张床上?
翻译:他儿子跟儿媳睡在外面,老人家跟3个孩子睡在里面。
李辉:房间里也非常简单,只有一面小小的镜子,还有一台非常简陋的电视。这是他的儿子,现在在外边工作,他是做设计工作的,这是他的儿媳。这是冲凉的地方了,特别简单,只能用水罐。
导游告诉我们,在旧德里,像这样的贫民窟大概有十几处,聚集的人群大概有几十万之多,他们在这儿生活、劳作、繁衍后代。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穷困所迫,印度人养成了乞讨的习惯。在我们的采访中,随处都有老老小小、男男女女跑过来跟我们要一些东西作小费。有的已经付过了,还过来反复要,这倒显得好像是我们出手小气似的。在导游的解释之下我们才了解,印度人不以乞讨为耻,他们甚至认为,乞讨是穷人应有的权利。在印度,行乞与施舍是一种受到鼓励的社会行为。印度人认为,这让那些企望积德行善的富人有了可以施舍的对象,乃是成全他们通往天堂的桥梁。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