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
从响铜佛殿出来,我们正走进布达拉宫最古老的部分。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其间曾经屡遭毁损,屡次修复。而它1300多年的历史上幸存的两个房间之一,就是松赞干布跟文成公主住过的寝室。平时这里外人不能接近,就连工人在里面劳动也要锁着门。
曾瀞漪:现在出了这个响铜佛殿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正好有一群人,有男有女,他们正在这儿夯地,其实配着他们歌舞的节奏,可以感觉他们工作是非常轻松愉快的。
工人们夯地用的是阿嘎土,这是7世纪修建布达拉宫时所用的材料,据说比水泥还结实。每修整一平方米地,需要15个工人工作20多天。
曾瀞漪:这个动作叫夯地,这个地方是布达拉宫里面最古老的一个建筑,叫做法王洞。当时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住的一个地方。
在松赞干布寝室的门外,浮动着悠远的空气。
曾瀞漪:相信经过愉快的歌舞之后,这个地方地不仅非常地扎实,而且有愉快的心情在里面。
巍峨挺拔的布达拉宫建筑群由各类大小经堂、达赖喇嘛、灵塔殿、佛堂和僧舍等组成,层层叠叠,相当壮观。她和她所保存的文物是西藏历史文化发展的浓缩,以及中华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达瓦次仁:布达拉宫不是一个单学科的产物,是多学科造就了这么一个辉煌的建筑。
旺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布达拉宫既是藏民族文化的摇篮,又可以说她是藏民族的一个金库。
达瓦次仁:尤其是现在,我们也采取了新的科技的手段来保护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旺堆:藏族人把这个布达拉宫作为一个圣殿,这里面聚集着一种凝聚力,这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曾瀞漪:很多人说,没到过布达拉宫不算来过西藏。但是,没来过大昭寺这里,更不算来过拉萨。大昭寺建于公元7世纪,是第33代藏王,也就是最伟大的藏王松赞干布娶了尼泊尔公主之后所建的。大昭寺是一个坐东朝西的建筑物,西方面向的就是尼泊尔。之后,他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又建立一个小昭寺,是一个坐西朝东的建筑物,东方就是面向唐朝。之后,整个拉萨的发展就是从大昭寺这里向外延伸出去的。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的红山上,而大昭寺则在大撒城里。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之后,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建设自己的文化,决定引进佛教。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分别主持大昭寺和小昭寺的建设工程。
尼玛(大昭寺民族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这个经幡上面是蓝天,中间那个是白云,还有一个红色的是火,绿的是水。最底下是黄色的,是大地。整个自然颜色。很多意义在里面。
曾瀞漪:是。多久更换一次这个经幡呢?
尼玛:每年过年的时候,就是藏历初三,所有的藏民房顶上的经幡都要换一次。但是,山顶上或者一些路口,一些其他地方,可以说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换,都是一种祝福。
大昭寺后来成为西藏佛教发展的基地,在松赞干布之后的1300多年里,大昭寺不断扩建,并且带动了周边民舍的建设发展,形成了如今的拉萨城。
文成公主是大小昭寺的风水顾问,她推算西藏地理,选址并设计,还提出制服附近巴地煞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带来了释迦牟尼的12岁等身像供奉在大昭寺里,这就体现了大昭寺在佛界的地位。
尼玛:藏文典故史书上记载,这尊佛像还没有到唐朝以前,在印度。为什么藏民这么崇拜呢?举个例子,虽然我们很多地区都有佛教徒,有寺院,有的供有佛,也是释迦牟尼,但是为什么藏民最崇拜这一尊呢?因为这一尊是释迦牟尼生前做的其中的一个12岁的等身像。就说这块佛像的开光,加持,是由他自己开光加持的。所以藏民心目中,这尊佛像跟2000年的佛祖是一样的灵气。我们没有幸运去见到真正的佛祖,因为他已经涅槃了嘛,但是这个等身像就等于是他。
释迦牟尼佛祖涅槃之后,由他自己开过光的这尊佛像被人从印度请到唐朝。
尼玛:从7世纪,文成公主再次从长安带到拉萨。就是这尊,刚才很多信徒都拜过的。从长安到拉萨,路上用了3年时间,进藏3年。所以我刚才讲的,他们藏民认为,如果你到了这个城市,没有进这个大昭寺的话,就等于没有到拉萨,如果进了大昭寺没有见到这尊佛像,就是等于没有进大昭寺,最终的目的就是它。
虔诚的藏族同胞常常会背来青稞酒和藏粑,供奉给藏王松赞干布。而更多的人会背着酥油来寺庙添油。酥油是中国古老的食用油和燃料油,用牛羊乳煎熬而成,在大唐时期曾经广泛使用,如今在西藏等地,还是人们基本的日常生活油料,也是藏族同胞奉献给寺庙的基本贡品。
转经筒是藏传佛教中相当重要的法器,转经筒的外表金碧辉煌,内部藏有无数经卷,藏胞们认为,转动转经筒的作用比念经的作用更大,所以一有时间,他们就到寺庙里去推一推转经筒。
曾瀞漪:来到大昭寺,还要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也就是说,平常信徒来到这里,除了膜拜、许愿和虔诚的祷告之外,信徒更可以将自己请来的佛像带到这个地方来,在这里的僧众们就会为他们装脏、描金和开光。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群僧众,用他们自己的业余时间,义务帮他们的信徒装脏的过程。而这个装脏其实还有几道工序的。
尼玛:是这样,每一个佛像,比如举个例子来说,佛祖释迦牟尼有他自己的咒语,观世音菩萨,又有他另外的咒语。那些师傅将把纸上印的不同佛像的咒语卷在一起,弄成很小很小的,或者说容量大的话稍微大一点的卷,小的话就小卷,然后就开始装。
给佛像装脏,是藏传佛教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藏传佛教看来,佛像如果是空心的就不能算是圆满的佛。所以,他们要在佛像的头部、胸部、莲花宝座里分别充塞规定的经文咒语,各个部分的经文咒语都不能混淆。这份工作十分神圣,需要专业的喇嘛才能完成。除了装入经文和咒语,还要装入其他宝物。
尼玛:不仅仅要装这些经文和咒语,同时旁边还装很多的藏香,还有种子,五谷种子,青稞、米啊等。还有我们平时说有些佛教圣地包括印度,或者五台山啊,从那个地方可以捡来一些土啊,或者木头,把它作为一种圣地的礼物,装在这个佛像里面。
曾瀞漪:这位师傅,可不可以让我们看一下,拿过来让我们看一下好吗?谢谢。这里就是装了青稞。
尼玛:已经装完了嘛。这不是青稞,这是藏香,五谷种子在这儿。
曾瀞漪:这个还要待会儿再装进来吗?
尼玛:已经装好了。这个是把好多珊瑚、钻石、玛瑙粉碎,五宝粉,也可以装在里面,一点点,不是很多。
精心装脏之后,佛像还要经过描金、开光等一系列程序,才能成为圆满的佛像,再由信徒请回家供奉。佛像的制作精美考究,不但是宗教用器,而且是精致的工艺品。所以许多并不信佛的游客也会请回家作为纪念。
曾瀞漪:大昭寺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你们有什么新计划吗?
尼玛: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是因为我们祖先好不容易给我们留下了这么辉煌的一个文化遗产,因为现在可以说,拉萨不仅是藏族、内地,整个世界都认为这是世界上精神旅程上的最后一个终点,也就是世界上唯一剩下的还没有被污染的净土。所以如果好好地保护的话,不用说对我们一个藏民族,对整个人类都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曾瀞漪:也就是说,你们希望在今后,至少能够为宗教净土留下更完美的地方。
尼玛:对。
大昭寺占地共25100平方米,建筑宏伟壮丽,在教派纷繁的藏传佛教里,它却始终是各教派共同崇奉的圣地。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