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之乡

下载APP

青铜之乡

陕西地形复杂,山丘并连、坂道崎岖,素有“山高水低峡谷深”的说法。秦岭山脉有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关中平原南侧,山峰林立、巍峨险峻,车队即将在刚刚下过雪的日子里翻越秦岭,前往宝鸡。

    

    车队在秦岭半山腰停下来挂四驱挡,男生们忙着干活,而女生们以及帮不上忙的男生们就乘机在秦岭上打雪仗。

    

    吴小莉: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秦岭的半山腰,据说秦岭海拔800多米的地方更好玩。同行的朋友已经开始玩起打雪仗了,这是陕西当地的朋友,是四轮驱动的爱好者。这两天他们一直跟着我们。你们这三辆吉普车不是前两天刚刚从这边翻过去吗?

    

    车队的朋友:是的,这是秦岭的半山腰,上面还能高一些,上面的景色比这个地方还迷人。嘉陵江的源头就在这上面。

    

    吴小莉:听说白天翻过秦岭比较安全?

    

    车队的朋友:是的。晚上翻秦岭的时候雾气很大,你看现在这种天气已经有很多的雾,这是在半山中间,如果是山上的话,雾气就更大。所以咱们必须赶在晚上之前翻过去。

    

    吴小莉:现在已经6点钟了,我们会不会出问题啊?

    

    车队的朋友:两个小时,没问题,下山的时候应该好一点。

    

    车队用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走完了秦岭的后半段路程,比当地向导预计的两小时多了些,不过平安就是福气。

    

    吴小莉: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我们发现了稀世的珍宝——“何尊”。何尊出土在西周时代,它的出土以及它的重要性也是一代一代发掘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在何尊的底部发现了一些铭文,铭文中记载了西周的国王怎么样治理那时候的西周国,而且他那时候是在洛阳治理的。而同时,我们发现在这里面,最早出现“中国”两个字,虽然那个“国”字还没有周围的框框,但是已经是“中国”很早的雏形了。

    

    博物馆工作人员:这个东西出土在农民家后院里的一个土墙里面。那天晚上,他到后院去了以后,在月光下面看见了两只绿绿的大眼睛。借着月光,他觉得很可怕,就回去了。第二天,他跟妻子一块儿到了后院以后,用镢头一挖就挖下来了,挖了这么一件东西。后来在1962年的时候,咱们国家的经济特别困难,他们家里的生活也非常困难,就把这个东西拿到废品收购站,当做铜卖掉了,当时只卖了30块钱。

    

    吴小莉:但现在价钱可不菲,听说到美国去展览的时候,光是保险费就达到了3000万美金。

    

    博物馆工作人员:咱们国家出土文物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它是首当其冲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30钱收购的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这样的故事在宝鸡乃至整个陕西经常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7000年前就已经有我们的先民繁衍生息。在宝鸡,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就有700余处。

    

    吴小莉: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像面具一样造型的青铜器,请您帮我们解说一下。

    

    博物馆工作人员:这是咱们中原遗址里面出土的一个盾牌式,这是当时作战时候使用的,这个东西后面用木板,这个东西嵌在木板上,它是用铜皮做成的。

    

    吴小莉:铜皮,用这个铜片做的盾牌是不是也相当牢固?

    

    博物馆工作人员:是相当牢固的,它后面还附着一些木头,这块木头已经朽掉了,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一项科技上的进步。这个铜是一张铜皮做的,既然是铜皮做,那么这块铜就可以锻打,这里有冶铜的技术,也有锻打的技术。说明技术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吴小莉:我很好奇的是,这么小的盾牌是不是也能反映出当时人的体型,或者是他们作战的方式?

    

    博物馆工作人员:主要是跟作战的方式有关系,因为当时人的体格跟现在的人没有多大差别,而且比现在人身材高大一点。

    

    吴小莉:为什么人们称宝鸡是一个“青铜器之乡”呢?

    

    博物馆工作人员:青铜时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它是人类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出的最珍贵的一步。宝鸡在历史上,周从这儿发祥,秦从这儿崛起,而这两个王朝正好是我们国家青铜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王朝。正因为这两个王朝在这个地方,大量的青铜器留了下来。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是周朝和先秦文明发祥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地下埋藏着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大,品种多,被誉为“青铜器之乡”。自西汉至今,宝鸡就不断出土周秦时期的青铜器,它们制作精良,铭文的价值非同一般,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史中,宝鸡占据着独特的历史地位。

    

    吴小莉:我们来到了宝鸡的炎帝陵,这一路看到了很多的雪,现在还是雪花纷飞。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的子孙就叫做炎黄子孙,因为有黄帝跟炎帝,炎帝就是神农氏。而在宝鸡的这个炎帝陵,据说也是神农氏出生的地方之一,所以他们有了炎帝陵。

    

    神农尝遍百草,教民务农,是继伏羲之后的农耕之神。最早有关神农的文字记载可能是《易经》和《周书》,而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始祖的炎帝,文字记载始见于战国时期的文献。二者时代相距甚远,但战国之后又有儒生把他们认定为一个人,这种说法被相传是炎帝故里的宝鸡的人们广泛接受。

    

    宝鸡城南门外的姜城堡建有神农庙,年久失修。1991年10月,宝鸡市动工兴建炎帝祠,总面积3700平方米,这里每年举办两次公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炎黄子孙纷纷前来拜谒。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