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坚决不会妥协
吏部尚书头低下,仔仔细细道,“凝妃娘娘生前行为不检,庸王虽是皇家血脉,却不是先皇之子。当今绍凌,是先皇闯下来,留给百里家后代,并不是四皇子百里景恒。若庸王行规倒矩,理应稳坐庸王之位,罪不当斩。”
话锋一转:“若庸王心存歹念,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在凝妃娘娘生前,这法,就已经犯了下来。理应当斩。”
吏部尚书倒是会做人,好与坏,都被他说了。
工部尚书也随即道:“吏部尚书所言甚是,一切取决于庸王之举。”
宰相赶鸭子上架硬说:“二位大人所言非是。四皇子百里景恒乃嫡出,先皇终归是庶出,要说正统皇家血脉,还是庸王。庸王舍弃太子之位,已是无心争权。皇上和庸王虽不是亲兄弟,也是兄弟。所以说,庸王理应册封城池。”
“宰相所言甚是。”
诸多大臣陪衬。
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属于中立,毕竟他们谁都不想得罪。
有心无力使。
所有人都头头是道。
为难的是百里墨康。
此刻他若是动用皇权,处置了百里墨清,更会招揽骂名,严重了,诸位大臣也会全然倒戈。
思考片刻后,觉得把庸王差遣到偏远之地,册封个王,也不错。
只是要找什么理由,才能将青衣留下?
想了想。
他斟酌一会儿,道:“诸位大臣所说,各有各的对与错。朕思来想去,觉得宰相说的也不无道理。庸王,朕再一次对你网开一面,下毒还是弑君,朕都不追究。”
严肃,话锋犀利:“只是,你图谋造反,论罪当诛。青衣难得逃脱孤女之身,过上正常人生活。再与你一同前往,辜负了太后好意。朕封你三座城池,去往北郡,立地封王。高于林海王之上。”
沉思,示意道:“林海王终归是王爷,而你相当于立地称皇。只是称呼上不同罢了。又有海上事宜等商贸交给你手,希望你好生改造。至于青衣,朕做主你二人和离,日后,不得再有联系。”
百里墨康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好处给的也是应有尽有。
可百里墨清却不领情,不屑道:“太子之位,皇帝之位,臣弟都不放在眼里,会在意区区北郡和三座城池吗?皇上,您要留青衣在京,臣弟就算在京城,一辈子称“庸王”臣弟都不愿离开青衣。您的算盘,还是收好吧。”
此刻,百里墨康已不再恭维,而是命令道:“庸王,斩头和去北郡,你二选其一。”
百里墨清哈哈一笑:“皇上敢杀臣弟吗?若敢,臣弟的头颅就在这,随您砍了去。”
如此硬气,让百里墨康没了主意。
很快,百里墨康比他更加硬气道:“既然如此,朕再退让一步。你去北郡改造,若心忠贞,朕自会让你回来和青衣团聚。总之,朕绝不会让青衣随你去吃苦。”
说罢,深吸一口气,趾高气昂道,“你若再反对,朕便派禁卫军,送你出了这京城。”
百里墨清和青衣总是分隔两地。
如此一来,他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和青衣见上一面。
他绝不会妥协。
执意道:“夫妇相随,臣弟可以去北郡,可青衣必须跟随。若皇上想要探望臣弟二人,大可去北郡巡幸。禁卫军臣弟不怕,臣弟只怕将您的禁卫军赶尽杀绝,您没了兵力,若臣弟等将东南西北郡,没有守好,谁来守护京城?”
百里墨康气的,将珠玉串子丢在桌上。
咬牙切齿的怒视。
此刻,他虽坐皇位,可百里墨清就像是皇帝一样。所有大臣仿佛都在逼君,若是大势一去的那日,恐怕他早就被拉下了皇位。
青衣留不住。
赶走庸王也好。
日后再想办法将青衣带回皇宫。
他是皇上,有血族支撑,有皇权在上,再将友国安抚好,日后看谁还敢反对?
坐在龙椅上,心平气和起来道:“好,就这么定了。明日一早,庸王一家,迁居北郡,朕会相送,在北郡见庸王落稳脚后,方回。”
庸王站直身板:“多谢皇上成全。”
事已至此。
所有人散去。
金銮殿空空荡荡。
回到御书房的百里墨康,听闻百里墨清将青衣接了回去,更是气的将一堆奏折,摔倒地上。
刚喘了一口气,就听见“噗……”的一声嘲笑。
回头望去。
眉宇一紧:“你什么时候来的?”
一如既往一身黑的男子勾起嘴角:“早就来了,只是皇上没有察觉。”
说完,毫不顾忌的坐了下来,压低帽檐道,“没想到,你们百里家为了同一个女人,争得要死要活,就差血流成河了……不过,血流成河也是早晚的事。”
他的话令百里墨康不明所以,坐下直接问:“你来干什么?”
黑衣人耸耸肩:“没什么,只是嵘楠一直追查我的踪迹,我来问问你,应当如何处理?”
百里墨康见过嵘楠两面,印象极其不好,而且跟青衣走的很近,直接冷峻道:“杀。”
“领命。”黑衣人完全顺从,随后起身笑道,“皇上,你太过心急了。”
说完,临走时提醒了一句,“皇上,青衣那个女人,不是你能驾驭的了的。”
连百里景恒和百里玉恒都不曾驾驭的女人,他们的后代,又怎么能呢?
黑衣人留下一抹神秘的笑容,扬长而去。
百里墨康斟酌了一会黑衣男子的话。
想起曾经与黑衣男子相识,还是在东郡的时候,黑衣男突然找上门,百里墨康对他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甚是神秘,做事干净利落,从不失手。
有这样一个人做事,危险又安全。
一系列烦恼冲击,百里墨康索性不去想了,直接入睡。
与此同时。
庸王府中。
百里墨清和青衣并肩而坐。
凛香坐在下方右侧,蝶锦坐在左侧。
赵伯等下人到齐后,百里墨清便交代道:“明日本王要迁居北郡,你们想要留在京城的,就去赵伯那里领了银子回家去吧。”
几个下人立即跪地感谢。
打发后,百里墨清又道:“赵伯,您年老了,就留在家中安度晚年吧。”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