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太后
皇帝第一个就想到了温妍,论身份论才华,除了这位景王妃,还有谁能胜任?
听了这位兴丘栖霞郡主的过往,温妍升起了一股好奇心。在这个男权至上,女子只能作为附庸,必须遵从三从四德的时代,居然能有这样一位女子。
更难得的是,在经历过那样的感情后,即使被长辈破坏,她也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反而有了如此一番事业,
就算是在现代,恋爱脑的女人也不在少数,这位栖霞郡主,当真是位有个性的女子。
“婶婶,如今朝中适合和兴丘谈判的就只有你,还请不要推辞。”
皇帝看温妍沉默不语,又一次开口说道:“现在太后病重,我也只能依仗景王叔和婶婶了。”
后面这句话,他没有再自称“朕”,而是用了“我”这个字。
就像是家中晚辈向长辈寻求帮助,这样一来,温妍反而不好推脱。
更何况九五之尊低声下气,再拿乔倒显得她不识好歹了。
“臣妇领命。”
见她应得爽快,皇帝笑了,说兴丘的使团后日就该到京城了,到时候宫里会派出官员协助她,到时一切都听从温妍的调度。
既然进了宫,温妍不好不去探望太后。得到皇帝的允准后,刘公公陪着她往太后寝宫去了。
路上温妍向他打听太后的病情,刘公公在宫里久了,早就活成了人精。如今景王夫妇正是如日中天,他怎么会得罪。见温妍问,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原委。
他指了指心口处,尽量压低声音说:“太后娘娘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病,说到底还是心病。”
心病?现在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能有什么不顺心的?
刘公公给她详细解释了,原来是皇帝有意想追封他母亲,分位嘛,自然是越高越好,皇帝自己的意思是追封皇后。
可先帝从始至终只有一位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
若是真的追封了,那现如今的太后又算什么呢?
虽然皇帝现在没有明说,可太后知道了心里可不就像扎进去一根刺。
她更怕哪天自己一死,皇帝没了顾虑追封生母为先帝皇后。到时是谁葬入先帝皇陵?要知道,先帝皇陵只有一个皇后规格的墓室,她和皇帝生母必定会有一人入妃陵。
“可皇上生母不是早就故去,应该早就下葬了啊。”温妍疑惑的问道。
“王妃有所不知,皇上生母当初身份低,并没有葬入妃陵。现在皇上要是有意,重新安葬也是合乎情理的。都说母凭子贵,没有儿子做皇帝,母亲连个正经身份都没有的道理。”刘公公低声道:“太后担心的也就是这个。”
原来如此,自从林王之乱,世家贵族一夕之间土崩瓦解。即便是太后也只保全了她的生母,家族中极刑的极刑,流放的流放。她没有了强大的母家,身死以后,哪里会有人为她说话。
很快就到了太后寝宫,温妍谢过了刘公公,塞了个荷包给他。
刘公公也没有推辞,乐呵呵的谢了赏又引着她见了太后身边的嬷嬷才离开。
嬷嬷是太后身边的老人,温妍见过不是一次两次。她还没开口,嬷嬷先对着她行礼,道:“老奴给王妃请安,王妃有心了,还惦记着太后。”
说着,她擦了擦眼角,语气十分的委屈。这话说的,温妍有心,那没心的是谁?不用说也知道。连身边的宫人都这样说,看来太后对皇帝怨气不浅啊。
这到底是皇帝母子之间的私事,温妍又不傻,她才不会贸然开口,更不会站队。
笑了笑,温妍才道:“太后娘娘一直体恤我,今儿我刚好进宫,若是不来给太后娘娘请安,心里到底过不去的。”
嬷嬷听了尴尬的低下头,再没有说多余的话,引着她进入太后的卧房。
一走进去,一种腐朽的味道混着药味扑面而来,温妍差点就呛咳出来,生生忍住了又放缓了呼吸,才感觉好一些。
室内的光线较暗,这么热的天这里居然还有些凉,丝丝缕缕泛着湿气的气息将她环绕,让人很不舒服。
太后已经知道温妍来了,在一个宫女的服侍下半躺着,温妍快走几步,朝她行礼问安。
刚看到太后的时候,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初那样光彩照人的女子,已经成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老妇,油亮的头发花白了一半,娇嫩红润的皮肤如今蜡黄没有一点血色。
改变最大的是她的眼神,原本是那样不可一世高高在上,而现在却浑浊不堪,这样的改变可不仅仅是美人迟暮。
她应该是身心俱疲,怪不得刘公公说太后是心病。
看到她太后还是很高兴的,不等她行全礼,就让人赶紧扶她起身,接着就朝她伸出手,温妍没有拒绝,将手递了过去。
太后还没开口,眼泪先流了下来,一颗一颗温热的泪水落在她和温妍握住的手上。
她这幅样子,本来温妍看到她心软三分,这会儿却有了七分,忍不住开口安慰她。
“太后娘娘,您还病着可不敢这样伤心。”
嬷嬷替她擦泪,也安慰道:“今天景王妃在,您有什么话就和她说说,总憋在心里委屈的是您自己。”
太后长舒一口气,拍了拍温妍的手,哭道:“我只怕是时日无多了,前几年我母家依附景王差点毁了这大好河山,我死后哪里还有见面见先帝,见列祖列宗。”
“太后娘娘不要这样说,您这些年抚育教导皇上,这才有眼下的太平盛世,对华夏您是有功的,先帝也好祖宗也好,他们都在天上看着,逼宫那晚,您对皇帝以命相护,您对皇帝一片慈母心肠,臣公们也都看在眼里。”温妍好声好气的劝解她,道:“您不要想太多,刚才在御书房,皇上还说让我经常进宫陪陪您,等您身体好了,宫里的花朝节还要办起来,宫里已经许久没有热闹过了。”
太后低头垂泪。
“娘娘,老奴就说陛下还是挂念您的,这些天陛下来请安,您总是避而不见,这样下去,多伤母子情分啊。”那嬷嬷给温妍奉了茶,感激的对着她点了一下头。
太后慢慢止住了泪水,道:“我母家到底是有罪之臣,我做的也不过就是赎罪罢了,哪里敢说是功劳。”
温妍不语,她觉得太后还是想多了。不管怎样,她和皇上的母子关系是先帝定下了,名正言顺,若非如此,皇帝也就没了嫡子的身份。
再说皇帝的生母到死都是低位妃嫔,并没有因为诞下皇嗣而升位,可见在先帝眼里,不过就是借她的肚子而已,没有什么情分,这点相信皇帝自己心里也清楚。
退一步说,即使皇帝提出追封生母,满朝大臣也不会同意,那个女子除了生下他,再没有别的了?
皇帝能有今天,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是靠着太后来的。
再说了,他就算追封了,也不可能将生母葬入先帝陵寝。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