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桂姐儿 一
至于店里的其他几个伙计,也都是她在云游时收得没有害过人的山精小妖之流,白日里帮她在客栈里忙活,晚间温妍教导他们修行,也算是互惠互利。
次日一早,客栈小二羊哥把门板卸下来,他本是山间修行的山羊,只是法力浅薄,若不是温妍碰巧救下他,只怕他早就成了其他大妖的食物。
羊哥打了个哈欠,站在门口伸了个懒腰,对已经坐在门口竹椅上出神的大柳道:“你倒是安逸,天天往这儿一坐,只管做你的门神,可怜我要陪着笑脸迎来送往,小山整日烟熏火燎,阿长从早到晚洗洗涮涮,我们可都羡慕得很啊。”
大柳抬头看了看他,慢吞吞地翻了个白眼,“要不我和你换换。”
对于温妍嫌弃他慢,大柳是很不服气的,他在木灵一族里,已经是极速的存在了。
“算了吧。”羊哥叹了口气,“我要是和你换了,估计今晚客栈就要用柳木烤全羊,给客人们加菜了。”
羊哥拿下肩膀上的白布巾甩了甩,长吁短叹地忙活去了。
剩下大柳一个,依旧抬头看着天,坐在那里半天都不动弹一下。
昨夜处理完那场闹剧,温妍回房后继续修炼,一直到天光大亮才吐出胸口的浊气。
梳洗后下楼,大厅里已经坐满了住宿的客人,还有不少来用早饭的街坊。
厨子小山的手艺好,只要吃过一次隔一段时间就会嘴馋,她这家店里生意好,小山是功不可没的。
“掌柜的早啊!”
相熟的客人热情的朝着她打招呼,客栈这种地方哪里能藏住秘密。
这才是早上,昨晚的事就已经传遍了,众人心里大约都明白,那李三郎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昨晚这一出肯定是他没憋好水,对这温掌柜也都是同情,一个女子确实不容易。
温妍也热情地一一回应,又吩咐羊哥去后厨取前儿才腌制的小菜,每桌都送上一碟子。
大厅里气氛很好,就在这时,李三郎臊眉耷拉脸的从楼上下来。
“李三郎,你床的大蛇呢?怕不是白娘子变的,来找你报恩来了!”
“李三郎,那么粗的蛇。”这人挤眉弄眼地用胳膊一抱,比划道:“我是不怕蛇的,祖上还传下一个煮蛇羹的方子,那么粗的蛇,我煮了给大家伙打打牙祭怎么样!”
“就是,李三郎,别那么小气。”
众人故意起哄,把李三郎臊得连连作揖,昨晚吃醉了酒看花眼了,大家伙儿见笑见笑。
说罢,他拿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脚步凌乱地跑了出去,到了门口,也不知是他没看清,还是大柳故意,李三郎勾住了大柳的脚,结结实实摔了个狗吃屎。
众人哄堂大笑。
吃完早饭的人们并不着急离开,撤去早饭后又叫上一壶清茶,说着镇上的新鲜事。
暑气已经上来,驱赶了早晨的清凉。悦来客栈离河面近,一阵风吹来,带着些许的水汽,十分舒爽。
温妍还是坐在柜台后面,同往日一样,一手摇着扇子,另一只手拨弄着算盘卜算。
“昨日我去赵家镇办事,听说了一件怪事。”
“什么怪事?说来听听。”
绿瓦镇小,家家户户基本都相熟,几年都没什么新鲜事,一听到这儿,都来了兴趣。
说话的是福顺绣庄的周老板,他每月都要去赵家镇收账,他说的那件怪事就发生在赵家镇首富赵员外家。
要说这赵家镇赵员外,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多年来修桥铺路乐善好施。谁家遭了难,或者有过不去的坎儿,去求求赵员外,他总不会让人空手而归,所以名声极好。
这赵员外虽是出名的善人,可老天偏偏不开眼,家中娶了不少妻妾,子嗣上却艰难,一直到四十岁上,才得了一个独子。
赵员外待这儿子如珠似宝,取名叫“宝哥”,疼得眼珠子一样,那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就算是要上天,赵员外也会给他搭梯子。
就这么宠溺非常,宝哥虽自幼三灾八难的,如今磕磕绊绊也长大了。
话说前几年,赵员外居住的榆钱儿胡同搬来一户人家,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女儿。
寡妇自称姓于,因为丈夫去世,婆家因她没有儿子就将她扫地出门,如今带着两个女儿租住这里,靠做些绣活过日子。
她的两个女儿,大的名唤桂姐儿刚十岁,小的名唤兰姐儿,才刚刚七岁。
赵员外家夫人和他一样,也是吃斋念佛,最是心软怜老惜贫的。看她寡妇失业的不容易,总让她们母女来府里做些活儿,变着法子的接济接济。
一来二去,就和那宝哥熟悉起来。
说起宝哥,因家中只他一个,如今有了这么两个玩伴,如何会不欢喜,时间一长就哥哥妹妹地叫起来。
两边的家长谁都没多想,只当小孩子玩得好,做个玩伴也不错。
到如今已经七八年了,两家的孩子也都大了,赵家人要给宝哥说亲,相看了不知多少家的闺女,宝哥就是不答应。最后逼得急了,说自己看上了桂姐儿,除了她自己是谁都不娶的。
赵员外见他执意如此,也没有反对。说起来除了门第上不十分般配,那桂姐儿也算自家看着长大的,不管是模样还是性情都是上乘,又和宝哥有青梅竹马的情意,以后夫妻感情和顺,也能早点生下孩子。
赵家这边没有意见,收拾了聘礼就请媒婆去议亲。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表示这不是段难得的好姻缘嘛。
赵家对那于寡妇也算有帮扶之恩,她一个寡妇能将女儿嫁进那样的人家,那可是有福气的。
周掌柜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道:“谁说不是呢,可这于寡妇就偏偏没同意!”
不仅没同意,反而匆匆忙忙退了房,带着两个女儿连夜搬走了。
这下子可是把宝哥的心给挖了,一听说这话,当时一头栽倒在地上,竟一病不起。
赵家怨于寡妇恩将仇报不识好歹,却又因着独苗苗的性命,不得不派人出去打听,这母女三人搬去了何处。
眼看着宝哥躺床上是出气多进气少,一天不如一天了。
赵员外急得也像丢了魂魄,央求官府帮忙打听,最后终于在县城东边的青山脚下找到了那母女三人。
于寡妇还是拒绝,赵员外急得都跪在地上了,那寡妇才说出原委。
原来当初在婆家时,婆婆嫌弃她生了两个女儿,动辄打骂她不说,连两个女孩子也没少受磨搓。
桂姐儿八岁的时候,家里的婶娘生下了儿子,婆婆更不待见两个女孩,大冬天的趁她不在家,让桂姐儿去河里洗尿布。
可怜桂姐儿还是个孩子,大冬天滴水成冰,河面早就冻死了,她小小的一个人,硬是找了石头砸开一个洞口。
可那老虔婆嫌桂姐儿动作慢找到河边,竟把桂姐儿推了下去。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