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

下载APP

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

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

    

    题中岳山·在京南

    

    孤峰绝顶万余嶒,

    

    策杖攀萝渐渐登。

    

    行到月边天上寺,

    

    白云相伴两三僧。

    

    ——唐·玄奘

    

    我是一个习惯在夜幕中独自寂寞的人。寂寞并不是一种颓废,只是给喧闹的白日寻找一个沉静的借口。友发来短信问我:在做什么?我回:在看月亮,听古曲,想一些陈年往事。往事知多少?往事就是这样,你回首的时候,发觉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你想要忘记的时候,却一直在心头萦绕,让人心绪难安。往事太多,不是所有的过去都值得你去怀想。许多记忆的碎片在夜色里发出凌厉的光,会将我们伤得体无完肤。在模糊的印象里,我们又何须在意遗忘或是忆起?

    

    看到明月,总是会不经意想起《西游记》插曲“人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其实这句话我在文中多次提起,甚至有些不厌其烦。因为喜欢,铭刻在心间,才会如此。想起了唐僧,一个誓死要将此生交付给佛祖的和尚,却在女儿国动了凡心,唯一的一次,让看客不能忘怀。这其实只是唐僧的一场情劫。他被女儿国国王请去,夜赏国宝,孙悟空说了一句话:“那就要看师父的道行了。”这里的道行,说的也是唐僧的定力,一个风华正茂的男子,面对一位如花似玉的红粉佳人,确实需要非凡的定力,才可以坐怀不乱。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明代吴承恩是根据玄奘西行印度求法取经等事迹,演绎出的一部文学名著。历史中的玄奘与小说中的唐三藏有很大的区别,但都不畏艰险,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唐三藏得观音大师点化,收了四位高徒,一路历尽艰辛,却也有许多温暖的情义。当时唐朝国力尚不强大,与西北突厥时有争斗,官方禁止百姓私自出关。玄奘在夜间偷渡,孤身一人,骑着一匹瘦马,走过戈壁险滩,雪峰荒原,多少次来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地方。他只能默念《心经》,似乎佛祖就在前方对他招手,抬头就可以看到莲花盛开,灵台清澈。

    

    玄奘下定了西行的决心:不到印度,终不东归,纵然客死于半道,也决不悔恨。所以这一路,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他都当作是佛祖对他的考验。最后往返耗费了十六年,行程近十万里,于贞观十九年正月还抵长安,受到唐太宗及文武百官的盛情迎接。他给中土大唐带来了佛像、佛舍利以及大量的佛经梵文原典。一部《大唐西域记》囊括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土文化、宗教信仰,可谓包罗万象。这部书由唐太宗钦定,玄奘亲述,弟子辩机整理而成。内容翔实生动,文采飞扬,堪称佛学宝典。

    

    十六年,玄奘将最好的年华交付给漫长的旅程,回来时已是风霜满脸,手捧用青春岁月换回的经卷,他的一生或许真的可以无悔了。尽管不能青春重现,至少他能够在舍利、经卷中,找回点滴逝去的记忆。跪在佛祖面前,他可以坦然地说,我不负所托。他的回忆录足够蓄养他一辈子,佛法追求圆通自在,所以他记住的应该是拥有的喜悦,而非付出的艰辛。岁月的磨砺,早已改变了曾经的容貌,他有的,只是包容过去、宽释未来的慈悲和平宁。

    

    玄奘算是一位被佛祖庇佑的高僧,他并不是第一个到西天取经的和尚,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寥廓的历史长河中,多少僧人为求取真经,不顾个人安危,毅然离开中土,长途跋涉前往西域。可是能返回的寥寥无几,他们都葬身在沙漠荒野、寒林雪域。无人收拾的尸骨,只能同野兽一样被风沙埋葬。寂夜时,磷火闪烁,是告诉苍茫的天地,他们的灵魂始终不肯离去。是佛陀的召唤,让他们有着如此深远的追求,只身奔赴险境,只为了度化芸芸众生。都说寂灭意味着重生,这些不死的灵魂,一定会被佛祖安顿,在功德圆满时,终将得以重见天日。

    

    放下这些沉重的历程,再来赏读玄奘的禅诗:“孤峰绝顶万余嶒,策杖攀萝渐渐登。行到月边天上寺,白云相伴两三僧。”此时的玄奘,俨然是一位超脱世外的高僧。策杖攀萝,只为在孤峰绝境处,寻访山林闲趣。坐落在缥缈峰顶的寺院,有如倚着明月,澄净得寻不到一丝烟火气。唯有几位闲僧,在白云中往来,那么悠然自在。他们如今的桑田,也是用曾经的沧海换来。佛祖不会厚此薄彼,在修佛的旅程中,有天赋和缘法的人,或许悟得早些,但过程其实是一样的。待到风雨成昨,聚散都成往事的时候,就可以放下一切,禅寂淡然了。

    

    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六十二岁的玄奘圆寂。高宗哀恸伤感,为之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敕建塔于樊川北原。其后,黄巢乱起,有人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时,塔圮;迨至乱平,堙没无人能识。百代浮沉有定,世事沧桑迭变,渺渺尘路,没有谁可以做到一劳永逸。想要抛掷一切,坐看云起,就必须先经历劫数。走过灾厄多袭的漫漫黑夜,站在黎明的楼头,才知道,谁是真正笑到最后的人。

    

    人生一世,如同浮云流水,过往覆水难收,我们有的只是现在。做一个忘记苦难的人,在残缺和破碎中学会感恩。在空白的生命之书上,填充每一页,涂抹不一样的颜色,绽放不一样的烟火。直到有一天,灵魂宁静如拂晓的幽兰,那时候,人生就真的圆满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