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时代,新国企

下载APP

二、新时代,新国企

二、新时代,新国企

    

    2018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的宝钢股份邀集全球汽车板用户,在厦门召开了第四届宝钢汽车板论坛。从论坛上传出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宝武在全球已率先具备汽车板三代超高强钢研发和批量供应能力,最新一代汽车板超高强钢种成功实现了全球首发。

    

    这是一个有力的信号,反映了中国宝武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一个明确的方向:从全球的“追赶者”变成全球的“首发者”。

    

    2018年11月19日,成品钢材在宝钢码头吊装。(新华社发 宝钢股份供图)

    

    宝钢股份原料码头。(新华社发 宝钢股份供图)

    

    2011年12月9日,一名工作人员从宝钢热轧车间的轧机旁经过。(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宝钢股份炼铁厂一号高炉。(新华社发 宝钢股份供图)

    

    哈电电机:从“制造”到“智造”彰显中国“动力”风采

    

    始建于1951年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生产大、中型发电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60余年来,哈电电机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引领中国电力装备发展不断向前。企业近年瞄准科技前沿产品,开拓创新,制造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不断挑战世界水电装备制高点,推动中国水电向世界水电“无人区”迈出坚实一步;在特种电气装备、新能源等方面也成绩斐然。从“制造”到“智造”,“老牌国企”哈电电机彰显出中国“动力”风采。

    

    2019年9月2日,工人在18米卧车上加工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主轴。(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上图为20世纪50年代,全面基础工程接近尾声时的工厂(资料图片);下图为2019年9月4日哈电电机厂房局部。(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2017年整车销售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第14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排在第36位。这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把创新写在每辆车“基因”里,改革开放40年来,企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红”道路。

    

    2018年10月30日,在上汽大众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生产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2018年10月30日,上汽大众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生产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2018年10月24日,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嘉宾出席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于中欧所D股市场上市仪式。(新华社记者 罗欢欢 摄)

    

    2018年12月6日,山东青岛海尔总部的海尔董事局新大楼。(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工作中,“创新”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用中国铁建董事长李国瑞的话说:“中国铁建的跨越式发展,根本得益于理念更新和自主创新。”

    

    通过创新,中国铁建已连续8年入选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2005年排第15位。在2005年度中国500强中营业额排第24位。2005年中国铁建的企业资产总额已达820亿元,近10年再造了4个中国铁建。

    

    2006年4月20日,图为我国首孔设计350km/h32米(900T)双线整孔箱梁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国铁建施工现场下线。(新华社发)

    

    2005年7月,由中国铁建二十局承建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该隧道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全长1338米,轨面标高4905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新华社发)

    

    2017年11月28日,由中国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合并重组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资产规模超过1.8万亿元,是我国能源领域又一家“航母级”央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火力发电公司、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新华社发)

    

    2019年4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厂区。(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2019年4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展厅,一名工作人员观察记录长时间放置的两瓶柴油的性状。左为市场销售柴油,右为煤直接液化产品。(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2012年6月6日在上海拍摄的中粮标志的资料照片

    

    2009年11月14日,总投资3.14亿元的中国首个临港型大米加工厂——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在大连市大窑湾港DCT集装箱码头正式开业投产。这是中粮集团在东北投资的首个大米加工基地,年可加工大米23万吨。它的建成,对推动东北水稻产业化进程有着开拓性意义,对于“北粮南运”也具有积极作用。(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桑托斯港是南美最大的港口,国际粮食贸易中最 繁忙的中转港之一,中粮集团的T12A和T39号码 头坐落在港口中央。每年有数百万吨农产品由此输 往世界各地,大批农产品又经此销往南美各国,是 中粮集团农产品全球产业链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粮将企业发展与世界粮食、食品供需形势连在一起,通过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着力成为“国际大粮商”。(新华社发 中粮供图)

    

    近年来,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重点推广“酒旅融合”工业旅游新模式,把“酒”列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元素,推出可体验、可个性化定制、可品评、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让游客全面了解丰富的酒文化,近距离感受茅台酒的品牌影响力,拓展产业价值空间。

    

    2018年 6月15日,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一家酒文化手工坊,游客在体验个性酒具的制作。(新华社记者 黄晓海 摄)

    

    2018年10月23日,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台酒厂的白酒包装车间一角。重阳节后,位于赤水河畔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的各个白酒厂进入酿酒忙碌时节。酿酒工人将糯高粱放入酒甑内蒸煮,按照踩曲、拌料、摊凉、堆积等传统工艺进行酿酒,酿酒车间一派繁忙。据了解,茅台镇传统工艺酿造酱香型白酒,需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酿酒过程一直要持续到次年农历八月底。(新华社记者 林立平 摄)

    

    具有百年历史的烟台张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在葡萄酒工业旅游方面形成了“国内8大酒庄+1个酒文化博物馆”的布局,目前在山东、北京、宁夏等地共拥有6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

    

    2019年3月17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葡萄酒和烈酒展览会上,人们在中国张裕品牌展台参观。2019年杜塞尔多夫国际葡萄酒和烈酒展览会19日落下帷幕。为期3天的展会共吸引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余名参观者,参展商数量超过6900家。参展中国酒类企业以丰富的形式向国际经销商展示中国酒的品质和特色,更加自信、主动地推进国际化战略。(新华社记者 逯阳 摄)

    

    2018年11月15日,烟台张裕工业园。从耳熟能详的张裕葡萄酒,到出口美国的昂科威,再到举世瞩目的“蓝鲸1号”,随着“烟台制造”的招牌越擦越亮,这座海滨城市正快步崛起成为我国制造业版图上的高地。(新华社记者 王南 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