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致敬英雄——一论学习张富清精神

下载APP

新时代,致敬英雄——一论学习张富清精神

■ 新时代,致敬英雄

    

    一论学习张富清精神

    

    几个月来,一个建行离休干部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印入了众人心田,激起了层层波涛。这个名字就是张富清。

    

    在革命年代,张富清同志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却深藏功名六十余载。在建设时期,他本有机会选择安逸,却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到了晚年,甘愿平凡坚守,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英雄事迹经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主流媒体报道后,总行下发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党委副书记、行长刘桂平分别作出批示,在全行掀起学习张富清同志英雄事迹的高潮。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忠诚担当、不忘初心的党员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同志坚决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在祖国建设时期,坚决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儿,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真正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个建行人都应不忘建行初心,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切实强化政治担当,在思想和行动上体现出建行人建设美好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畏艰难、矢志奋斗的拼搏意志。张富清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无私无畏,主动请缨担任突击队员,当前锋打头阵、翻城墙炸碉堡,与敌人殊死搏斗,负伤不下火线。作为建行员工,就是要发扬张富清同志的这种奋斗精神,牢固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立足岗位,坚守职责,勤勉敬业,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中国建设银行“三大战略”和第二曲线的宏伟愿景,敢于承担重任,在平常工作“看得出”、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在危难关头“豁得出”,为建行转型发展做出新贡献。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大局、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我们有幸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有责于这个新时代、奉献于这个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每一个中国人发出的新时代最强音。为支援地方建设,张富清同志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来凤县工作;在国家精简工作人员时,率先动员妻子放弃“铁饭碗”。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广大员工要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把无私奉献当作人生价值最美的篇章,让奉献担当成为习惯,为建行转型发展添砖加瓦。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深藏功名、居功不傲的谦和风骨。张富清同志九死一生、功勋卓著,他却从未对身边人提过半个字,一直珍藏在心中60余年,更不以此向组织要福利、要待遇。他让我们在敬仰的同时,内心感到深深的震撼。我们要学习和弘扬张富清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正确把握利益关系,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保持平静心,守住平常态,在工作中奉献才智、创造价值。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淡泊名利、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多年来,张富清同志住着老房子、用着旧家具,吃着粗茶淡饭,过着清贫生活,88岁截肢仍乐观向上、坚持锻炼,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95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他如同一股清流,给予我们绵绵不断的精神滋养。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能力”建设的批示精神,学习和弘扬张富清精神,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建行转型波澜壮阔的奋斗之中,做新时代的无名英雄。

    

    《建设银行报》(2019年5月27日 第01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