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台上筑起幸福的家

下载APP

村台上筑起幸福的家

村台上筑起幸福的家

    

    菏泽市东明县三春集镇大学生村官 刘华建

    

    2017年7月,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正巧赶上了东明县黄河滩区迁建,有幸参与了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工程。

    

    滩区迁建的基础工作是到户核实。那天我和包村干部一起,到小王庄村村民刘国顺家,进行实地走访。

    

    小王庄位于黄河滩区,村西10余里便是滚滚的黄河水!斜坡上,那个没有围墙的小院是刘国顺的家。走进他家,两间低矮的砖土结构瓦房映入眼帘,门楣上面有一个三指宽的裂纹,一直向上延伸,屋内陈设极为简单。听说我们是来进行滩区核实的,他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赶了过来。当问及其过去遭灾经历时,他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说有一年,家里刚刚建的新房子被洪水淹了整整一个多月,地基都松动了。地里的树只看见个树梢,粮食全部绝收。而他只能住在旁边用塑料布搭起的一个帐篷里,有家不能回,有地不能种,眼巴巴地看着它们淹在水里。他说,难道住在滩区,就是被淹的命吗?庄稼绝收不算啥,可这房子,那是俺一辈子的命根子啊!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刘国顺每次盖房时总要先垫一个高高的土台,再在台子上盖房。他也不清楚这个土台要垫多高才足够安全,只能竭尽所能地垫高、再垫高。3年攒钱、3年垫台、3年盖房、3年还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均每10年盖一次房,攒下的钱,都花在盖房子上了。大伙都盼着有个安稳的家。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菏泽市考察,专门同省市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共同探讨扶贫开发和加快发展的良策。省委书记刘家义更是发出了绝不让滩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号令!

    

    东明县把滩区迁建作为“天字号”工程,2017年5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拉开了脱贫迁建工程的序幕。经过17个月的日夜奋战,25个村台淤筑工作顺利推进。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荆东村党支部书记陈彦彬就是其中的代表。

    

    黄河滩区迁建最大的难题就是迁坟。俗话说:穷不改门,富不迁坟。在传统的观念里,正月里迁坟是大忌啊!面对一座座坟墓,该如何下手?一时间迁坟工作成了陈彦彬的一块心病。春节刚一过,陈彦彬便召集家族的长辈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刚开始,大家有说有笑,很是开心,但当陈彦彬开口说要迁坟的事,全场都安静了。这时,家里一位长辈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不同意!这坟要是迁了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这是不忠更是不孝哇!”话音刚落,大家不欢而散。但陈彦彬没有灰心,他自己掏钱请家族长辈吃饭,一家一家做工作,同时又多次开车带长辈看新墓地,见长辈们对墓地较满意,他在一旁趁热打铁地说道:“祖宗的墓地搬到这儿,方便后辈们祭扫,也更容易密切后辈的感情啊!”就这样,正月十七,当全村老少还都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作为共产党员的陈彦彬率先向自家的“祖坟”动了手。一铲一铲地下去,他的心也在流泪。但他说:“我是党员又是一名村干部,我不带头,就没资格叫别人迁。”困难面前不退缩,问题面前不推诿,陈彦彬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一鼓作气,将193个坟地14天内全部迁离。

    

    现如今,焦园乡八号试点村台淤垫工程已经提前完工,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当我再次走进荆东村时,一个巨大的村台已经呈现在我的面前,当看到拿着新房设计图的刘国顺时,他向我走来说:“快看看,快看看俺的新房子!孩子,我今年快80岁了,从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结实的房子,再也不用担心发洪水淹房子了。感谢呀!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啊!这年头,真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