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嫂精神”绽放时代光彩
让“红嫂精神”绽放时代光彩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科员 王中升
我从事的是省政府旧址的一线讲解工作。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能感受着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心灵无数次被英雄的传奇事迹所感动。在这4年的工作时间里,我一直在思索、在寻找,如何才能传承好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精神食粮,让更多的人来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位老妈妈的故事。
她叫尹德美,是临沂市莒南人。1943年11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部通讯大队长黄志才和他的妻子刘凯,因部队转移,无法带着孩子走,只能把刚出生才15天的儿子迎胜托付给尹德美。临行前,刘凯含着泪水亲手把孩子送到尹德美怀里,紧紧握着尹德美的手说:“我的好嫂子,孩子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我把他拜托给你了……”当时,尹德美自己出生7天的孩子才刚刚夭折,出于慈母之心和对革命事业的责任感,她坚定地对刘凯夫妇说:“孩子我收下了,请你们放心吧。有我在,孩子就在。”从此,尹德美夫妇俩就成了孩子的父母。由于日伪军的蹂躏和严重灾荒,尹德美一家生活极度贫苦,平日里只能吃地瓜煎饼,喝点高粱糊糊,有时上顿不接下顿。因奶水不足,为了不让孩子受屈,她就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小米留给迎胜。寒冷的冬天,一家人住在一间破草屋里,床上的席全是破洞,尹德美白天就把孩子抱在怀里,紧贴自己的皮肉,夜间将孩子的头枕在自己的胳膊上,身子左边被尿湿了,换到右边,右边湿了垫块破布,再换到左边,一夜一夜地熬。迎胜8个月大时出麻疹,好几天高烧不退,眼看着就不行了,尹德美心急如焚,抱着孩子到处求医问药,很多人劝她说这孩子没救了,快扔了吧。她却死活不撒手,哭着喊道:“这是八路军的孩子,是俺的亲骨肉啊。孩子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把他救过来。”连续7天7夜,她一直把这个孩子抱在怀里,走了20多里路找到一个偏方,直到他活了过来。后来,尹德美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她却依旧把好吃的统统留给迎胜。她常说:“再苦也不能苦着八路军的孩子!”就这样尹德美一直精心抚养着这个孩子,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迎胜的亲生父母才把孩子接到北京的家中。孩子送走了,尹德美的心也被带走了。每当她想念孩子的时候就看看迎胜小时洗澡用过的铜盆子。
其实,在沂蒙大地有千千万万个像尹妈妈一样的沂蒙妇女。她们用柔软的臂膀、温暖的胸怀抚养着革命的后代。
如今已经93岁的尹妈妈仍然以一个老党员的身份弘扬红嫂精神,在拥军爱民、教育后代,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尹妈妈作为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参加了阅兵。
尹妈妈的故事令我感动,尹妈妈的事迹让我震撼。每当讲解完,看到有人眼眶发红、泪迹未干地告诉我他很受感动时,我的心也同样被感动。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讲解员,我要把红嫂故事讲好,把沂蒙精神宣讲好,让更多的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仅是无数英烈抛洒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更是无数无私奉献、默默支持革命的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支撑出来的。让沂蒙精神、红嫂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