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是老百姓

下载APP

您就是老百姓

您就是老百姓

    

    ◎ 山东钢铁股份莱芜分公司特钢事业部工程师 王红芝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一经拿起就爱不释手,竟然一口气把它读完。书中的故事、事迹,书中的每句话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聂大嫂说“近平把粮票和钱压在了碗底下”。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吃的那碗面至今还魂牵梦萦地缠绕在我的舌尖。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那时粮食产量低,村里很穷,吃不饱肚子是常事。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们村来了插队知青,他们一开始也是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一样吃派饭。记得有一个知青到我家吃派饭。那天我刚放学回家,奶奶叫我去邻居家借点盐,回来看到奶奶做了一碗荷包蛋面条,上面撒着细细的葱花还有香油,那香油的味道瞬间弥漫了整个院子。我闻着香味在院子里转圈圈,眼睛死盯着那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等那位胖胖的知青姐姐走进我家大门时,奶奶二话没说,拽着我出了家门。当时的情景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吃手擀面,那位大嫂提前把她的娃娃赶出窑洞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夸那位大嫂做的面真香。临走,他偷偷地把3毛钱和1斤2两粮票压在了碗底下。在那个年代,这些钱和粮票够一家人吃好几天。后来我也吃到了那碗魂牵梦萦的面。那是跟着父亲去厂矿演出,结束后人家请吃面。在那个一切食物都凭票供应的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沾父亲的光蹭来的那碗西红柿鸡蛋面,至今想起来嘴上还飘着油香,绵绵地缠绕在我的舌尖。

    

    这就是当时我们村和梁家河的状况,也是当时全国老百姓的状况,缺油少盐少白面。即使这样,奶奶仍和梁家河那位大嫂一样倾其所有给插队知青做了最好吃的面。书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立下誓言,将来一定让大家都吃饱,都吃上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回到梁家河时说的那句“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道出了他对朴实善良的梁家河村民无限的牵挂和不舍,也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他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的治国方略。

    

    知青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书中说习近平往地里挑粪、挑水,肩膀磨得一层一层地掉皮,从不说苦怕累,还坚持在放羊时读书、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读书,晚上饿着肚子在煤油灯下读书。他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生活态度。

    

    那时我也是家里的一名小劳动力。种地、拾柴、推磨、推车、挑水、挑粪,样样都干。肩上磨出血印就垫上个垫子。锄头、锨镢、独轮车以及那磨道里永远也磨不断的绳索就是我18岁的生活。一直到那年挑水抗旱。那年天大旱,村民们到处找水。我挑着父亲不知从哪儿找来的两桶“贵如油”的水,去浇那些不知何时能醒来的小苗。因为个子小,也没力气,结果把两桶“贵如油”的水摔在了山路上。我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任凭泪水在脸上流淌,等着父亲埋怨。父亲走过来拾起扁担对我说:“这地里的活也不好干。没有文化,想当个农民也很难。你还小,去读书吧!”从此我告别了那片乡土,背起母亲摊的煎饼,奶奶炒的咸菜,去县城中学发奋读书。

    

    人再穷不能穷脑袋。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饿着肚子坚持每天读书,7年的岁月他读懂了农民、读懂了土地、读懂了中国,才有了他脚踏实地、立志为人民做大事、做好事的人民情怀。

    

    农民说“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从来没有身份和官架子”。书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搞调研时,一位当年很熟的农民兄弟向他汇报工作,称呼他“尊敬的习主席”,习近平总书记立即制止他说,你咋也跟着他们叫,还是叫近平吧。这就是总书记,地位再高没有官架子,身份再贵也说自己是个普通农民。后来在福建工作的他,把一位腿有病的村民接到家里,自己花几万元帮他治好腿病,并蹲下身子反复摸着他的腿说:“侯生,你的大难过去了。”这抚摸动作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窝里,对农民是一种亲人般的真感情。由此,我也读懂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捧读这本书,我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根在陕西,魂在延安”的深意,明白了为什么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读懂了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从咱农民中走来的人民领袖——您,就是咱老百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