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海防28年

下载APP

扎根海防28年

扎根海防28年

    

    ◎ 滨州市沾化区海防办事处卫生院院长 赵汝佐

    

    1990年,是俺到海防的第一年,那时候,俺们海防被称作“沾化的小香港”,盛产梭子蟹、渤海毛虾、东方对虾、开凌梭鱼和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在此聚集、交易。那时的海防百舸争流,商贾云集,前来找俺看病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的一次海潮袭击了海防,卫生院30余间房屋连同俺的全部家产都被海潮洗劫一空。更可怕的是海潮携带的大量泥沙导致河门淤积严重,船只再也无法进港停靠,渔业生产日益萧条,大批商贩和渔民也纷纷迁离。随着人员外流,卫生院的收入也渐渐地入不敷出。有时两三天都没有一个病号,老人需要照顾,孩子上学需要花钱,缺钱的日子让俺陷入了无助的窘境。再加上常年的寂寞无聊,让俺不得不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卫生院的同事都去了县城的大医院工作,家人也劝俺到县城开个诊所,说凭俺的医术,收入肯定不成问题。但是俺想,俺是海防唯一的医生,要是走了,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去哪里看?这个念头让俺在海防卫生院一守就是28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俺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时,俺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对呀,治病救人、扎根海防就是俺的初心啊!”28年前,俺初到海防,看着群众那一双双渴盼依赖的眼神,听着病人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激之言,俺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当时俺就想“这里的群众离不开俺,俺也离不开他们”。于是俺重新振作了起来,更加勤奋地钻研医学知识。俺从县城的书店买来了很多医书,刻苦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俺的医术也精进了。俺想既然选择了坚守,就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兑现自己的承诺:“海防就是剩下一个群众,卫生院也不能撤,俺也不能走。”

    

    2002年,县城通往海防的班车停运了,本就地处偏僻的海防交通变得更加不便。于是,摩托车就成了俺进城提药、上门问诊的唯一交通工具。无论严寒酷暑,每个月俺都要骑着摩托车进城提药,每次往返都需要整整1天的时间,摩托车成了俺最忠实的老伙计。有人问来回这么辛苦,为什么不一次性多提一些。俺说:“这些药的有效期是一定的,海防人口又少,提多了用不完容易失效。俺辛苦一点没什么,但坚决不能给群众用过期的药。”不仅如此,俺身上随时都携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不少患者的名字、电话和住址,旁边还写着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情,成了一本专属海防群众的“病情档案”。空下来的时候就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情况,俺也能放心啊。

    

    一天晚上,一名海防群众的家属突然流口水、神志不清。电话响的时候,俺刚躺下想睡觉,衣服鞋子都顾不得穿俺就抓起电话,简单询问了病人病情后,俺披上大衣,穿上鞋,带上药品,骑上摩托车后就急忙出发了。赶到后,俺一边对病人进行施救一边安慰家属,整一个晚上都守在病人身边没敢合眼。经过几天的治疗与护理,病情终于有所好转,在嘱咐病人注意休息后,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到家后倒头就睡,虽然身体累,但是俺的心却踏实了。事后,病人家属为表示感谢塞给俺1000元红包,俺笑着说:“你们的健康就是俺的责任啊。红包不能收,你们拿回去买些营养品补补身体吧!”也有病人送来锦旗,俺再三推托,但有时候实在是拗不过患者的真诚,还是收下了。可是俺却从来都没挂在卫生院里,因为俺这个人不为名不为利,只想给病人医好病。

    

    2014年12月,正值隆冬,大雪纷纷,盐场的一位寿光籍务工人员突然发病。由于病情紧急,得知消息后,俺立刻背起药箱想往盐场赶。但是雪下得太大了,摩托车根本派不上用场,情急之下俺决定步行10余里赶过去。那天的雪可真大啊,凛冽的风夹着雪花,像鞭子一样抽打在俺脸上,为了看清路,只能不断地伸出手来抹去打在眼睛上的雪花。等赶到盐场的时候,俺的脸和手都冻得通红。还好来得及时!通过输液再加上药物的辅助治疗,几天后,病人病情终于好转了,俺也总算放心了。

    

    总书记说过:“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俺已经53岁了,俺不知道自己还有几个28年可以在海防度过,但是俺知道,这只是俺在海防的第一个28年。在剩余的生命中,不管还有多少个28年,俺都要在海防度过。因为俺不敢忘记总书记教导俺的钉钉子精神,也因为海防是俺的家,海防的群众是俺的家人,海防这片土地是俺生命的全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