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英雄杨树朋
维和英雄杨树朋
◎ 莱芜市钢城区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 王金峰
2016年7月11日,一个平常的日子。邹丽娜用微信和杨树朋的指导员文海地联系:“指导员,我家树朋怎么样了?啥时候方便给我们来个电话!”接到信息的指导员文海地,此时如鲠在喉,不知如何向这位军嫂说明。他为难地说:“嫂子,我计划这两天看您和家人!”“不用了。你们很忙。我会照顾好家里人的,放心吧。”尽管文指导员没有说明树朋的伤情,但丽娜隐约感到,树朋的情况不妙。少许后,邹丽娜从网上看到了令人诧异的消息:“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在执行步兵营警戒任务时,被一发炮弹击中,我国维和人员2人牺牲、2人重伤、3人轻伤。”又过了十几分钟,网上维和战士牺牲人员李磊、杨树朋的名字赫然在列。邹丽娜一下晕了过去。
邹丽娜跟杨树朋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出生于军人家庭,对部队有着深深的眷恋。杨树朋一家三代一共出了8名军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邹丽娜的父亲当过8年兵,童年时她跟随母亲到部队探亲的记忆,让她对军装军营有着别样的情怀。当有人介绍杨树朋时,她没有犹豫。就这样,家国情怀把二人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入伍15年来,杨树朋取得的各种表彰奖励十几个:优秀射手,二等功,集体三等功……邹丽娜在树朋每一项的奖励后面,都有着常人尤其是一个柔弱女子难以承受的艰辛和辛劳。当问及她对于付出的理解时,邹丽娜一句轻轻地:“没啥可说的。”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杨树朋随部队开赴抗震救灾一线,成为第一批进入地震灾区的部队。顾不得家里人的担心,杨树朋和战友们紧急投入抢救被困群众的黄金救助期,直到一周后才给家里打了第一个平安电话。那次,杨树朋和他所在的部队连续在救灾一线奋战了整整78天。
习近平主席强调,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维和行动给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让当地民众看到希望。2015年,当杨树朋所在部队要求大家报名赴南苏丹参加维和任务时,他毫不犹豫地递上了请战书。一名战友问他:“班长,你明年就退伍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为什么要选择去国外维和呢?”杨树朋笑着回答说:“祖国培养了我,身为军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国家需要军人去维和,我义不容辞。”很多人觉得维和不是战争,但其实,维和比战争还残酷。赴南苏丹执行任务后,杨树朋经常在生死之间游走。在维和的210多个日夜里,几千条通话记录,邹丽娜只报喜不报忧。丽娜说:“家里有事也不能和他说,他知道了心里急,耽误工作。”
2016年7月8日,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爆发激烈交火,中国维和部队第一时间进入一级战备。杨树朋担任步战车炮手,前往哨位执行任务,一直坚守战位长达15小时。冲突平息后,他随队返营途中,突然发现有部分反政府武装人员翻越铁丝网进入难民营。见此情况,他带领身边战友冲在前,一边喊话一边组织人员形成围堵态势,最终将反政府武装人员成功劝离出难民营。
7月10日,政府军与反政府军再次爆发激烈交火,并展开拉锯战,交火位置直逼哨位一线。原本不用参加当日执勤任务的杨树朋,找到连长说:“我是一名15年的老兵、11年的老党员,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够待在后方,我必须要上!”就这样,他再次奔赴哨位,在生死线上连续奋战了11个小时。当地时间7月10日18时39分,杨树朋所乘装甲车突遭炮弹袭击,杨树朋身受重伤。7月11日9时24分,因抢救无效牺牲。
噩耗传来,邹丽娜瘦弱的身躯显得那么弱不禁风,但双眼红肿的她,却给人十分坚强的感觉。“我如果哭,公婆就会更伤心!”而有谁知道,在照顾完老人转身过后,她总是偷偷躲到厨房里无声地哭泣。爱心无限,孝心绵绵。为了安慰公婆,邹丽娜坚强挺过来了,安慰公婆,照顾孩子。“按理说,明年他就退伍,用不着去维和,但是他就是想把维和作为自己军旅生涯的巅峰。我理解他。”说起这番话,邹丽娜充满了坚定与平静。
乐于奉献、爱国爱家。杨树朋一家的爱国情怀让世人动容。2016年12月12日,邹丽娜代表全家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习总书记说,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我要照顾好父母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我要培养好我们的儿子,当好他的第一个老师,把爱国爱家的观念传递给他,让他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