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塔村31张“全家福”背后的故事
南塔村31张“全家福”背后的故事
◎ 东营市广饶大众报社编辑部主任 吕 宁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1月5日,天气寒冷,在广饶县稻庄镇南塔村的党员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在村支部书记武金章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这是村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其中的一项内容。
干净整洁、学习气氛正浓的党员会议室里,墙上一张张“全家福”格外引人注目。从2015年6月开始,村里每次“主题党日”结束,全体党员就拍一张这样的“全家福”,到目前正好31张。“别看这简简单单的一张张合影照,如果结合我们村这几年各方面的变化,这照片背后的故事可就多了……”武金章语重心长地说。
说起3年前的南塔村,村民武怀喜印象还非常深刻:“以前的南塔村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柴堆、粪堆、垃圾堆,道路七横八拐、坑坑洼洼。到了雨雪天,村民出入泥一脚、水一脚。尤其是村前村后的两个水湾简直就是垃圾场,臭气熏天、苍蝇蚊子乱飞……”
2014年年底,村“两委”换届,原来在村里干会计工作的武金章当选为村支部书记。这一年,武金章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的回信。在信上,总书记表示,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武金章牢牢地记住了总书记的嘱托。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上,武金章拿出了村里的老照片,并提出了全面彻底整治村庄环境的规划。然而,当时大多数党员还心存疑虑。村委委员武国印回忆说:“听到武书记的计划,我们都觉得他在吹牛。别说资金等其他问题,就光村里那水湾改建景观水系就不好办!”武国印的话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水湾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这里不仅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还有20多户村民在附近私自修建了房屋,要想破旧立新,就得先解决拆迁这个难题。
“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依靠党员的力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武金章心里早有打算。首先,村里先给党员拆迁户做工作,再委托威望高的党员群众分片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通街是村里的大事,不能因为我们耽误了,没啥好说的,坚决拥护。”70岁的老党员唐金荣第一个拆了自己的房子。
拆迁中遇到阻扰是武金章早就预料到的。果不其然,房屋拆迁刚开始,就遇到了“钉子户”。村民武文堂家有3间房在拆除范围内,但他坚持不拆并提出多种无理要求。面对来做其思想工作的书记武金章甚至出口谩骂。武金章和支部成员们在肩负工程进展压力下,不厌其烦作武文堂的工作。好不容易武文堂答应了,可他的妻子又从中阻挠,武金章又继续苦口婆心地跟她讲明通街挖河、村庄治理给全村老少带来的好处。经过几日的劝说,最终武文堂全家同意并于次日彻底拆除了房屋。
老党员唐金荣拆在前,“钉子户”武文堂也被“拔了钉子”。水湾附近的28户85间房屋,在两个月内全部无偿进行了顺利拆除。到2015年年底,原来的臭水湾就变成了3条景观水系,并搭建了16座风景石桥,环境变好了,村民出行也方便了。2016年以来,村里又投资建设了8000平方米的乡村剧场、文化广场和高标准球场,还成立了80余人的南塔村秧歌队和广场舞队,南塔村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剧变,再也找不到3年前旧村庄的影子了。
村庄的硬件条件改善了,新一届村委班子和全体党员这股干事创业的精神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如何把这种好的风气延续下去,村支部书记武金章又有了新的思考。
南塔村党员家庭户大门上都有一块红色“招牌”,印着“共产党员家庭”字样。一块红色小牌挂在党员户门口,让更多党员亮出身份,督促党员时刻接受监督。“共产党员家庭”牌子就是我们的身份证,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家都会关注,必须多为百姓服务,做好榜样。共产党员武明林深有感触地说。
走进南塔村老年公寓,室内干净整洁,中央空调徐徐吹出的暖风让人忘记了屋外的寒冷。正和同伴下象棋的韩呈祥老人感慨地说:“没想到我们这些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养老服务,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
2015年8月,村里为无儿无女的孤寡独居老人建设的老年公寓正式动工,到2016年10月,这座面积26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投入使用,可容纳80张床位,并配备了安保、食堂、活动娱乐设施及护工人员,解决了在外打工子女的后顾之忧,也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安度晚年。
在豪迈向前的脚步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力量,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1月5日的“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全体党员又拍摄了第32张“全家福”。“全家福”背后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还会越来越精彩!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