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彩虹服务的连心桥
架起彩虹服务的连心桥
◎ 国网微山县供电公司职工 孔亚非
作为一名微山供电公司青年职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举办的纪念渭河船居户跟踪户户通电20周年系列活动。
此次纪念活动在高楼乡渭河村开展。那天,我们乘坐快艇穿过一片湖区,看到的是一排排崭新的电线杆矗立在堤岸,一根根亮闪闪的电线绵延向前看不到尽头,一船船红顶白壁的船居户出现在我们眼前。透过门窗可以看到干净整齐的房间,空调、冰箱、电脑等现代化电器应有尽有。这完全刷新了我们对船居户的印象。沉浸在感叹中的我被宗师傅的一句话拉回了现实,“因为现在船上都通了电”。
“电”让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活动中,听着宗师傅的动情描述,我仿佛走进了那个时代。
在最初架电工程开始时,怎么将电线杆从湖岸运到堤岸就把宗师傅他们难住了。沼泽地有水,用车拉会陷在里面;而芦苇地水浅,船走不动,宗师傅他们只能用绳拴好电线杆,20多人在泥地上一起把电线杆拖到需要立杆的地方。而挖杆坑更困难,两人负责挖一个坑,泥土挖出来的同时,水就会自动流入坑内,将坑灌满,所以需要一边挖土一边刮水,一个坑挖完,工人从头到脚早已全是泥水。第一天只立了四五根电线杆。随着工程的推进,运杆的距离越来越远,照这样进度,规定时间内绝对完不成。有一天,宗师傅看到湖里有挖鱼池的挖掘机,操作很灵活,就提议租用一台用来平地立杆。借着挖掘机挖斗的重量将电线杆下压,这样可以使电线杆下沉一定的深度,减少挖杆坑的工作量。怎么运电线杆呢?当时高楼乡党委书记董业宝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用他家运芦苇的托盘,把电线杆摆在托盘上,一次摆四五根,用挖掘机把盛有电线杆的托盘拖到需要立杆的地方,直接用挖掘机立杆,固定好一根之后再继续向前。虽然每天工友们满身是泥水,但困难克服了,大家的心情好多了。随着工程的继续,施工地点也离驻地越来越远,所需的工具、材料全靠人背、肩扛,运输中还要途经河渠。早上出工还好,晚上回来时,鞋子早已湿透;穿胶靴的常常陷在泥里,脚拔出来了,靴子在泥里,灌满了水;衣服外面沾满泥水,里面汗湿的内衣冰冷地贴在脊背上;手脚有的皲裂了、有的红肿了、有的泡白了,同志们在工地确实是吃苦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凭着他们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居然提前完成了。
宗师傅讲述的只是整个通电工程中的一个方面,而我却在前辈们的事迹中看到了坚定的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这份“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一直传承至今。如今,大年夜有我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同事守护着万家灯火;寒冷的深夜,您的一个电话,我们会如约赶赴现场为您服务;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雨雪封路,我们的巡线工人不会有半点退缩,电力人将会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认真履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电力企业宗旨,用心为您送上优质的电、真诚的服务。新时代下我们的彩虹服务架起了与人民的连心桥。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