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滩区群众的迁建梦

下载APP

为了滩区群众的迁建梦

为了滩区群众的迁建梦

    

    ◎ 菏泽市焦园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郑强胜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菏泽调研,针对菏泽发展提出了“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的明确要求。牢记总书记嘱托,省市县把总书记牵挂的黄河滩区迁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出台政策、顶层设计、统筹施策,帮助滩区群众共圆安居梦。

    

    作为八号试点村台的管区书记、常务副指挥长,我很荣幸参与了这一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光荣任务!我当时就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习总书记的牵挂和嘱托,最后全系于我这个管区书记。党的好政策能否落实好,就看我的了。干就干个出个样子,绝不给总书记丢脸抹黑!

    

    2017年春节刚过,我跟管区一班人就深入八号村台一线,吃住在工地、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日夜奋战。深入村民家里走访座谈,苦口婆心宣讲政策,千方百计消除疑惑,真心实意拉近距离。经过深入了解情况和细致思想工作,群众思想开始由抵触变得接受,由困惑变得清楚,由忧愁变得坦然。

    

    焦园乡紧靠河南省,铺设管线需占压河南三个村庄的耕地,大约250亩。为解决这一问题,先后20多次,我带领几位同志到河南有关县乡进行协调。我们赔笑脸、求人情,甚至下跪的心都有。对方开始就是不同意,吃了不少闭门羹和黑脸。但我们咬紧牙不气馁,受委屈不计较,最终对方被我们感动,达成了协议。为此,我们连续1个月没有回家,拿的换洗衣服少,又没时间洗,身上的衣服都变了味儿。

    

    搬迁中的第一号任务是清障工作。涉及区域内的林木、坟墓、房屋、学校、厂房、饭店以及移动、电信线路。开始,有些群众故意躲避,白天找不到人,打电话不接,只有到了晚上和早晨才能到群众家里做工作。讲政策、讲好处,从眼前利益到后代子孙,一遍又一遍,一趟又一趟。群众不见,就蹲在家门口等,有时候冻得直打哆嗦,直到一户户群众开门接纳。在恶劣环境下不知道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冒严寒、顶雨雪、踏泥泞,往返于一家一户。滩区里一棵棵树木,一座座坟头都要如实清点。遇到雨雪天气,脚上、裤腿沾满泥泞,鞋子上沾了土,抹一抹泥继续前行。鞋跑烂了,也顾不上回家,打电话让妻子买一双让客车捎过来。

    

    搬迁中的第二号任务是迁坟。宁搬一座山,不迁一座坟。相对于房屋树木的清障,迁坟是最棘手的事。很多村民因习俗原因不理解、不配合。我和全体包村干部顶住各种压力,先是做自己亲戚、朋友的工作,让他们带头迁坟。我还和管区干部、村干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利用村民干活回家和夜晚在家的时间,三番五次入户与村民促膝交谈、真情交心。在迁坟过程中,有不少农户因找不到新坟址而使清障工作搁浅。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管区主任和四个村党支部书记不等不靠,及时碰头协商解决的办法,经过研究商定,在汤庄村邻近荆东的土地内划出一个区域,集中安置解决荆东村80余座坟墓无处迁移的问题,为迁坟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搬迁中的第三号任务是丈量。在吹沙管道丈量过程中,头顶烈日,脚踏麦茬,一米一米地丈量。袜子上沾满麦芒,刺得难受,就干脆把袜子脱了,3万多米量下来,双脚磨满血泡。在大王寨吹沙管道铺设时,由于群众不认可,想方设法阻挠,我和管区的同志在地里给群众做工作,高温酷暑,来回奔波,身体严重透支,几乎晕倒。几名同志扶着我,用矿泉水往我身上浇,咬牙坚持。为按时完成区域内房屋、学校、饭店、厂房等拆迁任务,我和管区的同志与时间赛跑,同困难作战,风雨雷电、高热酷暑,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都无以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帮助群众搬家具、拆门窗、卸砖瓦,即使得了重感冒,仍坚持在工地。

    

    忠孝不能两全。在清障期间,家中年近70岁的老母亲生病,家中弟弟打来电话让我回家一趟。我说,我在工地离不开。在母亲住院看病期间,我也没有回家看看老母亲,只是打电话眼含泪水问问病情。工程施工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工地距郑寨村我的老家仅仅几里地,我回家看老母亲也只有两次,心中一直充满了深深地愧疚。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回首这一年多来,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各种滋味都尝过。但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个芝麻官儿,一想起我们的总书记还一直惦记咱滩区老百姓的住房,自己能为敬爱的总书记分点忧,能为生养自己的土地做些有益的事,让滩区群众“有栋宇之安,无饥寒之患”,这要感谢党、感谢总书记还来不及呢,我苦点、累点儿,又算得了什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