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和谐“小社会”

下载APP

第八课 和谐“小社会”

第八课 和谐“小社会”

    

    梦想起航

    

    “邻里之间发生的都是生活小事,大家如果都能互相关心、守望相助,收获的则是温暖的‘邻里情’。”一位社区志愿者的一句话,道出了每个居民的心声。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居民间相互帮助,建立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国范围内,“和谐社区”不胜枚举。遇到左邻右舍时,主动打个招呼,看见腿脚不便的老人,热心地上前搀扶一把……社区居民通过多种形式结对,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不时谱写出邻里间一个个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幸福小故事,处处充盈着“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圆梦中国

    

    社会互助保障是在政府倡导和组织下,以单位与社会为依托,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邻里互助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互助互济活动。

    

    政府积极倡导和行动,制定政策法规,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救助工作,动员、组织、协调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规划和建设帮扶、救助设施等。

    

    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也是互帮互助的重要主体。以大中学校为服务对象的教育基金会、以城乡居民为服务对象的社区基金会、村办基金会,以及基层县市的慈善协会、社区公益服务机构纷纷涌现。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希望工程”,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项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爱心护理工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的“阳光伴我行”轮椅捐赠活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等。越来越多的企业、知名人士、公益热心人士、志愿者、社区居民积极奉献爱心、贡献力量,参与到互帮互助的活动中来,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在爱中感受温暖,在爱中学会奉献,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和谐局面。

    

    追梦英雄

    

    青岛微尘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向灾区大额捐款且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发展成一个爱心群体。青岛微尘频繁出现在青岛市各种公益活动中,成为一个关爱他人的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它是一段记录城市文明的历史,它的所有资料被档案管理部门永久收藏。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捐款5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微尘还为新疆喀什地震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对于普通的捐款者来说,这些数目不算小,这对中年夫妇却说:“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是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我们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

    

    ·鲜花赠与追梦者·

    

    蔷薇花

    

    路边,蔷薇花迎风绽放,娇俏可人,朴实无华。你知道吗?蔷薇花的花语为勤俭节约、爱与思念。像微尘那样做善事不分大小,日复一日,平凡中见伟大的人,应该把寓意“勤俭节约,爱与思念”的蔷薇花送给他们,让我们一起把爱洒满人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