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火车要提速,安全要加速
第十二课 火车要提速,安全要加速
铁路五十年
1958年,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试制成功,并将它命名为“东风”型,当时的火车时速是100千米。1959年,后来定为“东方红”型的内燃机车试制成功,它的最大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
1969年批量生产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最大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它不但性能稳定,而且运行时还十分安静,直到现在,这个型号的机车还在大面积使用中,并且已经成为电力机车中的一个黄金经典,被火车迷们称为“芍药”。
1992年,为广深线而研制的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东风”11型试制成功,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70千米。“东风”11型内燃机车的研制成功和大范围投入使用,是我国客运内燃机车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创了我国铁路客运向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火车迷们把它昵称为“狮子头”。
2000年,“神州号”内燃动车组的设计时速达到180千米。2001年,“先锋号”电力动车组的时速达到250千米。2002年,“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的时速达到270千米。2006年制造的“和谐号”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为250千米;2008年,时速达到350千米;2010年,时速更达到380千米。
越来越“火速”的火车
高速火车的实际应用发源于日本。1964年开通的东海道新干线,火车时刻表的时速已经达到210千米。
法国的高速火车称为TGV,法国从1950年开始研究这项技术。到了1955年,研制出了样车,试车时就创造了当时的世界最高纪录——火车时刻表时速331千米,使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1981年,TGV列车创下了时速380千米的新纪录。1990年,又以515.3千米的时速刷新了世界纪录,冲破了被称为极限的375千米,使TGV成为法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7年4月3日,法国高速列车在行驶试验中达到574.8千米的时速,再一次创造出了新的世界纪录。
速度第一吗?
看着这一路飙升的数字,可能每个人都难以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可是,这些数字背后的另一面,我们看到了吗?
2011年7月23日晚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在温州境内发生追尾事故,导致D301次1、2、3号列车车厢侧翻,从高架桥上坠落,毁坏严重,4号车厢悬挂桥上;D3115次15、16号车厢损毁严重。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本来,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在建设之日起,就设计了多重安全保障体系。就在追尾事故发生的当天,某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位专家还强调,“中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可是,话音刚落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故,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事故原因
尽管在事故发生时,事发地点的信号机在7分钟内承受了100多次雷击而导致损坏,但是有关方面仍然称“不是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
的确,这场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灾难,既暴露出信号系统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雷击造成故障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故障发生之后,应急处置不力以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7月28日,上海铁路局发布了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7·23"动车事故,是由于事发地点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信号机出现错误,显示为绿灯,使得后面的列车未能降速运行。而且,事发地点的值班人员对新设备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没能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设备问题。
8月22日,有关部门进一步认定,“这起事故确实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
原因分析到此,我们似乎必须达成这样一种认识:技术不断进步的产品,需要素质不断提高的工作者来使用,一旦因业务不熟导致事故,就可能发生巨大的灾难。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谁,都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去适应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正视脆弱
在国外,严重的高铁事故也曾发生过。1998年6月3日,德国一辆12节的高速列车突然脱轨,造成101人死亡,105人受伤。事后调查发现,这是由于列车车轮质量不过关所导致的特别严重的事故。
不过,事故发生之后,德国列车并没有因为这只车轮而减缓行驶,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继续高速前行。
当时的德国交通部长向德国公众保证:“绝不允许蒙混过关,绝不允许半点掩饰和含糊,一定清查到底。”随后,有关部门提高了安全标准,加大了安全保障的力度。例如其中一条规定是:要定期对列车进行超声波安全检查,而且至少要有两名工作人员共同检查。
而剩下的车体虽然受损,却并没有被当做废铁一般丢弃。2003年,出事列车几乎没有受损的第一节车厢保持了1998年事故前的样子,它成为了德国联邦政府技术应急机构的教学样本,时刻提醒人们安全的重要性。
如今,速度快、价格适中的德国高速列车再没有发生严重事故,已经得到了乘客们的信赖,是最常用的出行工具之一。
不管怎么说,事故是惨痛的。但是我们唯有依靠不断的努力,才能让科技进步的同时,带给我们更高的安全保障和更便捷舒适的生活。
德国高速列车事故纪念碑
(执笔林枫竹)
结束语
这一单元的学习结束了,相信大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客运,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轨道交通是这样一种交通工具,它快捷舒适、风雨无阻、低碳节能,而且永远不必担心堵车的烦恼。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事业。
和国外相比,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仍然有需要提高之处。
与国内火车和地铁截然分开不同,在日本,因为城市化程度高,城市群已然形成,城市和城市之间已然连成一片。例如,一个在东京市工作的人,很有可能居住在神奈川县的横滨市,每天乘坐火车往返于家和工作地点之间。因此,日本火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区别是不明显的。即使是火车线路,也在城市里分布着许多站点,让人们的出行更方便。在都市区,火车还会像地铁那样钻入地下,避免占用地面珍贵的土地。
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和长途列车的发展极为迅速,但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的发展尚不充分。
例如,如果我们想从仪征去南京的禄口机场赶飞机,最快的方式是先坐汽车到南京,再换乘机场大巴到达机场,这样的换乘无疑太过麻烦。如果从仪征到禄口机场之间有直达火车,那该有多方便?
虽然现在的科技在一天天进步,但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应该努力担负起来的责任和义务。
希望在未来,我们会有更多、更新、更完善的科技,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