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药治病与药致病——科学用药
第四课 药治病与药致病——科学用药
“是药三分毒”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药品是一种治病救人的神奇之物,但是只有在拥有精湛医术的医生那里,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正是药品的这种特点,许多国家都将药品划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简称Rx,指的是那些毒副作用大,或者会产生依赖性,必须持有职业医生所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如果没有医生处方,那该怎么办呢?
在药店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标明“OTC”的地方,这里就是售卖非处方药的货架了。这种药品不需持有职业医生开具的处方,可以自选、自用。
非处方药毒副作用较少、疗效已经得到主流医学界的肯定。尽管如此,购买非处方药仍需要我们根据药品说明书的介绍来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要仔细了解药品说明书所介绍的药效和副作用,以及用法和用量,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一天几次?一次几粒?我们都必须搞清楚。正因为用药如此麻烦,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最好由家长陪同购买药品,必要时咨询药店里的药剂师,千万不能随便吃药。
不管怎么说,在治病这事儿上听医生的话应该是不会错的。医生的专业知识丰富,了解各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他们会根据你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家族病史、用药历史等情况做全面考虑,准确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并且还会告诫你用药禁忌,自然要比自己给自己用药安全有效多了。
慎用抗生素
在所有滥用药品的情况中,滥用抗生素是最引人注意的。
抗生素能够有效杀灭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在治疗疾病时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当人们第一次发现抗生素时,那种兴奋之情是溢于言表的。医学界曾经宣布,人类将在20世纪末彻底消灭传染病!鉴于抗生素的优异表现,人们在医院治病的时候,为了求得更好的疗效,特别喜欢要求医生给自己使用抗生素,在药房购药时也对抗生素类药品情有独钟。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人们渐渐发现那些曾经很有用的抗生素的“刀刃”渐渐钝了起来,那些细菌越来越顽强,不把抗生素当回事了。为此人们不得不加大剂量,即使如此也经常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细菌也是会进化的。在人类开始使用抗生素之后,迫于生存压力,细菌开始向高耐药性进化。人类使用抗生素越多,细菌的耐药性就越强。
这不由得让人们产生一种恐慌:如果有一天,出现了一种什么都不怕的“超级细菌”,那岂不是人类的末日?
关于抗生素及其使用的问题,我们将在本书第19课《抗生素——人类进步的双刃剑》中作详细介绍。
最后,让我们认同这一点:药品是我们人类健康的好朋友,但是这个好朋友要被恰当地使用,不能用错地方。否则,好朋友也会“反目成仇”的。
(执笔骆煌盛)
结束语
“非典”病毒的来袭,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和病毒的战争是艰苦而持久的。
回想起抗生素发明后,人类宣布要在20世纪末彻底消灭传染病的宣言。当时的豪言壮语在无情的现实中黯然失色。一波又一波的传染病浪潮愈演愈烈,人类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砥砺着自己的科学之剑,勇敢迎接病毒的挑战。
除了科学家要不断研发新药之外,我们普通人也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尽量避免滥用药品,尤其是避免滥用抗生素,这样才能防止“超级细菌”的出现,从而为人类的科学进步赢得宝贵的时间。
另外,除了用药之外,适量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也是我们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的两种手段。
也许有同学会说,跑步、游泳虽然是“运动之王”,可是枯燥乏味无聊,怎么才能让运动更有趣呢?这就需要我们并肩携手,参与群体运动了。比如篮球、足球,或者登山、远足。只要避免受伤,运动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保健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办法要求保健品能达到什么效果,况且其高昂的价格也成为了我们的负担。
与其服用价格高昂的保健品,倒不如实打实地在饮食和运动上下工夫。只要饮食营养合理,多吃鸡蛋、牛奶、水果、蔬菜,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运动,我们的身体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