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工业维生素——稀土用途大
第十二课 工业维生素——稀土用途大
稀土是什么?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通俗地说,这是一类储量稀少,而又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的统称。以人体而言,维生素虽然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因为它承担着维持生命活动、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发生理机能障碍,从而引发某些疾病。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其地位的重要性如同维生素对于人体。
稀土有着优良的物理特性,当它与其他材料结合后,或大幅度地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或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
我们前面讲到,钢铁的性能和碳等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如果加入微量的稀土,还可以让钢铁的性能更进一步改变。例如可以使钢铁更耐高温、更耐高压,拥有更高的强度或其他品质。这些高性能的钢铁就用来制造坦克、飞机和导弹。我们可以看到,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飞跃。
有一些稀土合金拥有超强的导磁性和导电性,这就可以让电子元件越做越小、越做越精密。想想看几十年前的电脑可以占满几间屋子,而现在的手机、电脑都变得越来越容易携带,材料的进步是主要原因,稀土就是其中的功臣之一。
稀土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石油化工、陶瓷工业、照明工业、轻纺工业、新材料领域,等等。
甚至在农业方面,稀土也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还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强抗病、抗寒、抗旱能力的作用。
稀土在中国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意味深长地说:“中东有石油,我们有稀土。”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齐全、分布合理等优势,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稀土占据着几个世界第一:储量第一、生产规模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可以说,我国是在敞开大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着稀土。
然而,在发达国家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并有所行动的时候,稀土在中国更多只被看做是换取外汇的普通商品。有些发达国家是相当精明的,除了生产所需,他们不但通过政府拨款超额购进稀土,存储在各自国家的仓库中,还通过投资等方式规避中国法律,参与稀土开发,行公开掠夺之实。
由于并未真正认识到稀土的战略价值,导致我国的稀土开发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资源浪费——生产无序、竞争无度,稀土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一拥而上的盲目开发以及技术水平受限,导致我国并未成为稀土研发大国,我国稀土科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稀土开采的污染
稀土的得名,是因为其中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要把这些微量元素提取出来,需要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和水,经过许多的化学程序才行,废水包含了近百种化学药剂,其中还有放射性物质。
为什么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开采自己的稀土,转而大量进口来自我国的稀土?原因之一就是开采稀土需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占有我国97%的稀土资源储量,遗憾的是,其稀土开采的利用率仅为10%。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尾矿浆排入洼地,形成“矿湖”,堆放的尾矿浆中含有放射性金属钍。钍和铀有着相似的特性,对人体危害极大,是致癌物质。在江西赣州龙南山区,至今还在采用食盐浸取、草酸沉淀的混合工艺提取稀土,这种方法对植被破坏极大,产生的尾矿也就是废矿也很多,曾一度被喻为“搬山运动”。采用这种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就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的地表土层,产生2000立方米尾矿,并造成惊人的水土流失。
低廉的定价
一度稀土的价格甚至贱过猪肉。
目前,稀土行业协会人士的共识是:稀土产品平均出口价格虽然有所提高,但只是表面的风光,如果折算多种因素,加上水电、运输等价格上涨的因素,那么,中国的稀土价格仍然徘徊在低谷。
我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拥有多个第一,但为什么我们却没有价格话语权呢?
专家指出,我国稀土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国外商家控制。国外一些有实力的贸易商和企业在低价时大量购进我国稀土产品,价格上涨时则停止采购、使用库存,等待再次降价时实施购进。这就逼着国内企业互相竞争,降价出售。
加工技术落后也是我国缺乏定价权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出口到日本的稀土产品属于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在日本进行深加工之后又以更高的价格再销往中国,这表明中国处在整个价值链的低端。以氧化钕为例,出口的时候是20多万元一吨,到日本提纯成金属钕再卖回中国,一千克就要20多万元,前后价差1000倍。我们只有掌握了稀土核心技术专利、稀土应用市场、稀土产品标准才有定价权,所以,在稀土应用领域,我们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开发高端产品,才是我国稀土行业发展的方向。
被西方国家渲染的“稀土之战”
从长远计,最有效而且最容易实行的方式,莫过于控制稀土出口总量。为此,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中国对西方发动稀土战”的论调,一直在西方满天飞。虽然我国是稀土的储量和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这种资源并非中国独有。现在,稀土却被描述成中国要挟他国的“独门武器”。
日本是渲染“稀土荒”担忧论调中声音最大的,并且迅速同欧美组成“抗议阵营”。日本媒体指责中国的稀土战略是“资源武器化”,并搬出WTO规则来大肆制造国际舆论,目的恐怕不仅是想迫使中国在稀土出口上对日让步,而且还要借此在国际舆论中将中国孤立化。
专家指出,全球一年只需要12万吨稀土,这是非常小的用量,其中还有很多是被有战略远见的国家储备起来了。稀土根本就不是像铁、铜、石油这样大量消耗的资源,而是像“味精”一样,稍用一点就能发挥巨大作用的战略元素。真正需要应用的那些强国,早就以低价大量储备了中国的稀土,所以现在中国对稀土的调控,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们。他们大肆炒作目的,是想让中国继续以不合理的低廉价格,供给他们稀土,同时,消耗中国具有独特优势的战略资源,等到中国的稀土优势转为弱势,他们就会以极为昂贵的价钱反卖给中国。这正是几个稀土进口大国与中国较量的手法。
(执笔林枫竹)
结束语
经过了这个单元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矿产资源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以及稀有稀土矿产,地球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宝贵的资源。
但是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一旦用光,后果将极为严峻。并且,限于我国现在的技术条件,多数的矿产资源都没有物尽其用,浪费现象极其严重。所以,我们现在要尽量节制矿产资源的开采,并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曾经引起过大规模的战争,至今尚未结束。而在未来,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再有新一轮的战争出现。因此,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也势在必行。
稀土,和其他的矿产资源一样,我国已经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去节约和保护。而且,开采稀土会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西方国家在加大储备量的同时,把污染都留在了中国,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现象。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准备,在未来的矿产、能源研究开发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为我们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世界的未来属于你们!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