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守法须从年少时——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第7课
守法须从年少时
——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法治广角镜
从出生到成年之间的这段时光,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思想的成熟程度不同,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有所不同,因而也会承担着不同的法律责任。
等呀,盼呀,苗苗终于迎来了十岁的生日。这一天,法博士和向日葵中队的同学们一起为她庆祝。吹完生日蜡烛后,法博士意味深长地对苗苗说:“苗苗,你又长了一岁了。知道吗?你在法律上的‘身份’不一样了。”
苗苗好奇地问:“不是18岁才会变成成年人吗?”
“这里的学问可大啦!我国《民法》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比如爸爸或妈妈来代理民事活动。而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民法意义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像购买日常学习用品、玩具、生活用品等,都可以自己决定或实施。”
“想不到年龄和法律还有这么多有趣的学问!”苗苗忽然觉得这个生日过得特别有意义。
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角色也不相同。角色变化了,相应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也会发生变化,快快一同去了解吧!
法治护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条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人的一生经历了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不论是哪一个阶段,在法律上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有些公民权利和义务,只有达到一定的法定年龄才能享有或承担。
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应当懂得在自己的年龄段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是非曲直的辨别能力,要让自己的行为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
法治天地
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权利和义务
法治连你我
活动:生活与法
下列的说法对吗,用你学过的法律小知识,说说自己的观点。
●我还小,就算违反了校纪,但我没有违反法律,学校对我没有办法进行处理。如果学校对我进行处理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要小学毕业了,我想趁今年的暑假去快餐店打工体验。因为我是自愿的,所以不存在违法一说。
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不满10岁,属于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所以我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
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