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明在心中
第15课
文明在心中
法治连线
非法拓印,因为酷爱书画艺术?
2014年9月20日下午,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在栖霞区甘家巷附近萧憺墓碑亭石刻进行巡查时,发现一个梯子倚靠在石碑上,石碑上还贴有数张宣纸。现场一位鬼鬼祟祟的中年人引起了志愿者的注意,经询问,该男子是擅自拓印墓碑的,志愿者们当即制止。闻讯赶来的栖霞区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没收了男子的拓印工具,并拨打了报警电话。而就在警方到来之前,该男子以上厕所为由,趁机逃走。
9月26日下午,此男子又故伎重演,觉察到被发现,这名男子立即扔下工具逃离现场。10月8日,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关部门也加速跟进该案调查,终于于10月17日晚在燕子矶附近锁定了嫌疑人郭某。
据警方调查,今年48岁的郭某,从小就喜欢书法,经常寻找一些字帖练习、收藏,前不久他在栖霞区甘家巷游玩时,发现了附近的几处石刻,便想将其拓印下来带回家临摹练习。
同学们,看完了本案例,你觉得郭某的行为情有可原吗?
嫌疑人虽然出于爱好才去偷拓墓碑,但是经过确认,他在非法拓印过程中给石刻造成了两处污损。主要表现在,刷在碑文上的白芨水(民间中药配制成的液体)有黏性;其次是墨汁经纸张渗透进了碑文中,其后续清洗过程会对文物造成污损。郭某的非法拓印行为由于达不到《刑法》的惩处标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郭某处以7日行政拘留,并处500元罚款。
法治讲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条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共财产是指全民所有的国家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集体财产。现行《宪法》规定,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任何个人对其都不享有所有权。
比如,学校的教室、桌椅,公共场所的电影院、公园、体育场,出门乘坐的公共汽车、火车、飞机,国家和集体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生产材料,还有矿山、油田、桥梁等。公共财产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是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受国家法律保护。
法治思辨
挖到的文物属于谁
李磊,陕西省丹凤县普通的水泥工人,在作业时发现了约3000年前的战国青铜古剑后,主动上交县文物部门。该县文物部门向李磊颁发了荣誉证书和500元奖励。但对于500元的奖励,他觉得“太少了,怎么也应该几千块啊。”
同学们,如果你无意中挖到了文物会上交吗?你觉得上交后国家是否应该给予奖励呢?奖励多少合适呢?
思辨指引:我国法律规定,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可以得到国家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但是,物质鼓励不是目的,国家应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
到此一游
常州一名游客参加台湾旅游时,在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中国常州赵某某到此一游”,消息不胫而走,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有的同学认为:小事一桩,我也写过,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这是小事一桩吗?说说你的想法。
思辨指引:爱护公共财物不仅仅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更关系到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形象。我国法律规定,此类涂鸦行为应处200元以下罚款,如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公安部门可对实施破坏者给予拘留,严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破坏者进行赔偿。
鲁迅故居拆不拆
大文豪鲁迅曾居住过的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84号院正面临被拆。此消息一出,不少网友反对拆除鲁迅故居,相关部门则回应称,小院历史文化信息荡然无存,没有保护价值,未来将按规划实现绿化。
鲁迅故居究竟有无历史价值?若非文物保护单位,是否就能随意拆除?同学们,你怎么看?
思辨指引: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是我们的文化古都,我们需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城市肌理和传统格局。相关法律规定,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法治探究
同学们,公共财物是你的,是我的,是他的,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作为主人,我们应该爱护公共财产,做文明人。
让我们一起动动手,动动脑,为班级或者学校的公共设施设计宣传标语,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位同学的设计最好。
我的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
在本课的法治探究活动中,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可以获得几颗星呢?☆☆☆☆☆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