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公共秩序不能破坏

下载APP

第20课 公共秩序不能破坏

第20课

    

    公共秩序不能破坏

    

    法治连线

    

    归心似箭也要慢慢来

    

    2014年2月6日上午,郭某等四人外出打工近一年,欲赶回家过春节。到某汽车站乘车时,因排队上车人员较多,郭某对其他三人讲:“这么多人,排到我们也上不了车,前面看看去。”其他三人同意,四人一起往前走,并在前面强行加塞,引起排队乘客不满。车站乘务人员李某发现后,即上前制止,郭某将其推到一边,同行的其他三人有的用行李将李某挡住,有的用行李堵住进站口,阻挠其他乘客上车。一时间,秩序大乱,乘客纷纷拥挤在车门口。车站派出所民警闻讯赶到,制止了四人的行为,但此时客车已经晚点发车25分钟。派出所民警将四人带至派出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分别对四人处以罚款100元。

    

    公共秩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文明程度。谁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危害了社会、危害了他人,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和运用法律制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保障公共安全的两个方面。青少年学生既要逐步学会同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又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按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安全。

    

    法治讲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社会是由许多社会成员共同组成的,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则秩序的约束,必然就会使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无法正常地进行,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

    

    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所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无数事实表明,公共秩序关系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遵守公共秩序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维护公共秩序,需要法律规范的制约。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惩治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

    

    维护公共秩序更需要依靠道德规范,要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法治思辨

    

    管好自己就可以

    

    在学习公共秩序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小敏认为:公共秩序确实很重要,但作为社会成员,增强公共秩序的意识,只要我不违反公共秩序就可以了,其他人我管不着。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思辨指引:公共秩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遵守公共秩序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公共秩序就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们增强公共秩序意识,既要遵守公共秩序,又要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作斗争。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有部分闯红灯的市民表示看见他人闯红灯,我就可以闯。请你阅读相关资料,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思辨指引:维护社会秩序,有时候需要我们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维护社会秩序应当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遵守公共秩序,形成我们自身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身心舒畅的社会环境。

    

    “一米线”该不该有

    

    一米线,也称栏杆座。请你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一米线,这些一米线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一米线是否就意味着可以跨越这个距离了?

    

    思辨指引:一米线,其主要功能是维护个人的隐私,兼有维护公共秩序、保持公众距离的作用。“一米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跨越文明与道德,尊重与谦让的最低底线。自觉地站在“线”外,看似止步不前,但我们的文明素质、道德观念,却由此前进了一大步。

    

    法治探究

    

    人人自觉遵守规则,社会自然和谐。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做一个文明乘客、文明顾客、文明游客……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在这些方面应该如何去做。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