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防范网络侵权
第五课 防范网络侵权
观察眼
小明和天天是好朋友,他们也是小网迷。一般的文档、图表、网站信息发布都难不倒他们,他们还担任班级的电脑管理员。
午休时间,同学们在网上看动画片。精美的图片和有趣的情节,太让人着迷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要是能把漫画下载下来,就可以给更多的同学随时看了。小明和天天听见了立刻说:“同学们别急,小事一桩,看我们的。”小明和天天毫不费力地就把漫画转载到了校园网上。
老师看见了网站上的漫画,把他俩叫来,让他们仔细看看转载的图片。他们仔细一看,在每幅漫画的角上都有两排很淡的小字“此文版权为××网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任意下载!”。老师告诉他们网络资源不是都可以随便使用的,网络上的作品也有著作权。有些可以浏览,但转载是要经许可才行的。未经许可就转载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
小明和天天听了老师的话,赶紧动手将转载的漫画删除了。同时也明白了,网络世界也是有许多规则的,要做技术一流,遵纪守法的合格网民。
同学们,你们知道网络侵权行为吗?
真知堂
随着网络的发展,丰富的资源、便捷的服务平台,已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人们在利用网络下载、转载时却往往都会像小明和天天一样,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不合法。
为维护作者及网站的权益,在网络中公开呈现的内容本身适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世界各地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会对人们使用网络资源进行约束。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享有发表权、开发者身份权、使用权、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这就是对软件开发人员的保护。
最常见而又最容易忽略的是网络著作权侵权。比如:未经许可,擅自将网络作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擅自将已发表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擅自将他人网络作品转载、传播;还有网络链接隐形侵权的情况等。这些侵权行为都是违法的,网络著作权所有者可以向侵权者追究法律责任。
同学们,我们要从小学法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小网民。用自身行动维护网络更加迅速健康地发展。
图书角
互联网数字音像传播检测建平台
2014年2月27日,我国数字音像传播服务监管平台互联网监测子平台,在北京正式上线试运营。
数字音像传播服务监管平台互联网监测子平台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雷达”和“云识别”技术,可对全网版权内容进行主动监测,持续跟踪侵权盗版内容的传播脉络。在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后,平台可将重点盗版源头数据,通过监测终端传输给各地方文化执法部门。
该平台率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我国数字音像出版领域,力求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保障版权人合法权益,开创了互联网数字音像传播监测先河。
实践园
小讨论
宁宁身边有许多人都在用盗版软件,任意转载网络资源,也没有任何人来追究侵权的问题。所以他认为大家都这样,我也可以。你觉得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小练习
下面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请在正确的行为下面画“☆”
行为一:使用价格便宜的盗版软件。()
行为二:浏览网络资源,作为参考。()
行为三:用手机转载他人的作品()
行为四:私自修改别人的软件程序。()
小调查
小创意
现在电脑和网络无所不在,请你和伙伴们一起商量一个小创意,提请人们在使用电脑和网络中避免发生侵权行为。从身边做起,试试这个创意的效果。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