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以信取人】

下载APP

【第二课 以信取人】

【第二课 以信取人】

    

    引经据典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若失去了诚信,是不可以在社会立足的,更谈不上君子了。信,乃“人言”,这就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孔子又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意思是说失去人民信任的执政者是站不住脚的。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讲诚信,才有立足之地。因此,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

    

    千百年来,诚信一直是被中华民族视为必备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是备受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进而整个社会才会和睦。

    

    古今典范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5年后,西夷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守信的魅力

    

    池莉是读者十分熟悉的当代小说家。作家出版社与她签约创作长篇小说《小姐,你早》。池莉在创作时一直很顺利。离交稿日期只差不到10天时,池莉的电脑突然出了故障,完成的10多万字文稿顷刻间化为乌有。这真是让人难过的事情。池莉呆坐在电脑前,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向出版社说明情况,争取延缓交稿时限?特殊情况嘛,料想编辑会理解,也能谅解。池莉没有那样做。既然答应人家,怎好失信于人?失信无异失节,不能小看。于是,池莉把休息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宁可“蓬头垢面”、衣裙不整,也要昼夜不停地赶写书稿。最终,她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如期完成了写作。仅仅一周多时间,人瘦了一圈,两只敲击键盘的手几近麻木。出版社得知内情后深受感动,为池莉的守信,更为她的人格。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不摆名人架子,言必信,行必果。池莉守信的人格魅力让她更受读者的喜爱。

    

    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其人格魅力是用金钱可以估价的吗?当然不能。时下,“诚信”已被人们公认为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大力提倡的国民精神。在经济社会中,这种精神尤显珍贵。无论是官是民,是工是农,是商是学,只有拥有了“诚信精神”,才会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写的人”,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而充满生机和希望。作为一种精神——尽显人格魅力的求真精神,诚信无价。

    

    美德拾贝

    

    在经济繁荣、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生活中,有人认为诚信过时了,有人对诚信不屑一顾,他们觉得没有诚信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好。社会上失信现象泛滥:政治领域的贪污腐败、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学术领域的抄袭剽窃、人际交往间的相互不信任,都表明我们今天濒临诚信缺失的社会信用危机。

    

    诚信对个人来说,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品德;对社会来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对国家来说,是一项基本的政治道德。

    

    诚信,首先是重承诺,然后要讲诚实,守信用。不仅对别人必须如此,对自己亦应该如此,这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战胜自我的勇气。“信”不仅仅是给别人看的,更是对自己内心的交待,只有让自己的心灵安稳,我们才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才能没有任何羞愧和不安继续前行。

    

    我们常常会批评不讲诚信的人,但事实上,如果仔细回忆,你大约会发现,其实自己就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因为无人知道你对自己不诚信,所以,你还可以批评别人,鄙视别人,要求别人。

    

    诚信是一种习惯,当你屡屡对自己失去诚信,那么,距离你对他人不讲诚信的那一天,也许就为时不远了。对自己讲诚信,不仅是对你的事业负责,更是对你的人品负责。

    

    诚实守信不是天生的高尚品质,它是我们在长久的后天生活中习得的。诚信的人还需要克己示范,为自己的子女、学生等周边的人做好榜样,将诚信的接力棒永续传递。尤其家长要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该从小培养,家长不守诚信的行为会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并对他们以后的为人处世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诚信,其心灵才会安宁,双脚才能安稳地扎根在大地上。

    

    美德践行

    

    1.开展“读诚信书,讲诚信故事,集诚信格言”为主题的活动。

    

    2.读一则“克己示范、诚实守信”的故事并写读后感。

    

    名言拾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春秋·孔子

    

    民无信不立。

    

    ——春秋·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

    

    ——春秋·孔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