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贴窗花,转糖画
第七章 贴窗花,转糖画
开篇寄语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文化于一个国家而言,就像一个人的气质。被黄河水滋养的华夏文明,发源于中原大地的五千年历史,有着西方海洋文明所难以捕捉到的厚重与深沉。
文化,是民族的记忆,是后人追寻自己血脉之根的最好凭证和路标。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的今天,如何在冲撞与融合中保持自己的特性,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进世界文化的大观园,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丽宏图
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转糖画的经历,一个面色黝黑的男人,背着一个大大的木匣子,走街串巷地吆喝着,不多时身后便拖着一条热闹的尾巴——小孩子好奇、兴高采烈地跟在他的身后,这支队伍便越来越壮大。到了人多的公园或者巷口,他摆开摊子,从木匣子里掏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工具,笑眯眯地看着小家伙们争前恐后地转动那个小转盘,然后依照转到的结果来画糖画,或是一只小兔子,或是一朵小花,鲜有人能转到那个神气的大龙,于是便有爱子心切的父母多加点钱直接定做一只大龙,以安慰孩子那渴望急切的心情。黄褐色的糖稀,在光滑的案板上幻化出千奇百怪的造型,再粘上一支竹签,用薄刀轻轻一撬,一幅栩栩如生的糖画便产生了,那只小燕子仿佛就要振开双翅,扑棱棱飞向蓝天。
当我们渐渐长大之后,童年的悠悠时光也随着时间的车轮渐行渐远,那飘荡在巷口的甜蜜气息似乎也越来越稀淡。当肯德基、麦当劳以汹涌的气势给我们的传统饮食强劲的一击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将走向何方?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为下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除了对当代主要文化形式进行了规划之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做了细致的部署,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要求提高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切实推进古籍保护工作以及拓展文化遗产展示传播途径。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实施中华文明展示工程和文化遗产陈列展示精品工程,全面提升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水平和传播能力。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文化艺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和保护,加快艺术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紧密结合,推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宣传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以南京为例,在“十二五”期间,南京将着力完成11项大遗址保护工程、12项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工程、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5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工程、4项历史古镇村保护工程以及2项明城墙保护工程,明孝陵遗址公园、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等,将成为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展示基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南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敬畏,也是对自己身上民族记忆的尊重。当全球一体化正以势不可挡的架势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捍卫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前提,是站稳脚跟,站稳脚跟就是要牢牢把握住自己脚下这片厚土,深深扎根于这块养育了自己的土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迷失自己,在全球文化竞技场上赢得一席之地,也才能将古老神秘的中华文明推向全世界,与全世界人民一起共享这属于全人类的优秀精神遗产。
近年来的中国热,不仅让很多外国人对华夏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投身其中,也让我们自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审视和反思。当我们向世界推广自己的文化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应该了解、接纳并热爱这些文化,唯有这样,才能够与他人分享这丰盛的文化盛宴。
放眼全球,文化已经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华夏文化,正是我们民族的记忆传承纽带,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全球华人的向心力所在。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们身上抹不去的烙印,是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的标志。
临近年关时,空气里飘散着诱人的腊味,那是辞旧迎新的气息。春节,除了提醒我们生命的年轮又绕了一匝以外,更像是一场民俗展览的盛宴,那喜庆精巧的窗花,寄托了百姓朴素热烈的生活企盼,也传递着华夏文化绵延不绝的勃勃生机。我们相信,在下一个五年、五十年甚至更久远的岁月里,糖画、窗花都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必将发扬光大!
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光阴的淘洗,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乘风破浪,书写新的辉煌诗篇!
引申体悟
糖画、窗花、泥人、京剧……这些散发着浓郁中国气息的艺术样式,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让平淡的日子里有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或朴实或深奥的文化样式,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我们才得以领略古人的人生之思,才能够洞察世间的人情百态。人总是喜新厌旧,这促使我们不断探索,探索未知的世界,探索不了解的文明。但这也让我们在前行的路途中,有可能忘却了回家的道路,忘却了自己出发的理由。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出发,是为了更好地还乡;开拓,是为了更好地继承。
若没有不竭的创造与弘扬,我们现在怎么会欣赏到曼妙多姿的昆曲?若没有开拓的勇气与行动,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将会是怎样的一片荒凉?若不是一代代华夏子孙的传承与创新,五千年的文明何以走到今天?
我们肩负着先人的嘱托,背负着后人的期望,传统文化的重担让我们明白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认真汲取和不断开创。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愧对祖先和后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心动行动
1.通过与父母交流、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浏览信息等多种方式,了解你的家乡过年有哪些风俗。
2.将你收集到的风俗进行分类归纳,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调查它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对于它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你自己的建议。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