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汉语热遍全球
第八章 汉语热遍全球
开篇寄语
近些年,全球“汉语热”频频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世界人民学汉语的热潮成了无法阻挡的势头,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信息,而“孔子学院”得以全球遍地开花正是这种诉求下的体现。古老而不再神秘的东方语言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精彩跨越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胡锦涛主席在访问肯尼亚期间接见内罗毕孔子学院学生时,肯尼亚黑人青年演唱的一曲《茉莉花》,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内罗毕孔子学院,知道了在非洲有一处学习汉语、感受中国文化的好处所。
近年来,在非洲大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国与非洲各国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渴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非洲国家在经贸、旅游等领域对汉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大。在此背景下,2005年12月,孔子学院在内罗毕大学正式揭牌。
内罗毕孔子学院每周三次向学生们讲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在进行常规汉语教学的同时,他们还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如请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向学生们讲解中肯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以及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请华人书法家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演变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不仅仅是这些坐在课堂上听讲的学生,肯尼亚的白领青年也将到孔子学院学习当作一种时尚之选,肯尼亚政府官员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第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肯尼亚赛区预选赛上,孔子学院的学生们再次唱起《茉莉花》,还朗诵了中国诗词,画出中国的墨竹,写出颇具中国书法神韵的毛笔字。这一切让人仿佛看到了一朵朵芬芳的茉莉花,绽放在肯尼亚这个美丽的国度,绽放在非洲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孔子学院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当地人。
引申体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阵最炫的中国风,学习汉语成为潮流和趋势。而汉语作为根植于我们民族灵魂里的文化符号,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是承载文明传递文化的载体,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忱,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强大的魅力。
经过五千年的锤炼锻造,中国文化已如一块色彩斑斓的图画,处处流光溢彩,引人神往。轻软细滑的丝绸、浓墨重彩的京剧、浅描细点的国画、博大精神的中国武术甚至独具民族气氛的节日都成为吸引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要元素。因此,想要使这股潮流持续下去,不致成为匆匆谢去的昙花,需要每一个国人珍视我们的文化和传统,并认真肩负其继承、传播的重任,使它们真正地走出国门,散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中国精神影响世界。
“汉语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而言,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我们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依托,稳定的政治环境为背景,向世界彰显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使中国文化真正成为引领世界的潮流和风尚。
心动行动
1.做一个网络问卷调查,看看周围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2.查查资料,了解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多少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多少所。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