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下载APP

第二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记草鞋书记杨善洲

    

    开篇寄语

    

    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

    

    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

    

    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

    

    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

    

    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

    

    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他就是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

    

    动人风采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2010年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这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没钱买苗木,只好去街上捡果核。”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弄树苗呢?杨善洲可谓绞尽了脑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和林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杨善洲头发只是灰黑,如今却已满头飘雪……

    

    20多年前,大亮山光光秃秃,如今已亭亭如盖……

    

    记者问他为何不去安度晚年呢?杨善洲是这么说的:“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引申体悟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像杨善洲这样的基层好干部,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数不胜数。

    

    陈家顺,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他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他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

    

    陈家顺,这位“卧底局长”、“民工局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沈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原第一书记。2009年11月6日,在小岗村辛劳了6年的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干部沈浩累倒在了岗位上。他生前,村民们两度按下红手印,挽留这位致富带头人;他走后,村民们第三次按下红手印,永远留住他的骨灰。他走得太匆忙,留下的是一个焕然一新奔向富裕的小岗村,是一片爱民如己、兼济苍生的情怀。

    

    孔祥瑞、张雅琴……基层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所有基层好干部奋斗一辈子的写照。他们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心动行动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杨善洲带头绿化祖国的山山水水,正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者。请你想一想:建设美丽中国还有哪些途径?你如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