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地球上独特生态系统
主题二
地球上独特生态系统
生活万花筒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景区内湖水如歌,绿岛如诗,蒲草丰茂,空气清新,自然人文契合,是典型的以半自然农耕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型湿地公园。
自2003年开园以来,溱湖风景区严格遵循“生态优先、全面保护、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了湿地恢复、水环境治理等生态恢复工程,累计恢复湿地近万亩,栽植各类耐湿树木450多万株、水生植物130多万株,恢复本土绿地近30万平方米。
溱湖湿地处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迁飞区,光照充分、水草丰茂,水产资源丰富,素为迁徙水禽越冬的理想场所。溱湖水禽园参照了伦敦湿地公园的理念,通过对园内水系的疏通,并结合地形改造,形成以水为核心的小型空间,构筑多元化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不同种类和习性的飞鸟、水禽等提供最佳的鸟居环境。随着溱湖生态环境的改善,溱湖已日渐成为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据初步观察和统计,园内除数十万只土著水禽外,现在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溱湖栖息,而这一数量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四五月间,“万鸟云集,千鹭飞起”已经成为溱湖的一大景观特色。
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著名的湿地吗?这些湿地的现况又是如何?
探究寻常理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同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天然的蓄水库,在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方面贡献突出,湿地还能保护海岸、控制侵蚀,是天然的空调器、加湿器、污水处理厂,更是许多生命的摇篮,维护着区域的生态平衡,因此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湿地。
缔结于1971年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下简称《国际湿地公约》)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现有163个缔约国。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
查找资料,了解《国际湿地公约》的内容。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要加入《湿地公约》成为其缔约国?你知道中国为此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中国的湿地面积约为6590多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中国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
中国的湿地资源得天独厚,湿地动植物种类繁多,然而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湿地的消失有其自然因素,如: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暖,冰川消减,风蚀、冻蚀,雪线上升,鼠害、虫害,地温升高,冻土退化,降水减少,草场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然而更多的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
历史上,我国湿地面积还大得多,在“以粮为纲”,大造“大寨田”的年代中被人为破坏,致使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全国光围垦湖泊面积就超过130万公顷。我国沿海地区累计已丧失滨海滩除湿地约119万公顷,又因经济建设占用湿地约100万公顷,也就是说,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被毁掉了。
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责无旁贷地要认真执行该公约的各项规定,保护湿地环境。我国陆续制定了有关湿地保护的多部单行法律,如《水法》、《草原法》。地方也出台了湿地保护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湿地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践得新知
地球上的湿地如“地球之肾”一样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请你走访你周围的湿地,寻找湿地是“地球之肾”的佐证资料,并将你寻找的佐证资料以图文形式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
资料卡
我研究的湿地(附图片)_________________
有关该湿地的介绍
※所在位置
※面积大小
※动植物资源
以“珍爱湿地”为研究主题,和同学一起探究湿地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针对问题出谋划策。
有研究发现:20世纪中后期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因此迫切需要对湿地进行保护、恢复和重建。
说一说:你身边存在哪些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应由谁来管理?
湿地保护更需要每一个公民树立保护湿地的意识,自觉保护湿地。
湿地保护更需要国家多多建立湿地保护区。
我的观点:
阅读拓视野
美国大沼泽地国家公园
美国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建于1948年,面积约5670平方千米,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偏僻的、仍有待探索的区域。
20世纪初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开发进程开始加快,人们认为这里的大片湿地可能有利于农业,于是从这里排水,这对大沼泽地简直就是灾难。从那时起,大大小小的运河、防洪堤、堤坝从大沼泽地分流了越来越多的生命之水,以满足农业、商业和住宅开发需求。如今,灌溉农田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一半的原始湿地因此而干涸,流向国家公园的水被高高的水坝和无数的灌渠截流。公园内鸟类数量减少93%、14种鸟类濒临灭绝(该地区共有63种鸟类),外来物种的入侵、鱼类及其捕食者的汞中毒等都严重威胁着这个公园的生存。
美国政府为挽救这块著名的大沼泽地,提出湿地“净减少量为零”的保护理念。该理念是美国湿地保护立法理念的精髓,其实质是任何地方的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地受到保护,转换成其他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该理念不是简单地将湿地保护起来,而是从宏观上保持湿地的总体数量稳中有升,将湿地保护的重点放在恢复和重建。从近几十年的湿地保护实践来看,美国湿地保护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美国大沼地湿地的成功恢复是世界湿地修复的经典案例。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