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知何处是他乡

下载APP

→李白:不知何处是他乡

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大概没有不会背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一背几十年大家都成了殷切的思乡者。但李白的家乡在哪里呢?没有认真去想过。“*****”中几乎完全没书看的那几年,突然出了一本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赶快找来看。郭沫若对杜甫的批判和嘲弄是很少有人能接受的,但他对李白祖籍和出生地的详尽考证,却使我惆怅万分。郭沫若考定李白的出生地西域碎叶是在前苏联的一个地方,书籍出版时中苏关系正紧张着,因此显得更遥远、更隔膜,几乎是在另外一个世界。李白看罢明月低下头去思念的竟是那个地方吗?

    

    小船,湖北黄石市郊外。

    

    奇怪的是,这位写下中华第一思乡诗的诗人总也不回故乡。是忙吗?不是,他一生都在旅行,也没有承担多少推卸不了的要务,回乡并不太难,但他却老是找陌生的路去跋涉。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直通故乡,一条路伸向异乡,李白或许会犹豫片刻,但狠狠心还是走了第二条路。日本学者松浦友久说李白一生要努力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因此成了一个不停步的流浪者,我看说得很有道理。

    

    烟雨莽苍,黄鹤楼巍巍立在高处,立在江中。

    

    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结果,一生都避着故乡旅行,避一路,想一路。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你看,只有彻底醉倒他才会丢掉异乡感,而表面上,他已四海为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