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受人欺,定非懦弱
■■■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每个人都顺从着光阴,变成它想要看到的模样。无论你是否愿意,是否欢喜,都不可逆转它的心意。童年悠远漫长,看不到尽头,如今尚来不及留下什么,就已行将老去,剩下满满的回忆。
到了这年岁,怕是已经尘埃落定,不会有太多的沧桑浮沉。命运从之前的严谨,转而宽容,因为不争,故而没有太多的念想。于外界的一切,也不那么在意,人生是自己的,何关他人。
古人避世,隐于深山,不知秦汉,长长的日子,都是桑竹鸡犬,春耕秋收。有时,我亦想远避此地,换一居所,更名改姓。然隐身何处,去往哪里,仍是红尘乱世,离不了烟火人情。
我总说,人生清简,万物无求。我是万般不想要,又千万个舍不得。从前喜爱之物,如今见了心烦,只觉负累。佛家所说的放下,应该是心中的包袱,而不是眼前之物,所见之景。
我是个骄傲又懦弱的人,洒脱也彷徨,任性又自羁。以往寄于檐下,怕被人欺,更怕受辱,于生活我自律而俭朴,待人处事亦是步步小心。古人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我也是随月读书,废寝忘食。所为的,是人前有尊严,自身有底气。生活不必拘泥,遇事可以从容而豁达。
当初林黛玉初进贾府,书中这样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就连饭后及漱口之事与家中不同,她亦是一一改之。
黛玉心性孤傲,才华惊世,姿容绝代。林家祖上也是世袭侯爵,林如海科第探花出身,任巡盐御史。其家世虽比不得荣国府的鼎盛壮观,却也是官宦之家,名门之后。但她却深知寄人篱下之苦,凡事皆小心留意,不肯出半点差错。
黛玉的日常供给,同贾府的姑娘一般,一草一纸都是贾府的。其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所以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仅逊于宝玉。黛玉所食所用,以及素日请大夫吃药,都是贾母补贴。
人说,黛玉心窄,不够宽容。身处尊贵,仍哀怨自怜,善感多愁。她这样冰雪聪明之人,自是不肯糊涂,因寄人之下,心性敏感也是情有可原。偌大的贾府,犹如纷乱的红尘,人世百态,单纯如她,怎能从容应对。
她处处忍耐,安居潇湘馆,纵受人欺负,也并非懦弱,而是不肯相争,亦不能争。她处境虽高,到底不是正主,一食一用都不能任意自由,一言一行也当自我拘束。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贾母对她的宠爱,也是恩赐。
当初妙玉进府,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则笑说:“她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她何妨。”妙玉不过是以修行人的身份借住在栊翠庵,每日黄卷青灯,府中的一切,与她无关。因为与世无争,才活得更加散漫,也随意。
贾母携刘姥姥去栊翠庵,喝一壶老君眉,也不敢多加打扰,匆匆而去。大雪之日,栊翠庵的梅花开得正艳,李纨罚宝玉去乞一枝来插瓶。她道:“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李纨是大观园中贤惠朴素的女子,她是茅篱竹舍自甘心。
妙玉这样一个人物,贞静淡泊,处事明达,又超然物外。可清雅端正、温和可亲的李纨,却不喜妙玉的清洁。过高世同嫌,妙玉素日不与人相交,孤僻且清高,让人难以亲近。聪慧如她,看似超脱了一切,其实亦是糊涂之人。
相比,黛玉甘愿委曲求全,让自己融入贾府,在大观园里吟诗作赋,与诸姐妹和睦相处,待下人慷慨真心,不失为一种气度。以她心性风雅,才情容貌,及贾母对她的宠爱,她尽可骄傲,过着富家小姐的安逸生活。
她的世界,只有窗外的几竿修竹,以及案几的诗书笔墨。湘云乃公侯小姐,手上尚有做不完的针线活,而黛玉除了给宝玉做了一个香囊外,几乎别无他作。为此袭人曾抱怨:“她可不做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敢烦她做?旧年算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呢。”
黛玉在府中,所得到的种种好,都抵不了寄身檐下的凄凉。古人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当下安享荣华尚好,若一朝有事,但求自保,谁还会在意她的安危,顾及她的感受。她道宝钗住在贾府,不过是亲戚情分,一应大小事情,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
黛玉柔软之姿,却不懦弱,她亦想如宝钗那般通透洒脱,却无有她的底气。她宁受湘云平日的委屈,至少她所在之处,是史家。独她身份特殊,享用着贾府的荣华,活得这样惶恐难安,不明不白。
想我当年孤身来到江南,不得庇护,也是那般清苦。梅花心性,冰雪不惧,却怕世俗不容,人情冷漠。些许才能,于人前也知收敛,不敢有锋芒。受了委屈,亦不抱怨,这世间何来那么多的宽容,不过是自我饶恕。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都需要境界,否则于凡人来说,顺应自然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一如我行文,也是遵循自己的内心,世象万千,众生芸芸,以我有限的经历、可用之才华,怎能字字生花,句句周全。
有人说,读我的文字,只觉美好亲切,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如同在雪落的冬日,邂逅一株梅树,万千烦恼,顿时释然。我听完,自是感恩,多少寂寞耕耘,几多辛苦繁难,都是值得。
亦有人说,看了心生厌倦,枯燥乏味,毫无价值,转手丢弃。我仍是感恩,因为这短暂的遇见,今世再不相逢,是对彼此的慈悲。人生如白驹过隙,无论是喜是厌,或深或浅,忽然而已。
来日回首,我不过是千树万枝里的一朵白梅,也曾冷艳明媚,转而淡然清寂。骄傲也好,懦弱也罢,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顺应生活,成全岁月。人在日月山川里,则要遵从自然规律,虽不必千依百顺,但求过得心安理得,不失为做人的志气。
人世已过三十余载,也是染过红尘,经历了哀乐,我仍是这样糊涂。以后的日子,要学会坚定从容,洒然达观。待人处事,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