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般不计,但求清闲

下载APP

百般不计,但求清闲

■■■

    

    百般不计,但求清闲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

    

    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这个冬天,困于斗室,煮茶写字,强作修行。此季节不适宜游走山水,万物一派凋零之态,怕触之徒添惆怅。况有藏茶数捆,等我品饮,有文书一册,待我写完。

    

    心中有事记挂,何以轻松放下。人世万千风光,只好暂且搁置。待来年春暖花开,再去游园,看如梦山河,赏良辰美景。

    

    行文写字,虽是我所喜,但亦时有倦意。思绪轻灵,文字如行云流水,落笔成章。若文思枯竭,则觉万物无趣,皆成了负累。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可见,分到我之处,真是如丝如缕,不值一提。《菜根谭》写:“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无奈我沾了这点虚名,读了几载诗书,故不得一日清闲。

    

    经常自我劝说,待写完几册书,便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守几畦菜地,栽一些果蔬,简约度日。柴门草庐可寄身,豆腐青菜味鲜美,这百般劳碌,费尽思量,究竟所为何?若当初些许认识几个字,亦无书读五车的烦恼,更不必如此伤神,一字一句,苦心熬煎。

    

    自与文字相知,果真是无一日清闲。赏景看花,脑中也浮想着文字。静坐喝茶,亦酝酿一种情境。纵有时懒散,诗书蒙尘,也不曾真正停歇。连日来,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总与文字解脱不开。

    

    待择日去了湖畔,幽居山林,但愿我能做到荒了笔墨,侍弄花草。只要置身红尘,不免为俗事所累,偶有偷闲,都心存愧意。怕光阴匆急,怕错失良机,怕一旦搁笔,再找不到文中意趣,书里山河。

    

    佛说:“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我与文字,向来缘深,故有太多寄望,有忧虑,有不舍。又不敢执着,怕陷入太深,心有惧怕。世间至情之物,难以久长,花无百日好,月无长圆时。

    

    念及此,既想早日归隐,只读书,不写字,只养花,不费神,又想珍惜当下好光景,不负苍天厚爱,得此机遇,让存在多几分意义。否则,世间匆匆走过一遭,空空而来,百年后空空而去,亦是一种缺憾。

    

    想到李清照晚年时,幽居深院,怕见春光。元夕佳节,本是香车宝马,火树银花,她是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一个人,经历太多世事变迁,便会心生倦意。对万物不再情深,对人情无多留恋,对将来亦不奢求。

    

    李清照乃大宋第一词女,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人生,虽不是锦绣如织,却也十分幸运。父亲李格非乃苏轼学生,藏书万卷,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加之她冰雪聪明,才情过人。

    

    李清照少女时期烂漫天真,快乐无忧。后嫁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琴瑟和谐,恩爱情深。早年她的词作,言语婉转清丽,悠闲从容。后赵明诚亡,山河飘摇,她流离奔波,词作则多感怀际遇,格调哀伤。

    

    可见,行文者,难免被境遇牵附,为世情转移。她本生在一个最风流雅致的时代,她的词作,在大宋山河之下,而春风得意。她的家世,容许她肆意挥墨,不必收敛。她的情感,有人呵护,赌书泼茶,千载难遇。

    

    后来,独自载着文物,飘零流转,也是悲苦。以她的才情与聪慧,要养活自己,甚至让自己过上优雅的日子,其实不难。奈何,她不能割舍那么多的书卷字画,携之跋山涉水,几多狼狈。而她珍之如命的书画,或被焚毁,或遭偷盗,或莫名遗失,到最后,一无所有。

    

    她如梦初醒,叹道:“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矣!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万卷藏书,数车书画,一生所爱,付诸东流。经历过了,也不觉得如何,是救赎,更是解脱。

    

    若盛世锦年,藏书无恙,亦有一日终要散失。一如她和赵明诚的那段良缘,纵便与之携手白头,也不过是一生。倘不经世乱,不历沧桑,她可还是当年日暮溪亭,误入藕花深处的无邪少女?

    

    她杯盏的酒,该是几多甜蜜,几多醇香,亦不必借它来抵挡晚来风急。更不会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句。所幸,在她迟暮苍颜,一无所有时,尚有文辞做伴。多少寂寞,几多孤苦,绵绵无期,终有尽时。

    

    古人云:“矜名不如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当年李清照词文绝妙,风华汴京,得多少才子佳人仰慕。历史上那些逃名者,多是雅士高人,因曾拥有过名利,寄附于身,才想着逃离。而从未得功名者,何必躲藏,又逃之何处?

    

    名利可有,但不必过盛。微名胜过无名,薄利让人活得从容,胜过囊中空空。入世无须避世,做一个纯粹坦荡之人,可巧妙地用取名利,远离纷繁。这未尝不是一种处世之道,淡泊而无争,有名或无名,形式而已。

    

    世事人情不必练达,简洁便好,繁复则易生嫌隙。多一事,莫如省一事。几番争夺,到头来所要的不过是一座宅院,些许吃食。而学问无止境,纵使一生忙碌,不肯偷闲,仍只是和天下人共分一斗。

    

    做个山野闲人,不留名于世,只为了取悦自己,该是好的。想着,不久一日,我放下笔墨,倚山而居,享半世清闲,多好。不必逃名,时光会冲淡一切。那时,眼底尽是草木,心中皆是山水,与谁计较?计较什么?

    

    以往总说岁月无情,其实岁月一直如此,未曾改变,是人心走远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