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

下载APP

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月色深庭,灯火楼台,草木起了露水,万物静寂。对着小窗独坐,心思随光影徘徊,没有琐事扰心,亦无世事忧心。只觉,人生平淡无争,清冷时不落悲意,欢喜时仍存静好。

    

    “更长烛明,奈此良夜何。于是博弈之事讲矣。”李清照,在金华安顿下来,多少情意随流光飞逝,当下一切已无所不好。只是夜长烛明,如此良夜又该怎样打发?她想起了博弈。

    

    闲时,李清照除了读书填词,余下时间皆用来饮酒赌博。年轻时,她痴迷博弈,甚至废寝忘食。因她天资聪颖,悟性高,且苦心钻研,故逢赌多赢。

    

    南渡之后,长物尽散,就连赌博的器具也在逃亡途中丢失。世俗之博具简陋不堪,唯一能让她嬉笑的只有打马。

    

    她不去赌坊,只与街巷小户的邻家聚集一处小赌,免去凄清长夜,消磨闲散光阴。赢得碎银,大家到街市上买酒,买小食,席上谈笑,倒也怡然尽兴。

    

    她喜博弈,且颇有研究,写下《打马赋》。借打马寄寓心志性情,以棋局比喻政局,行文精妙,用心良苦。

    

    “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且平生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可见词女未必都是凄凉之客,成日吟咏哀怨之音。她之聪慧,在这清淡人间,可谓应对自如。只是她精通那么多博弈方式,难逢对手,亦是曲高和寡。

    

    《打马赋》云:“打马爰兴,樗蒲遂废。实小道之上流,乃闺房之雅戏。”这是一篇精彩的骈文,与游戏博弈相关的作品,在历史上不可多见。

    

    易安居士喜打马游戏,并沉迷于此。在深闺中,便对博弈有所研究,后嫁与赵明诚,趁搜寻字画之际,与邻家女眷玩乐,赢得碎银,吃酒闲游,甚是痛快。

    

    她对历史上那些尽兴豪赌的人事,心存无限向往,奈何无缘一争高低。她亦怀高才雅量,愿做一个豁达明净之人,如古人气定神闲,从容淡定。她虽一介女流,填婉约的词,却博览群书,文词绝妙。

    

    旧时闺中女子,除了荡秋千,便是于花影下刺绣。多才之人,则通音律,能诗会画,闲暇时也以打马为乐。她们的人生,朴素无华,波澜不惊。

    

    想起幼时过年,村里柴门悠巷,草木青石一片喜气。吃了夜饭,男女聚于一堂,不说一年所得所失,亦不诉离合悲欢。拿着袋里的银钱,投骰子推牌九。牌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骨牌游戏,据说起源于宋代,今时民间依然盛行。

    

    虽是小赌,各人心中却十分在意,走得步步惊心。直到夜深人静,方草草散场,披霜戴露归家。赢了自是欣喜,输了亦不气恼。一年的光阴,恰如一场赌局,很快就过去了。

    

    夜里博弈怡情,白日则登高怀古,这位女子,哪怕纵身烟火,亦还会留一份诗意。她总是心思过重,又分明不肯悲春伤秋,把索然无味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绍兴五年春,她去了八咏楼,眺望南朝山河胜景,迤逦风光,心生感慨,作诗《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今时的她,早已风华尽失,似枯草衰杨,虽忧思故国,却再无力挽留什么。她说,江山留与后人愁,带着一种无奈的洒落。

    

    楼台耸立,离云很近,离天却很远。她素衣白裙,绾一简单发髻,斜插木钗,不饰珠玉,仍有一种顾盼风流。檐角的风,从唐朝吹来,宋朝的江山亦无差别,一样的渔樵人家,街巷阡陌。

    

    唐人杜牧有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么多的烟雨楼台,都成了历史遗迹,有去有留,有成有毁。放眼望去,天地辽阔,风云浩渺,人世间太过真实的东西,反而让人害怕失去。

    

    江山,便是一盘或聚或散的棋子,既是棋子,落在哪里,都改变不了残局。既更改不了宿命,那么且随它去。

    

    当下的生活,她是想要爱惜的,和人交好,与风相悦。可到底经历了太多,人生如戏,所有的平和安静,都被悲伤取代了。一个人赏花事,或饮薄酒,或日暮临风,又或寂夜剪灯,皆不免惆怅。

    

    又过了些日子,风雨来袭,落花铺径。这满地落红,像逝去的年华,又如过往的恩情爱意,何以被光阴摧残至此。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落花成泥,她人困倦,懒得梳头理妆。残春之景,与过往无异,只是物是人非。人生万事皆休,她努力巩固的心河,再次决堤,终泪流不止。

    

    都说双溪春光明丽,游人如织,她虽人老色衰,亦想泛舟赏景,看山光水色。疏烟几缕,往事低徊,怕这叶小舟,载不动,她内心无尽的忧愁。

    

    犹记当年李清照,还是亭亭少女,手执荷花,粉黛略施,亦可倾城。《诗经》里有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洛神赋》里有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延年歌》里有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李清照便是这样的女子,纵不是,于赵明诚眼中,她亦是独一无二的绝代佳人。她端雅温柔,乘着兰舟,在斑驳的花影下,千娇百媚。

    

    多少动人心魄的美好,皆被流光抛却,无影无踪。她已是斜阳里的风景,纵有一日,江山胜极,故土归来,也只能远远观望,再不可亲近,不能亲近。

    

    这千年万年修来的莲花身,丢了红珠钗、绿罗裙,又还剩下什么?她的明净清冽,她的浪漫多姿,在这红尘乱世里,全部交还给了岁月。

    

    我以为她会一直惆怅哀怨,她没有;我以为她会遁世离尘,她也没有。她随了时代的浪涛,行到哪儿,止到哪儿。这些年,她一直在流亡避乱,并没有深隐山林,而是跟着朝廷,东奔西走。

    

    并非不知疲惫,在她内心,始终期待,有一天可以与南宋君臣,回到梦里的汴京。她是宋朝的才女,怎能轻易败给红尘?活着的每一天,她都能屈能伸。

    

    在金华,喜悦多过悲愁,清宁洗去了浮躁。战火远离临安城时,亦是李清照与金华告别之日。背着行囊,登上小船,她竟依依难舍。

    

    长亭相送,终有一别。这座小城,有收容她视她作亲人的陈家,有与她朝夕相伴的街坊姐妹。乱世凡尘,真心实意的照应,于她,是恩宠。这跌宕起落的一生,还是留下了许多贵重的情意,让人难忘。

    

    又是山河晚秋,风日萧索,李清照乘船沿富春江顺流而下,心情比来时更为淡定。江流漫漫,水汽氤氲,天下山势皆是奇景,形态各异,却带给人惊叹与震撼。

    

    不几日,李清照回到了临安,挨着西湖,择了一清凉居所。这座城,有一种佛性,让人为之倾心,为之义无反顾,甚至能让她遗忘当年汴京之景。她却惧怕,自己的生命里,有这样的背叛。

    

    自此,她再也没有离开这座城,没有走出西湖。当年,苏小小说:“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癖。”可她到底不是江南女子,这里的山光水色,会对她一往情深,护她地老天荒吗?

    

    山河有信,人间多情,也许固执地守着这座城,大宋的河山,会一点一点地收复。她只是迁徙到此的燕子,但求有枝可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