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习近平指出,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打造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推进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
打造“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双轮驱动。2008年、2012年,中央相继启动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两项重大人才工程,统筹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着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其中,“千人计划”主要面向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用5—10年的时间,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有重点地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万人计划”立足国内培养支持高层次人才,全称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两项人才工程是我国规格最高、层级最高的“国字号”人才工程,堪称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的姊妹篇。
习近平高度重视“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组织实施。早在2010年7月29日,他在北戴河看望“千人计划”入选专家代表时就强调,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资源。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更好地发挥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的作用。习近平指出,实施“千人计划”,加快从海外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层次人才,是顺应世界科技进步、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壮大我国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实施效果显著,得到广泛认可。截至2015年4月,“千人计划”分11批引进了4841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大量发达国家的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尖科技领军人才。入选者主要来自美、英、德、日、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这些入选者,有的研究水平居于国际前沿,有的掌握转化和产业化成熟度较高的科技成果、自主专利,有的具有丰富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还有些入选者是40岁以下的青年拔尖人才,发展潜力巨大。“万人计划”进展顺利,截至2014年4月,已经入选819人。
内育“永久”、招回“飞鸽”、外引“凤凰”,我国人才工作用事业引才聚才,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拓展空间。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引领下,各地各部门纷纷制定各类人才计划,积极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和政策创新。例如,北京市组织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由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和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共4个部分构成。湖北省为加强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组织实施了“楚天学者计划”。陕西省启动实施省级层面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重点支持1500名各领域现有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实施“双百千万”人才计划,已培养选拔804名省级各类优秀人才,引导了大批优秀人才向现代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农村建设、社会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集聚。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了阿拉伯语人才培养工程,与阿联酋迪拜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选派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赴发达地区、阿拉伯国家进行中长期培训。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对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人才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中央组织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2012—2020年,每年引导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三区”工作或提供服务;每年支持“三区”培养5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央组织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计划,每年从西部欠发达地区科研生产一线选派大量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骨干到内地培训研修。中央组织部和共青团中央组织博士服务团,根据“按需选派、人岗相适、突出服务、兼顾锻炼”的原则,到西部地区开展服务锻炼。这些措施对于推动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明确要求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以更灵活的政策支持、更完善的管理机制、更宽松的创新环境,引进用好各类高层次人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进一步发挥好重大人才工程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高端引领作用。
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状况是一个国家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以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破解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当前,我国很多领域尚处在世界科技创新的“跟跑”地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成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大“短板”。这就要求我们瞄准急需紧缺人才,大力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
除了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外,习近平还多次强调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在他看来,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大国。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人才队伍的基础应该是技工,只有人才团队中既有技工、技师,又有工程师、发明家,实业方面才不会泡沫化。现在我国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更有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处于失业状态,与此同时企业的“技师荒”现象却十分严重,技能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向产业链高端攀登的一大瓶颈。对此,国务院于2014年6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专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