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魏王毒计
张玄素拜道:“正是,太子刚刚作的诗。”
说着,张玄素将抄录的手稿呈递上去。
李世民接了,马上摊开在案上,房玄龄三人迅速围拢过来。
李承乾会作诗,这特么见鬼了,他们不相信。
看着纸上的诗文,房玄龄不自觉地吟诵起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嘶...
李世民心中也默念了一遍,感觉这首诗看起平常,却有一股子田园风。
贞观时期的诗文多以豪放洒脱为特点,这种田园诗尚未出现。
看了这首诗,就好比吃惯了大鱼大肉,突然尝到了水果,妙不可言。
“好诗啊。”
民部尚书唐俭惊讶道。
他不明白,前天胡闹的太子,今天就会作诗?
李世民又看了另外两首诗,心中又是一番赞叹。
“左庶子,这真是太子作的诗。”
李世民目光如炬,灼灼地盯着张玄素,似乎要看穿一切谎言。
张玄素面不改色,回道:“千真万确,绝无半句虚言。”
“太子作诗的时候,崇文馆学士都在,他们可以作证。”
嘶...
李世民不喜反忧,心中转过无数念头。
李世民的反应让张玄素颇为失望,本以为李世民会大大地夸奖一番,没想到神色凝重,似乎在想什么大事。
房玄龄却赞叹不已,说三首绝句都是上乘佳作。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不错,左庶子教导太子有方,朕将赏赐,退下吧。”
张玄素拜了一拜,悻悻地退出了两仪殿。
此行本想在李世民面前秀一把,没想到李世民态度这么冷淡。
张玄素走后,李世民小心把诗文收了,然后继续安排赈灾事宜。
....
延康坊,魏王府。
文学馆里,魏王李泰正在和司马苏勖讨论诗文。
里面还有其他文人学士,其中一个样貌清秀、皮肤白皙,举止风雅,此人是著作郎萧德言。
著作郎是中书省的官员,负责文史、图书修撰,也包括朝廷文书、诏令的起草,妥妥的文学之士。
“近日弘文馆来了一个学士,此人名叫上官仪,所作诗文都为上乘。”
司马苏勖说起了弘文馆的一个新人。
弘文馆是李世民手下的场子,聚集了整个大唐最优秀的文人士子。
著作郎萧德言说道:“不错,下官与其有一面之缘,也拜读过此人的诗文,十分精致典雅。”
魏王李泰见萧德言如此称赞,说道:“著作郎都说好,那此人的诗文定然是好的。”
“不知道你们能否引荐,最好将其拉拢到文学馆来,为本王助威。”
以前李承乾胡作非为,又是瘸腿又不能修炼,李泰感觉自己稳坐钓鱼船,丝毫不慌。
现在不一样了,李承乾腿脚好了,修炼出了霸龙武气,还能引经据典怼自己。
魏王李泰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论修为,李承乾死死压制李泰,霸龙武气为何称为霸龙,就是因为霸道无比,镇压一切。
武道修炼没法比,只能比文名。
在文道上,李泰有自信碾压李承乾。
著作郎萧德言说道:“下官早就和上官仪说过此事,他也正有此意,很想结交魏王殿下。”
这个上官仪也是个名利心极强的人,魏王李泰名声在外,他也有意巴结。
李泰大喜道:“如此甚好,你早早为本王引荐。”
著作郎萧德言笑道:“下官领命。”
正说着,一个学士匆匆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
“魏王殿下,方才宫中传出三首绝句,据说是太子所做,皇上和左仆射大为赞赏。”
魏王李泰脸色僵住了...太子作诗?李世民和房玄龄大为赞赏?
这...
“哈哈哈...”
房间里沉寂了半天,然后爆出一阵哄笑声。
司马苏勖和著作郎萧德言笑得前俯后仰,魏王李泰身体肥胖,笑得肚皮起伏,衣服不停地颤抖,文学馆内其他学士也是笑出了眼泪。
“太子能作诗,公鸡能下蛋。”
“滑稽,滑天下之大稽。”
“太子若能作诗,三岁孩童也能中进士了。”
“这是我今年听到最好笑的笑话。”
司马苏勖扶着桌子笑道:“大胆,竟敢戏弄魏王。”
著作郎萧德言笑道:“罢了罢了,不过是玩笑而已,能博魏王一笑,也是功劳。”
魏王李泰拍着肥大的肚皮笑道:“无事无事,你这笑话,让本王心情好了许多。”
“太子能作诗,哈哈哈...”
文学馆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那个学士尴尬地站在原地,手里捧着一张纸,认真地说道:“真的是太子作的诗文,由左庶子张玄素在两仪殿内呈递给皇上的。”
这学士说得如此认真,不像是玩笑之语。
司马苏勖停止了嘲笑,站起身来接了诗稿,然后认真看了看,脸上戏谑的神色转为震惊。
“怎么了?”
著作郎萧德言问道。
司马苏勖马上将诗稿递给魏王李泰,说道:“魏王殿下,您看这...”
李泰挪动胖大的身子,拿起诗稿念了一遍,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这真是太子所作?”
李泰惊讶道。
李泰念完,整个文学馆都安静下来了。
学士认真地说道:“确实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据说是太子所作。”
魏王李泰一脸便秘的表情,他很难受。
昨天李承乾治好了双腿,练成了霸龙武气,今天又会写诗,而且写得很好。
这特么的...李承乾成仙了!
“这三首绝句都是佳作,怎么可能是太子作出来的。”
“我看是崇文馆的那帮人欺君。”
“对,应该是崇文馆的那帮人作出了好诗,然后冒充。”
司马苏勖点点头,说道:“魏王,下官也是这么认为,这作诗不是一日之功,太子以前根本不会,如何突然就会了?这不合情理。”
著作郎萧德言也说道:“不错,我看是崇文馆那帮人故意为太子造势。”
别人写了好诗,自己拿过去假装自己的,这样事情,李泰也干过。
魏王李泰一拍桌子,怒道:“这个太子,竟敢欺骗父皇,我要参他一本,这是欺君之罪!”
文学馆的学士纷纷附和,认为应该参一本。
司马苏勖却说道:“魏王殿下,下官有更好的计策。”
李泰问道:“说来听听。”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