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2章 乱世将起
董卓想了很长时间,最后非常疲惫地说道:“我也知道迁都不好,但我气啊,我心里这口气咽不下去啊。”
“洛阳的门阀士人四处造谣,说我要迁都,我这罪名算是背定了。我现在就算是西迁天子,但在他们的嘴里,和迁都又有什么区别如果平叛打赢了,我继续执掌权柄,把天子和朝廷再迁回来,或许还有洗清罪名的机会。但我现在根本看不到打赢的可能,我更看不到回迁天子和朝廷的机会。这一去,我们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现在的形势你们也清楚,我们没钱,粮食也不多,十余万大军没钱没粮怎么打仗长安修建宫殿要钱,西迁天子和朝廷要钱。目前大军驻守关隘和城池还能对付,但一旦开仗我们就难以为继了,所以这西迁之计必须要立即开始。我们要把关东的每一个钱,每一粒粮食都收到库里来。理由是什么西迁天子和朝廷需要这么做吗只有迁都才是最好的理由。”
“我们能击败叛军吗也许可以,他们毕竟兵力分散,各人心怀鬼胎,一盘散沙而已。但我们能控制所有的州郡吗这显然不可能。他们是门阀世家,有成千上万的门生故吏,即使败了,他们还可以各自回到州郡继续和我们为敌。我们呢我们有这么大的力量到各地去平叛吗这显然也是不可能,最起码这几年不可能。我们无论打哪一个,其他地方都会支援,我们打不赢的。”柏渡亿下潶演歌馆砍嘴新章l节
“士人的力量远远比我们强大,即使是袁隗一个人的实力,也比我董卓厉害。而且这些反叛的士人不是白痴,他们知道顺从我迟早都会死,所以分化也好,让他们自相残杀也好,最后他们都不会回到洛阳。”
“除非我们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消灭所有的人。但这需要时间,我已经六十岁了,活不了多久了。如果我像李翊那么年轻,我手中有李翊那么强大的实力,我或许可以办到。所以我要迁都,我要把他们逼得想不打都不行。大汉社稷倾覆在即,这些自以为是的大汉中流砥柱敢不舍命相救”
“李翊拿出先帝遗诏的目的是什么帮我们吗绝对不是。骠骑大将军帮我们,等于是和大汉国的士人们公然决裂,等于给北疆的未来插上一把锋利的长剑,李翊不会愚蠢到这种地步。”
“北疆这几年要想平安度过危机,最需要的就是门阀和士人的帮助。李翊率领六千亲卫铁骑南下干什么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想趁机杀掉我,由他军来控制洛阳,稳定局面。杀掉我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和叛军联合攻陷洛阳,可以和洛阳的士人联手发动兵变。其次就是维持一个僵持局面,既阻止我攻击叛军,也阻止叛军攻击我。只要双方不打仗,大汉即使危机重重,北疆也不会出事。但时间一长,叛军的力量就会逐渐增加,而我的处境却越来越艰难,最后我们钱粮断绝,唯有西退长安而已。所以我要迁都,我要逼着李翊速速南下,我要逼着他和我联手,然后我们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攻击叛军,杀尽叛逆。”
李儒和田仪惊愣无语。
“如果骠骑大将军坚决不出兵,主公将如何应对”田仪忐忑不安地问道。
“我就一把火把洛阳烧了。”董卓大笑起来,笑声凄凉而无奈,“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反正我已经背下了恶名,也不在乎多背几个,我把洛阳烧了,大家玉石俱焚。”
正月十五,相国董卓奏请天子,迁都长安。
同一议上,董卓宣布了迁都具体事宜。
众臣激烈反对,朝议一度陷入僵局。
太傅袁隗闻讯之后,立刻抱病上朝,大骂董卓为祸国之奸臣。
董卓不为所动,坚持己见。
董卓说:“今世上有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西头那个汉当然是指高祖皇帝立都长安,而东头那个汉肯定是指光武皇帝立都洛阳。至于鹿走入长安,当然是指要迁都长安,以保无虞了。高祖皇帝建都长安,共历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阳,到现在也是十一世了,从时间上来说,恰恰合适。”
“过去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建都于长安和洛阳,结果创下了不朽功绩,建下了大汉四。”袁隗说道,“我本来不想把你扯进来,但大汉社稷倾覆在即,你如果还不为国效力,那你念书读经干什么你是前太尉张延之子,从不受辟为官,和朝廷又向来没有牵连,现在也只有你这种身份的人才能走出洛阳城。我需要你的帮助,你知道吗”
张范苦笑点头。此时此刻,也由不得他推辞了。张范接过皂囊,小心翼翼地贴身放好,然后拜别袁隗:“太傅请多保重。”
袁隗爱怜地摸摸他的头,凄凉笑道:“我一直很喜欢你,过去我打算招你为婿,但你不答应,为此我一直都很遗憾。现在看来你是对的,如果今天你是我的女婿,这份先帝遗诏就送不出去了。今日一别,你我从此相见无期,你自己多多保重吧。”
张范心里一酸,眼眶顿时就红了。
“我老了,不行了,我很快就要到九泉下和你父亲喝喝酒、下下棋了。大汉社稷的兴亡,就看你们了。”袁隗挥手说道,“你快走吧,越快越好,迟恐不及。”
张范转身离去,泪水霎时模糊了双眼。
天子下旨转拜皇甫嵩为尚书,其子中郎将皇甫鸿被拜汉安都护。
皇甫嵩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和盖勋回京。长史梁衍和从子皇甫郦极力劝阻,皇甫嵩执意不从。
皇甫嵩说:“如果你们不愿意随我回京,就到北疆去。我有一封信要给骠骑大将军,你们给我送去。”
正月下,皇甫嵩回到京城后,董卓立即把他抓了起来。盖勋苦苦求情。董卓笑道:“元固,你是不是糊涂了我怎么会杀义真我感激他还来不及,怎么会杀他我现在把他抓到牢里是为他好,你难道不懂”
盖勋想想也是,自己是急糊涂了。董卓现在杀他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动摇了军心。北军里,包括许多西凉兵将,许多都是皇甫嵩亲手带过的,杀了他,纯粹是没事找事,而且董卓现在也没有理由杀皇甫嵩。如果随便找个借口把他杀了,不但增加董卓的恶名,而且还会激怒关中的门阀世家。皇甫世家在关中、在西凉,那可是炙手可热的门阀,影响力非常大。
皇甫嵩没有背叛天子和朝廷,却背叛了对他寄予厚望的京中门阀。此时京中非常混乱,这些人完全有可能杀了皇甫嵩,然后嫁祸给董卓。董卓虽然自己不想杀皇甫嵩,但他也不想替别人背这个锅。未完待续。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