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驭军
“为将者眼里可以只有沙场心中所思可以只是如何来克敌制胜但要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你就必须要知道要赢一场仗兵法智谋固然重要然则更重要的却还是一些战场之外的东西。”
刘子方周身一震隐隐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抬起头望着赵匡胤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赵匡胤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也不由得微微点头开口说道:“没错打仗有时要得不止是军心士气不止是血战沙场打仗有时打的是朝堂大局有时打的是粮草军饷当个方面将军可心把眼睛只盯在眼前的战场上可以只想着要怎么去赢然而你如果想当一个象岳飞、刘琦那样的大帅那你要听、要看、要考量的就有着更多更多的东西就象眼前!”
“眼前?”刘子方听得赵匡胤所言字字句句都是说中了自己心中原本隐隐觉察但又自一直想不明白的东西不由得一时有如醍壶灌顶却又是一身冷汗。
“是眼前”赵匡胤微微一笑:“现在的这一局非关乎一时一地之胜负甚至关乎我大宋与北方亿兆生民安危祸福其间牵涉千丝万缕你一时想不明白可以慢慢想慢慢看但仅就方才你所提的谋划来说就是不切实际若真的依你之言只怕我军难逃覆亡之祸乃至女真铁骑趁关隘大开之便长驱直入动摇大宋国本都有可能你现在可明白了?”
“是”刘子方抬起头来已是满头大汗淋漓:“驻防守军与几位大帅所领的左近军队各有职守各有主管有些归属地方经略之司有些归属京司直管虽然圣上一道旨令自可调得动我大宋任何军队然而各部之间不相统属纵然立时奉令而动却也自是难以如臂使掌同步一致其间必有拖沓杂乱之处而眼下女真大军虽然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却是总体实力未失只要一旦让他们觑准了空虚甚至探明了虚实不但可以借机脱困而出更是可能挟愤反扑这临近驻军尽是步卒移防不便一旦……一旦……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末将……末将实在是太莽撞了!”
赵匡胤轻轻颔口中却是说道:“这只是其一。”
“其一?”刘子方皱起眉头:“末将愚顿请陛下开示!”
赵匡胤轻轻一笑眼光移向那正深伏于山谷各处直若溶入了这片天地之间的那些宋军战士悠然开口道:“你觉得朕这番初至军中便自以五十人空袭女真大军先锋尔后以如此弱势之军尤自分军两路诱敌深入可谓从头开始就刻意走的是险中之险的路数却是为了什么?”
刘子方微微一愕赵匡胤此次以帝王之尊所行的却几乎都是以命搏命的险招固然让他们这些久历戎行的将领也都为之一时瞠目结舌然则事实却也证明这位皇帝大帅的运筹帷幄招招精步步算无一子失着之处却是早已令得他们由惊讶而转为满腔的钦佩。[]
自来用兵以正合以奇胜现下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位皇帝大帅的兵行险招确是算无遗策那在如此强弱悬殊的情况之下以险招求胜实在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是以他初听得赵匡胤此问却是不由得愣了一愣。
只是他现在已经隐隐知道皇帝大帅今夜似是有意传授自己幍略兵法详加思索之下蓦然心头明悟抬起头来却已是一脸恍然:“原来……”
“不错”赵匡胤颔微笑:“朕这次兵行险着虽然是审时度势而定下的战略然则却也是想看看究竟这些军士的质素达到怎样一个地步究竟这些军士的极限在哪里。”
他抬头望着这茫茫山谷淡笑道:“你虽出身行伍但也应当听过纸上谈兵的故事昔日赵括深精于兵法幍略朕曾读过他的几篇谋划策论确也算得上是奇谋百出并不尽是传说中那无能之辈然则一旦真正临敌对阵却是处处挚肘方寸大乱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他只知兵法却是不懂用兵。”
“能运筹帷幄以奇谋妙计克敌制胜固然是为将之道然而无论谋划再细计策再高种种布置终究还是需要由每一个军士本身来执行而其间的任一个疏失都有可能使得全盘谋划尽付东流甚至胜负之势顷刻易手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刘子方心下虽是已经隐隐猜到但却终究不如赵匡胤说的如此清楚明白细思从来一时间不由得说不出话来。
赵匡胤负手独立心下亦自想起了许多事情。
他是弓马皇帝自刀枪林中起身自是明白用兵之道要之处尚不在于如何出谋划策而更是要懂得要如何统将驭兵。
作战如奕棋沙场就是一个大棋盘两军战士自然应该是棋子。
然而问题就在于军士却又不仅仅是棋子从道理上讲他们自然应当惟军令事从令行禁止但却没有人能否认与此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或怯懦或英勇或机敏或鲁顿而他们对于将领的颁下军令的每一分理解的不同每一次执行的差池都有可能影响得到整个战局。
真正的统帅即要能人尽其材根据军士们不同的特性划分出不同的职守又要能懂得规整驭下将所有的军士按照需要的规则训成一支如臂使掌的铁军。
以往的前代名将也都懂得根据不同地域军士之特性约束规整关西大汉山东豪强各有各不同的治军风格然则如此一来固然可以使得将领与兵士之间默契无间但这样一来却也容易使得那些将领与帐下军士之间相互之间的依赖性过大一旦换了支将领治下换了些兵或者那些军士换了统兵大将则又要有一番重新适应重新磨合的过程其间稍有偏差则往往一支无敌铁军却也就此战力全消反是成了一支孱弱不堪的军队。
而若是任由将领长期带领着手下的子弟兵一则将领终究也会老去不利换代二则长期统军容易使得治下军士只知有将不知有君如晚唐之际的藩镇之乱便有一大部分是因此而起。
赵匡胤出身行伍对于其间这一情状其间的弊端可谓了若指掌是以他在定都立国之后便自订下制度务实将无常将兵无常兵其原本的用意是希望让治下的大将能够适应不同不同特征、不同地域的军士而那些军士也能够适应不同将领的不同统驭风格只可惜尔兵事起仓促他尚未来得及将这一层意思分说明白而后世之君虽则将他的这一制度承袭了下来却是只以为这是君王防范武将的用意之一赵匡胤的本意是要这些将领将不同风格的军士都自训练规整然则后世之君出于防范之意却是每每只见这些将领与治下军士间默契将成之时便急急将之调离了开去一来二去竟是使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临敌之时非但不能上下一心策应自如反是沟通不畅乱相横生在敌军未曾打到之前多半已然先行乱了阵脚。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