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将韩信
金寻古走了几日,路上饥民越来越多,所带盘缠也略剩无几,走到一茶肆,金寻古喝了杯茶,向那伙计打听去汉中之路,那伙计听了后,问道:“客官不是说笑吧,汉王已烧栈道,此去汉中的道路已毁。”金寻古早知此事,不是有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栈道肯定被毁了,他只是不知这陈仓在哪里,所以便问那伙计,那伙计接着说道:“真不知你去那汉中干什么,那不毛之地,听说每天逃跑的士兵不下百人。”
金寻古不再言语,心想只有靠时空通讯仪上的地图了,不知有没有陈仓这隐秘道路的精确方位。邻座的一个青年人走了过来,问他道:“兄台可是要去汉中。”金寻古打量着那年轻人,只见他面相儒雅,身形壮实,只是眉宇间颇有落魄之感。金寻古正要回答,却听有人叫道:“偷马贼,偷马贼!”
金寻古见有人正牵自己的马,心中一惊,心想马被偷走了没什么,可马上的包裹里还放着很多电池,想要去追已然来不及。谁知那青年的反应比自己快上好几分,一个箭步跳上马背,同那偷马贼在马背上搏斗起来,那偷马贼不敌翻身下马背,踉跄了几步逃走了。
那青年帮金寻古牵回马来,金寻古见马回来了,心中对那青年很是感激。那青年将马缰递给金寻古,对他说道:“兄台既然要去汉中,可否一起上路。”金寻古欣然应允,两人便结伴同行,路上金寻古问那青年:“那偷马贼动作如此迅速熟练,我都没有反应过来,兄台何以反应如此迅速。”那青年笑道:“不瞒兄台说,韩某的马就是这样让人偷走的,韩某一直留心着你的马,因此反应才比兄台迅速。”
金寻古心想原来如此,听他自称韩某,于是顺口问道:“兄台可是大将韩信?”问完后,才想到问漏了嘴。韩信很是惊讶,问道:“韩某并未自报姓名,兄台何以得知,韩某只是项王帐下的执戟郎中,兄台何以称韩某为‘大将’。”金寻古听他说的垂头丧气,也不知自己如何圆谎,心想说了就索性说到底,勉励他道:“你和我一起去投汉王是投对了,不出半年就会当上大将。”
韩信所受挫折无数,在项羽帐下又是冷遇连连,居然听到有人这样称赞自己,登时如遇知己之感,说道:“韩信漂泊半生,这位大哥竟是如此看得起在下,还不知大哥姓名是什么,家乡在哪里。”金寻古见他帮自己夺回马后,更生好感,于是说道:“在下金寻古,家乡在淮阴。”韩信听了后,很是惊讶,问道:“金大哥家乡也在淮阴,和自己是同乡。”两人相视一笑,彼此更是亲近。
韩信问金寻古:“大哥说小弟不出半年当上大将可有依据。”金寻古也不知怎么回答,想起在时空总署上历史课时一位教授的言语,于是照原话说道:“这个项羽吗,武艺惊人,勇冠三军,占一个‘勇’字,汉王刘邦善于用人,虽不及项羽英勇,但城府颇深,占个‘厚’字,‘勇’即是‘进’,‘进’即是‘拒’,‘厚’即是‘退’,‘退’即是‘纳’,所以说贤弟投汉王算是投对了。”
韩信听了后,愣了半响,说道:“闻大哥一席话,胜读十年兵书,韩信算是明白了。”其实金寻古还听那位教授说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道理,只是不便明说,项羽一生都在打胜仗,要他韩信是打胜仗,不要他韩信还是打胜仗,何必多此一举用个政见方法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呢。
金寻古知韩信兵法厉害,向他讨教兵法,韩信说出兵法要旨:“用兵之道,关键在于一个‘奇’字,古来能打胜仗的莫不在此,像项羽那样一味的依靠武力,刚极易折,如果碰到了直来直往的也就罢了,但要是碰到会排兵布阵的该怎么办?”金寻古不知他说的会排兵布阵的是否指的是自己,就这样牵着马,和韩信且聊且行。
两人行到天黑,金寻古问韩信:“进入汉中的栈道已毁,贤弟可知陈仓故道在哪里?”韩信回答道:“陈仓故道在哪里,恕小弟不知。”金寻古心想历史上不是韩信用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才平定三秦的吗,怎么他连陈仓故道在哪里都不知,看来时空错乱机果然搅乱了历史。
两人行至一处荒郊,韩信找了个地方和衣睡了,金寻古看他睡着了,从马上拿出几节电池,藏在身上,以防马再被人偷走,电池全部丢失。他打开时空通讯仪开始搜索陈仓故道的方位,搜索了半天才找到。此时已到了中夜,金寻古牢记地形后,也找了个地方躺下休息了。他见韩信嘴角发笑,似乎正做着当上大将指挥千军万马的好梦。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