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豆丁小儿读书事 上

下载APP

第2章 豆丁小儿读书事 上

  此时的京都是新汉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国际性大都市之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种和肤色、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不同的贸易和商品在这里汇聚、交融和传播,形成了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和传播的中心。

    城里坊区内都建有规模庞大的市场:北市、西市和南市。南市以经营日常商品为主,在三个市中规模最大,最繁华时商户有三四千家。各类重要商品如金、银、珠宝、瓷器、皮毛、丝绸等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南市,再从这里发送到全国各地乃至西域、朝鲜、日本等地。这三个市场,汇集了整个帝国乃至整个已知文明世界的商品。波斯的地毯,阿拉伯的香料堆列在货栈里,塞外的马匹、金发碧眼的女奴在这里标价出|售,丝绸布帛堆积如山。帝国的财富在洛阳城的市场里展示给各国的商人,让他们惊叹的同时也羡慕异常。

    京都的街道宽广整齐,构成了一种略嫌呆板的恢弘格局。街道最长的有三公里,街宽约四十米,分成三部分,左右两条是供老百姓行走的,中间那条道则是御道,供皇帝和高级公仆使用。京都城的街道东西、南北的干道各五条,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许多辅助街道,这些街道把城市划分成一个个坊,每个坊都有城墙,有门,到了晚上要关门,据说是为了防贼。新汉朝城市街道总是方方正正,把城市弄得想一块被切的很齐整的大豆腐,显的很不自然。这样的城市让人觉得完全是被认为规划出来的,自然长成的城市不能那么匀称。

    荣国府为一正两厢鹿顶钻山形式的多进四合院。整个府邸分中、东、西三路,各路均为五进四合院。中路依次是荣府大门、外仪门、向南大厅、内仪厅、荣禧堂、后围房,为贾政公务院,采用了庄重的宫廷式彩绘,东西两路为内宅院,采用了明快的苏式彩绘,室内落地花罩典雅气派,古典式家具精美华贵;西路有西角门、垂花门、大理石屏风穿堂、贾母花厅、贾母正房、荣庆堂、凤姐院;东路是贾赦院王夫人院、东小院。后面游廊围房有着房间二百一十二间,是丫鬟、婆子、家仆们住的地方。其中贾母花厅是贾母赏花,赏月,听书,看戏及宴请宾客,为儿孙们做生日的地方。

    荣国府有两个小型花园,东花园和西花园。东花园在贾政书房东面。院内除栽各种各色花卉外,还有两池竹子。这些竹子蓊郁葱茏,是那样的丛密,还如一堆绿色的火焰。细细的劲拔的竹枝,竿竿挺直,像是一枝枝的大笔,在天地之间,以青绿的颜色,写出正,真的定义。而那一片片疏疏的,翻飞的叶子,像是一只只绿色的小鸟,是古人词句中的翠禽,尖尖的喙上,衔着的是永恒的春天。远远看来这两池竹子,更像是巨型笙簧,谱出一支动人的壮丽的歌,是那大自然的心声。更展现了“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富丽堂皇。

    贾环,别名环哥儿、环三爷。另一世界中本为《红楼梦》书中人物,同贾宝玉为同父异母的弟弟,其母为贾政之妾赵姨娘。可在这新汉朝,贾环并非虚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同时,他的家源身世也一如《红楼梦》中所述,无半点偏差。

    要说此贾环非彼贾环也对。因现在的贾环自记事起就带有一份离奇的记忆,一份本不该属于他的记忆。按贾环现在的语气来说,记忆中的世界有着数不清的高楼大夏;以及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钢铁怪兽……根本无法一一表述,似梦非梦。

    说是梦吧,那些稀奇古怪的小物件,又是那样的真实。前些时候,因掏鸟窝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这一摔可真够狠的,直接把头给碰破了,休养了一个多月方见好。奇怪的是,这次好了后,脑海中的那些记忆,更是印象深刻,甚至是连一些物件的名字也叫得出来:水泥、骨瓷、香皂等等……

    难以言明的是,贾环记起了自己的另一个名字——秦凡。记忆中的秦凡出生在另一个世界的医学世家,祖上三代都是医生。中医是秦凡的家学,西医是后来他攻读的学科。这样的熏陶下,让秦凡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在一所大医院担任主任教授,每天就奔着他来寻医问药的病患是滔滔不绝。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的途中,他发生了车祸,秦凡的记忆也到此为止。

    这是二世为人吗?贾环按着记忆的说法是“穿越”;按着现在的观点又是“鬼上身”了。不论是哪一种,他都清楚的明白,这将是自己终身的秘密,绝不可对人言。否则,等待他的将不是什么万众瞩目、敬仰的场面,相反很有可能是“烤猪”的待遇。

    一个人自小就有着一份离奇的记忆或是经历,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自制力稍差的人,很有可能会直接疯掉。因为他混乱的思绪中很难分辩孰真孰假,从而产生幻听幻觉,最后精神失常。自制力太好的人呢?又会有孤僻、不合群的倾向,继而离尘避世。

    贾环好就好在本身就是一个医者,知道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在更多的时候,是按着活在当下的主观意识来对待潜意识,只是把那一份记忆当成是前世的生活,这一世的他只是忘了喝那一碗“孟婆汤”而产生了后遗症。

    年方五岁的贾环长得并不难看,剑眉星目的小孩子非常可爱。可是这样貌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因为他是姨娘所生,而不被老太太、太太们所喜,周围的丫鬟、婆子、家仆对他也多是厌恶。有时他静下心来寻思:不懂尊重和珍惜他的,他又何必过分在意……

    贾环自那份记忆被唤醒后,他开始探知这个世界的事物。慢慢的一个事实让他哭笑不得:身处“红楼异世”之中。《红楼梦》贾环在上一世怎么会没有看过呢?不是有着“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名句吗?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故事的主线,多条暗线交织,勾勒了一个以贾家为主体背景的整个社会蓝图,其间兴衰际遇,悲欢离合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死过一次的贾环,真的不想稀里糊涂再死一次。细细思量后,他决定为人低调些、处处显得与世无争些,尽量不去刺激那些主事者的神经,做一个别人眼中的“小冻猫”。由于贾环的转变,荣宁二府的人轻易也不会去招惹他。就说他那位泼辣的姨娘,仗着贾政的宠爱,也不是一般人敢于无视的。因此导致了贾环基本上没什么朋友,更显的孤僻。

    目前在贾环身边、让他感到温暖的无非就是三个人。一个是亲娘赵姨娘,芳龄二十有四,身材娇俏,肤色雪白,高鼻大眼,整个人看起来显得活泼,有股精气神,如果只是看外表的话,这绝对是让男人着迷的尤物。一个是奶娘宋嬷嬷,大约三十岁上下,长相一般,或许是职业关系,胸前那可是波涛汹涌。再一个就是他的舅舅赵国基,人称木葫芦,也是贾府的奴仆,时常会带着贾环顽闹,只是不怎么爱说话。

    贾环低调、藏拙、忍让是为了时下的生活状况,等待则是希望可以有脱离贾府的机会,他可不想和这些人一起沉沦。也从不认为比别人多了一份记忆就是个救世主,他很清楚自己根本办不到、也做不了什么,反而对府外的世界和生活尤为向往。

    豆丁点大的贾环能做什么呢?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先以读书为主。虽然古文繁字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上一世的医学古方也不是白学的,可对这一世的人文历史还是一无所知啊?更何况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皓首穷经,更是古时知识分子孜孜以求,并引以为荣的人生盛事。多读点书,多知道些事总不是什么坏事吧。

    话说汉兴五年,端午节刚刚过去。夏日的早晨,贾环从不敢奢睡,唯恐耽搁了每日给贾母、贾政、王夫人请安的时分。虽说不招人待见,但是也不能给人说闲话的理由是不?贾环匆匆在赵姨娘处吃过一些早点,就由宋嬷嬷领着往贾母的院子走去。

    此时贾母正与新过门的孙媳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春姊妹一处顽笑,闻听房外的丫鬟喊道:“环哥儿来了!”随口便说道:“出去告诉环哥儿,我这里不得闲,叫他不用进来,在外头行了礼,就给老爷、太太请安去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