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学堂闹心逛书楼 上
转眼,到了二月十五。
这天,早早的贾环带着舅舅赵国基、小厮钱槐往义学堂走去。一路上,他的耳边都似乎还回响着赵姨娘的话语。
“环儿,今天开始你就要去学堂读书了,你也读了些时候,娘也不知你读的怎么样,所以也从不敢在老爷面前提,但是如果在学堂读的不好,老爷知道了可是要打板子的啊!另外,你舅舅赵国基和表兄钱槐以后就都跟在你身边了,不论去哪里都得由他们照看着知道么?……”
贾环对于这个姓钱名槐的表兄是怎么来的,特意的问了一下:原来赵姨娘在赵国基之外另有个大兄弟叫赵国华,入赘到钱家,生了儿子叫钱槐,只是这几年两家走动比较少。
贾环想来:这个素日不见的大舅赵国华为什么会“入赘”呢?估计是一个比较懂得钻营取舍的人,自然是因为钱家比赵家活的体面。可既然这几年都不走动了,为何今日又把钱槐推到自己身边来?想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可能了,为了上位!
虽说,贾环目前在贾家是没什么位置,但是主子总是主子,等他长大了不论如何也有一官半职的吧。而一般小厮要经过严格挑选才能跟少爷们上学,不机灵的肯定派不上,只能干体力活,比如扫院子,挑水。但钱槐因为是赵姨娘的内侄,直接就做了贾环的小厮,将来贾环自立门户,这就是有功之臣了,得到重用的机会远远大于其他小厮,这也不失为一条门路是不?
对于这里面的门门道道,贾环想明白了又觉得头痛。这钱槐也就十一二岁的年纪,长得倒是一股机灵劲,小小年纪就很会说些好听的话语,这一路上但凡遇见打招呼的人便说:“我家三爷什么什么的……”直把贾环夸成一个是文曲星、小神童之类人物,让人听得鸡皮疙瘩阵阵冒起……
贾环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方跟他说道:“钱大哥,你以后能不能不要这样说,听得我脸皮怪臊的!如果你真的管不住你的嘴,你就回去吧,有舅舅跟着我就行了!”
钱槐听了,立马就感觉贾环对自己刚刚所为反感了,连忙陪笑道:“别介啊,三爷,小的听你的,再不多嘴了,你说怎样便怎样如何?”
贾环板着脸说道:“也不要你怎么样,好好的做事,别只是口上说就行,一句话,多做事,少说话!”
钱槐叠声应道:“是是是!三爷说的是!”
自此,贾环的耳边总算是清静下来了。来到学堂把便贾政的信交给了贾代儒,行了拜师礼,这上学的事也就成了。
贾代儒是贾府中“代”字辈的长者,一生以儒学耆宿自称,但论仕途上的成就,他还不如晚年才得以中举的“范进”,充其量贾代儒到老也才是个秀才或童生的身份,贾代儒又不是贾家的嫡系,想做官没有象贾赦、贾珍等人世袭的可能,也没有象贾政凭关系令皇帝令眼相看弄个“员外郎”之类官员的机会,因为没有考上举人,他一生落魄,勉强当个贾府义学的校长兼教师,恐怕也是贾府族人照顾他的结果。因为人们认为他的学问也只是“中平”。
贾环记得他这个老师人生有三大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贾代儒是贾府中“代”字辈的长者,一生以儒学耆宿自称。为人方正而迂腐,生活不信,最后落得个老来无靠!实让人可怜……
这第一天的上学经历,绝对是贾环不想说的。学堂上贾代儒照本宣科念完他要说的话,就一个个布置了课业,而后便转身离去。任由学子们像市集般胡闹也不过问,一个时辰后上午的课时也就结束了。下午也是一个时辰的课时,其过程一如上午之事,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下午放学后,贾环在要离开的时候,深深地看了那学堂一眼,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学堂,师不师,学不学,却是贾府数代子弟受教的地方,也难怪贾府以后会没落。不过,明天开始他是不打算再来了。
贾环回到赵姨娘房中,对于赵姨娘关于他上学的问题,他一直是两个字的回答:“还好!……还好!”直问得赵姨娘自己感觉没趣了方作罢。
次日,贾环真的逃学了,他硬是不往学堂去。赵国基和钱槐不论怎么劝也不行,没有办法只好一路跟着。
出了宁荣街,大路上人来人往的,贾环也不知走哪里去好,只能问钱槐:“钱大哥,这附近有没有什么书铺?”
钱槐说道:“回三爷,这过上两条街就有一个大书铺的,你这是要买书么?”
贾环不答反问道:“你们带钱了吗?”
赵国基这时上来说道:“姨奶奶出门时给了一两银子的,说给环儿你买些吃食用的。”
贾环微微一笑,又对钱槐说道:“那就去书铺看看吧。”
钱槐忙前面带路,心下却念道:这逃学去书铺买书也不算是什么大过,最起码理由还说得过去,要不回去少不得要挨一回打骂。只是这贾环小小年纪,主意却很正,别人又劝不得,不知这以后是福是祸了。
钱槐说得这书铺,里面卖的书倒算是齐全。贾环挑了一本朱熹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便离开。出了书铺门,见对面有一个挂着“四海茶楼”的地方。
贾环问钱槐说道:“这茶楼是做什么的啊?”
钱槐笑了笑说道:“三爷,这是喝茶说书的地方啊。”
贾环笑了笑,说道:“那就去这里吧!”
“啊!”钱槐连忙拦住贾环说道:“三爷,三爷,这四海茶楼里面的消费可不低,只是进门就要五十文茶水钱,听说里面要另点茶水的话价钱更高,小的也没进去过的。”
贾环闻言想了想说道:“买书用了一百五十文,我们三个人进去不也是一百五十文吗?钱够的!”
“我们都进去啊?”钱槐闻言先是一喜,却听赵国基接着说道:“不行,我在茶楼外面等就行,我不进去。”
贾环笑了笑也不说什么,赵国基进茶楼交了一百文钱后就退了出来。贾环和钱槐在二楼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不一会,就有小二上来倒茶,说道:“客官,你是要点别的茶水呢?还是一般的就行?”
贾环微微一笑,说道:“大哥哥,我第一次来,什么也不懂,先看看吧,一会如果有什么需要再叫你好么?”
小二见贾环说得客气,人又是小娃娃,也是笑脸说道:“好嘞,小客官你先喝茶,一会有需要再唤小的来!”说完,倒了两杯茶后方退到一边去。
贾环听说书人说的故事是《水浒传》,没一会就觉的没趣了,随即拿了那本《四书章句集注》看了起来。钱槐倒是津津有味地听着……
贾环看书看得也不知过了多久,只是忽然听见有人吵嚷了起来……
“这说的什么破书,说来说去就是《水浒传》、《西游记》之类的,听得耳朵都生出茧来,倒是来点新鲜的啊!”一个声音说道。
这话一出来,不少客人都附和起来。贾环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刚刚说话的是一个身穿锦衣的青年公子哥,长的白白的,估计是擦了些脂粉。
说书人给客人这样一说,不免就停了下来,这时另一个掌柜模样的人出来说道:“各位客官,各位客官,小可在这给大家赔罪了,小可知道大家都是四海的常客,只是这些说的书稿,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找到合适的,小可一定把诸位的意思告诉东家,给大家寻些新鲜的来!”说着,双手抱拳,又连声说道:“赔罪了……赔罪了……”
贾环听了这话,心中不由一动,把钱槐叫到身边,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钱槐对着贾环点点头,就向楼下走去。
好一会,钱槐回来对贾环说道:“三爷,问了掌柜的了,他说这茶楼里常年收书稿,如果是好的文稿,故事情节这些都可以的话,可以卖五两到十两不等!”
贾环想了想,又说道:“你再跑跑别的大茶楼,看看别的地方是不是这个价,而后再打听一下可不可以一个稿子卖给多处地方。”
钱槐应了一声,就快步而去,虽然他不知道打听这个为什么,但这是贾环交给他的第一件事情,怎么说也得完成得漂漂亮亮才可。
钱槐前脚刚走,贾环就听见旁边有一个声音说道:“你这小娃儿心思倒是还行,这么说来莫非你有什么好的文稿不成?”
贾环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另一张桌子边坐着两个青年文士,穿着甚是不俗,长得也很有一股子威严气势,身边还站着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想来身份必不一般。于是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好不好的,就是多问问也不是坏事,总不能让人骗了去啊!大哥哥你说呢?”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