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转眼间春秋几度
锦楼内,文翼和文瀚还在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儿。
文翼是一边看着贾环的《射雕英雄传》,一边说道:“这小子的字倒是越来越有长进。”
文瀚随口应了一声后,说道:“大哥,说句实话,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就是这个小屁孩你咱就这么看重他?才屁大点的人儿,还是贾家的人。这让我有些想不明白!”
文翼搁下手中的文稿,想了一会脸上浮起一抹笑意,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只是觉得这孩子跟我有缘,性情跟我小时候很像,这跟他是谁的儿子无关,你不觉得这两次见面,他都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惊讶么?再说,你自己不也一样喜爱他,否则你会跟他瞎闹?”
文瀚想想也是,有时自己还真的像个孩子般跟贾环嬉闹,呵呵一笑,又说道:“唉,算了吧,管他是谁的儿子,不过大哥说的倒不错,这小子竟然会弹筝,你说是谁教他的?”
文翼沉思了一会,说道:“你不是说他这个《射雕英雄传》是一个老者所说的,他整理了一下写出来么?估计这个老者就是教他的人。”
文瀚又想到了什么,说道:“这也不对啊?如果真的是那个老者所教,那这小子还用找什么先生么?直接让那老头教不就是了?”
文翼摇摇头,说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小子所表露出来的志向是在科举上的,所以那个老头或许也教不了这些,我倒是期待下次见面时,他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
文瀚听到文翼这么一说,脑海中不由浮现贾环的小脸儿,有时带着顽童的嬉闹神色,有时又夹着小大人的老城,实在是会让人不觉就喜欢上……
“那大哥你打算找谁给他当先生?”文瀚又问道。
文翼微笑着摇头,说道:“谁都不找,我自个教他还不成吗?”
文瀚的表情先是惊讶,而后又是释然,说道:“这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这小子的福分也太好了些吧,弟弟都有些嫉妒了哦!哈哈……”
文翼笑道:“要不你来教?”
文瀚摇摇手,说道:“这个我可做不来,我自个读书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还为人师?”
………………
两天后,贾环又开始上学堂了。对于这事最高兴的莫过于赵姨娘了,至少贾政那边是可以过关了,免得再惹他的不喜。只是她却不知道贾环这次的上学,主要是为了去另一个学堂。
贾府的义学堂每天上课的时间是巳时、申时,贾环是午时、末时到“四海茶楼”上另一堂课,只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个上课先生竟然是文翼本人。
一开始,文翼想看看贾环的底子到底如何,就先从《论语》讲起,没曾想这小子学东西不但记性超好,而且往往能举一反三。甚至说出来的某些见解,有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与之探讨起来不免又有亦师亦友的感觉。
更让文翼感到惊讶的是贾环说的一段话:“生活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在现实的生活面前才可能会原形毕露,而且,许许多多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哲理性的人生道理,有些道理看似简单却发人深省。因此,如何从表面现象参悟出人生的哲理,是智慧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能是一个六岁孩子能说出来的话么?文翼心中除了惊讶,不免又对贾环说的那个老者感到好奇,好几次他的试探询问都没有下文,只以为是这老者是一隐士高人,也不好过多的追问下去了。
文翼不是每天都能到“四海茶楼”讲课,有时也是贾环一个人在这学习。可就算文翼没有来,这天要学习的功课也会有人送过来,由不得贾环半分偷懒耍滑。
人生漫漫,岁月匆匆,转眼几度春秋。总会有些人,来了,去了;也总有些人,近了,远了;总有些情,深了,浓了;总有些爱,入心,入骨。
汉兴十年,冬。
这年贾环已经十岁了,四年的寒窗苦读、青灯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间让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整个人也没有小时候的淘气,虽然脸上还带着稚气,但已经隐隐有一种沉稳的气质。
而文翼、文瀚兄弟两人,也在嘴边留起了八字胡,人也看起来成熟了许多,仍不改的则是文瀚喜欢嬉闹的性格,时不时的总会对贾环横眉竖眼的顽闹。
这天,贾环一如往常的在“四海茶楼”后院听文翼授课,完了后则是自己在一边书写功课。文翼、文瀚兄弟则在贾环对面的炕上查阅账本,除了房内炉火不时蹦出的响声,再听不见别的动静。
贾环写完文翼布置的功课,伸了个懒腰,笑着向他们走过去说道:“文翼大哥,功课做完了!”
文瀚把手中的账本往桌上一丢,没好气的说道:“功课做完了,就帮我看看帐,这也是功课!看得我累死了!”
贾环笑道:“文瀚哥哥,这可是你的家业哦,你不怕被小弟知道了不该知道的啊?”
文瀚狠狠瞪了贾环一眼,说道:“再说,你再说试试,看不撕了你的嘴!”
贾环知道文翼、文瀚并没有把他当外人,这和贾府的那些亲人比起来,还真不知该笑还是该哭。当下也不再推辞,随便在桌上拿起一本,又返回到书桌上看了起来。
只是刚刚才翻开,里面那些“壹贰叁肆……”繁体记数,还真的让贾环也感到烦闷。心中想了想,又拿起笔在一边的信笺上写写画画起来。好一会,又走到文翼、文瀚身边,把写好的东西放在炕上的矮桌上,然后说道:“大哥,你们看看这个,如果以后让下面的人按这个形似记账行不行?还有用上面的那个符号代表文字,会好很多的,你们先看看,小弟回学堂了啊!”说完,对着他们两人施了一礼,方转身离去。
文翼没有说话,拿起贾环写的东西看了起来,慢慢的他脸上心中激动起来,忍不住大叫一声:“好!好东西啊!”
文瀚见文翼好像看见了什么宝贝似的,疑惑地把文翼看过的拿起来看,这一看也让他看出了一些门道,惊讶地说道:“这样一来,所有的账目不就简单了许多?一出一入借贷记账法?这小子怎么想出来的?大哥,你真的教了一个好弟子哦!”
文翼摇摇头,说道:“这不是我教的,教他的是那个叫什么‘逍遥子’的老者,只是这逍遥子我们派人找了这几年,也不见蛛丝马迹,唉!这等奇人竟不得一见,实乃平生憾事!”
文瀚也觉得有些可惜,说道:“大哥,这种人本就无意功名利禄,好在有贾环这算半个弟子的在,也不为可惜吧,只是这小子也不知到底学了他多少本事,让人猜不透!你看,这不到他身上的事,他就是不开口,躲不过去了又给你透一点,恨得人牙痒痒!”
文翼淡然一笑,说道:“由他去吧,不管他会多少这种济世之学,总会有全掏出来的一天,你还怕他跑了?”
文瀚说道:“倒不是怕什么,这小子秉性是好的,也不枉大哥教导了这些年,你说万一哪天他知道了我们的身份会怎么样?”
文翼看着屋内的火炉,缓缓地说道:“我也猜不出,这个还早呢,想那么多干嘛?”
………………
下午,贾环放学回到贾府。刚刚一进赵姨娘的房中,就听见里间她在和宋嬷嬷说道:“嗳哟,你可不知道,这新来的薛家啊,听说家里是金山银山的一堆堆,还有,还有那个叫宝钗的长得哪叫一个好看,我看那个什么林姑娘根本就比不上人家,这人儿一来,以后指不定就有好戏看咯!”
宋嬷嬷惊讶地说道:“真的啊!这还了得……”
贾环心中暗念道:这宝钗来了啊!有机会倒可以看看到底长得如何!随即又喊道:“娘,我回来了!”
话音才落下,赵姨娘和宋嬷嬷就从里间走了出来。赵姨娘笑着说道:“环儿回来了啊,今天去那个四海茶楼了么?书稿卖了么?”
这几年,贾环时常去四海茶楼的事,赵国基和钱槐自是告诉了赵姨娘。贾环推说是为了卖写出来的书稿,也把文瀚给的银票交给了赵姨娘。这么陆陆续续这么下来,没一千也有八百落入了赵姨娘的袋中。只是后来贾环才知道,这些银子多半又进了那个叫什么马道婆手中。不论贾环怎么劝,赵姨娘都是义无反顾地捐了香油钱,这份执念还真是他望而兴叹。
贾环笑了笑,说道:“今天忘了带去,过几天再说吧,还没写完呢!”刚说完,门外又传来一个丫鬟的声音:“环三爷在么?老爷叫你过去呢!”
赵姨娘一听这声音,马上眉开眼笑地喊道:“是彩云啊,快进来,快进来,环儿回来了!”
彩云是王夫人那边的丫鬟,这两年才跟在她身边伺候,由于做事细心群快,也颇得主子的欢心。总有一些人,远离舞台中央,是大事件中的小角色、边缘人,她的存在很少让人关注,就是路过跟前,也是云淡风轻一掠而过,看上去她仿佛就是一出大戏中的一个路人甲。但并不表明,她没有她的爱、她的信念、她的错失、她的跌宕、她的喜怒悲欢,她的风骨和柔情。而彩云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彩云不但长得也似鸳鸯、平儿、紫鹃、袭人般的一流人物,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的姿色。原著《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李纨宝玉等议论起这些能干的大丫环,探春评价彩云:“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凡百一应事,她提着太太行”,就连贾政“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都是彩云百般留心,“太太忘了”时,及时“背地里告诉太太”。彩云在王夫人屋里的地位和作用,便是凤姐的平儿、贾母的鸳鸯。
就是这么一个聪慧干练、而且已经在贾府里有些位置的人,明明身在高枝儿上,放着王夫人的首席心腹大丫环不全心全意地当,却始终帮扶着人人瞧不起的赵姨娘和贾环。在这个被贾母评价为个个都生着“两只势利眼,一颗富贵心”的大家庭里,多的是趋炎附势、跟红顶白,在彩云的位置上,她当然知道赵姨娘不得势,知道赵姨娘母子是王夫人的死敌,她也是最有理由抓住一切机会狠踩这对母子的人,她的正经主子王夫人肯定也喜闻乐见,但彩云却做了相反的选择。
彩云近这一年来,明里暗里都对赵姨娘和贾环诸多关照,有什么事了都不忘提醒她们母子二人,对贾环更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时不时的还会过来和他说说话。
对于这样的一个好女孩,如今的贾环又怎会像原著中的那个一样不懂珍惜?自然是对彩云也有了不一般的好感,有道是:最难得的是“雪中送炭”之人!“锦上添花”却已非情了!
且说,彩云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对着赵姨娘、贾环都行了个礼,微笑着说道:“给姨奶奶、环三爷请安!宋嬷嬷好!”
赵姨娘忙笑着说道:“你这丫头真是的,自家人哪用这么多礼!”随着这话,宋嬷嬷一样的笑脸相迎。
彩云听了赵姨娘这话,脸上不由一热,面带羞意地低头说道:“老爷有事让环三爷过去呢!”
赵姨娘皱了皱眉头,试探地问道:“知道什么事么?这环儿才刚刚放学回来啊!”
彩云小声说道:“学里的太爷刚刚来了老爷那里,别的就不知道了!”
赵姨娘听了心中不免一惊,以为贾环在学校里惹出了什么祸事,急急追问贾环,说道:“你这不让人省心的小兔崽子,是不是在学堂惹太爷不高兴,让他跑来跟老爷告状了?这下看谁能护着你!”
贾环可被赵姨娘说得一头雾水,想想自己在学堂里可是安分守己的很,哪来惹谁生气之事?便说道:“娘,我怎么会惹事呢?还是去看看再说吧!”
赵姨娘看贾环的神色没有一点异常,觉得他不像是在说假话,心中又猜测起来,那老爷叫环儿去干嘛?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