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蒙尘司马翎

下载APP

明珠蒙尘司马翎

  

    年少成名入武坛

    司马翎,本名吴思明。

    1933年的一天,他降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将门家庭。其父为19路军将领吴履逊,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抗战时期立下卓着战勋,曾官拜****少将旅长。

    司马翎十四岁的时候,吴家举家搬去香港,司马翎也开始接受正规的现代教育,进入新法书院求学。有如此家学背景,似乎注定了他将会在某一个领域大放异彩。

    都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个导师和榜样,在吴家也同样如此。其父吴履逊爱好古玩字画,还曾在台北开设古董店。耳濡目染之下,司马翎自小便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如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儒道墨释、医卜星相等。

    优越的家庭条件给了司马翎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自幼时起,司马翎便热衷于阅读各类书籍,对于经史子集、土木建筑、兵法战阵,甚至是花道、版本之学均有所及,尤其对佛、道颇有研究,悟性极高。而这博文广识的学问也给他将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翎十五岁时,开始接触到“北派五大家”的武侠作品。广阔的武侠世界似乎给司马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迅速地沉迷其中。在众多作家中,他尤其喜爱还珠楼主的小说,甚至还曾经为了研读还珠楼主撰写的《蜀山剑侠传》而废寝忘食,一度中辍学业。

    1957年,司马翎以香港侨生的身份回到台湾,就读于政治大学政治系。虽然学业辛苦,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对武侠小说的热忱。大学二年级时,司马翎首次以“吴楼居士”为笔名,创作了《关洛风云录》,交由真善美出版社集结出书,竟一举成名,广受好评。

    尝到了甜头的司马翎更是动力十足,因而再度休学一年,全身心投入到武侠小说的创作中。此时的他将笔名正式改为“司马翎”,撰写了《剑气千幻录》,连载发表于香港《真报》上,收获了大量好评,被各界称赞为“最受大学生及留学生欢迎”的作者,一度成为武侠小说界的奇才、新星。

    仅以两篇作品便获得如此赞誉和成就,司马翎可说是一炮而红。此后,他在几年内先后写出《剑神传》、《纤手驭龙》、《饮马黄河》、《剑海鹰扬》、《檀车侠影》等作品,分别连载于香港、台湾的报章上,其作品的高产和优质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司马翎”这个名字也如同一声惊雷,在武侠小说界强势出道,仿佛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在众人面前。

    

    独领风骚三剑客

    大学毕业后的司马翎曾去多家报纸担任过记者、编辑,还与卧龙生等人筹办过《艺与文》杂志。不过,深深热爱着武侠的司马翎并没有放弃创作,名作《剑海鹰扬》便是诞生于这个时期。

    司马翎的“新派武侠”被认为是跨越了武侠小说的发展期和兴盛期两大阶段,个人风格凡经三变,是承上启下的改革创新者。

    台湾着名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也在论文中称赞司马翎“是以‘旧派’思想为体、‘新派’笔法为用。其变以‘渐’不以‘骤’”的“介乎新、旧两派之间的关键人物”。

    司马翎的小说注重推理情节和对人物身份气度的刻画,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杂学,兼收并蓄,且在佛学、玄学的运用融合上独具一格,形成了其特有的“武艺美学”体系,冠绝群伦。

    不仅如此,作为台湾最早崛起的“新派武侠”开路先锋,司马翎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与金庸的“无招破有招”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司马翎在作品中广泛运用当年最时髦的现代用语,且盛赞女性之美,这在当时台、港绝大多数武侠作家皆死守“男女授受不亲”的环境里,确为一大突破,实是一马当先、首开风气之人。

    彼时的司马翎可谓红极一时,在那个台湾武坛群星璀璨的年代,他与卧龙生、诸葛青云作为当时最耀眼的三颗明星,各领风骚,鼎足而立,并称为台湾武坛三剑客。他们三人的创作风格、写作手法和审美诉求各有不同,自成一派,都对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武坛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古龙曾说过:“台湾的三剑客从来都是我的老师。”当时的台湾武坛三剑客作为台湾武侠小说界的中流砥柱,三人也是私交甚好,经常在饭店组织“武侠沙龙”,古龙也常常参与其中,共同探讨武侠心得,边吃边聊,相谈甚欢。

    那时金庸、梁羽生的武侠作品势头正盛,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台湾武坛,其中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更是名声大噪,司马翎几人也常常因此在沙龙上争论不休。

    在一次武侠沙龙上,卧龙生再度谈论起金、梁的作品,他认为金庸“出手不凡,简直就给武侠小说赋予了全新的定义”,然而性情直爽的司马翎却不同意卧龙生的观点,他坚决扞卫三剑客在台湾文坛的地位,甚至差点因着酒劲和卧龙生大打出手。不过,正是因为这一股香港武侠旋风,才让三剑客没有被众星捧月的赞誉冲昏了头脑,他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作品,并被激励着更上一层楼。

    

    风云变幻明珠黯

    年以后,风头正盛的司马翎突然放下了写作,离开台湾赴港经商。然而,当年的司马翎一定没有想到,自此以后,“司马翎”这个名字将会逐渐湮没在尘埃中。

    弃笔从商的司马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尽管中断了创作,司马翎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武侠的关注。此时正逢台湾武侠小说的混乱期,各方皆在武侠小说是正是邪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对此,司马翎也曾勇敢地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近数年来武侠小说忽然风靡一时,其原因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假如说专以反映现实,将社会黑暗面暴露于世的作品,能够令所有的读者因之而悲观,或因之而为非作歹,这说法相信不会为人接纳……在人性中,也有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愿望。可是格于环境,这种愿望最难实现……心灵上既收到许多束缚和压力,在幻想中找寻发泄,该是必然之理。”

    尽管自己的发声难以改变武坛现状,司马翎却仍然看到了武侠小说的一线生机,那便是风生水起的“新派武侠”。当时,“新派武侠”正在古龙的引领下一时席卷台湾武坛,这样大胆的创新似乎触动了司马翎的神经,他又重新拿起了笔,寻求突破。然而可惜的是,复出江湖的他尚未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便撒手人寰,于1989年驾鹤西归,就此惜别他最热爱的武坛。

    司马翎的一度辍笔让他损失了大量关注,但是,真正掩埋了这个曾经光芒万丈的名字的,却还是盗印。自20世纪70年代起,台湾的不良书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挂着司马翎的名字大量盗印金庸小说。不仅如此,到80年代,港台武侠小说的旋风刮到了大陆,当时大陆黑书盛行,司马翎的作品几乎全部被挂上金庸的招牌,以至于读者都将其误认为是金庸的作品。到后期虽有正版司马翎小说发行,但张冠李戴的现象仍然没有断绝,鱼龙混杂的市场彻底让司马翎这个名字在读者的视线中模糊下去。

    虽然司马翎的后期成就并不如前期那么耀眼,但他力求突破、精进不懈的写作态度,以及绝少请人代笔的敬业精神,可说在当时的环境里无人能出其右。这样一位优秀的武侠作家,尽管最终蒙尘,但明珠终会有其重新闪耀的一天。

    那些成为文豪的将门之后

    

    曹植

    曹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将门之后,其父曹操是人尽皆知的军事家,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最终统一了中国北方。身为曹操之子的他有着较高的天赋,在十岁出头之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每当曹操向他提问时,曹植总能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植成年后虽然经常随父出征,但也在诗歌、散文上颇有建树,其代表作《洛神赋》、《白马篇》等更是流传至今。

    

    谢灵运

    谢灵运出生于古代着名家族陈郡谢氏,该家族在着名的“淝水之战”中,曾为东晋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将门之后,谢灵运却在文学界做出诸多贡献。谢灵运小时便被寄养在道馆中,那时的他已开始博览群书、擅写文章。成年后由于喜欢游览山水大川,他还自制了一种木屐,人称“******”。或许正是大自然之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派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从此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

    

    白先勇

    台湾当代着名作家白先勇也是一位将门之后,其父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曾领导新桂系军阀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然而,身为将门之子的白先勇,在七岁时却被诊断患有肺结核,所以他的童年多半是独自度过的。进入大学之后,白先勇原本学习的是水利工程专业,但后来发现自己更钟情于文学,此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创作了《孽子》、《台北人》等多部作品,终成当代中国短篇小说界的奇才。

    不一样的侠女风采

    司马翎深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他的笔下,女性角色的形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彩展现。

    

    “弱女”凌玉姬

    出自:《帝疆争雄记》

    凌玉姬生得美貌,但她本身毫无武功基础,这使得她在险恶的江湖中居于弱者的地位。然而凌玉姬在被别人保护的同时,也充当着拯救者的角色。面对因失忆而心灰意冷的无名氏,她不仅帮助无名氏找回记忆,更传授其自己父亲的绝世武功。无名氏最后能获得巨大成就,凌玉姬可谓居功至伟。

    

    “魔女”裴夫人

    出自:《血羽檄》

    裴夫人乃凤阳神钩门门主裴坤亮的妻子,然而她为了给以前的爱人查若云报仇,施展查门催命符血羽檄,使江湖为之大乱。在复仇的过程中,她不仅心狠手辣,还曾被****冲昏了头脑,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彷徨无措,本因内心太过煎熬准备赴死以求解脱,最终还是因为想通了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爱复仇,无愧于心,因而活了下来。

    

    “侠女”云散花

    出自:《丹凤针》

    云散花是东海情剑门的高手,情剑门自从数十年前出了一位通敌卖国的高手之后,一直为世人所唾弃不齿,因而成为了江湖上一个隐秘的帮派。云散花作为情剑门的高手,也成了一位亦正亦邪、飘忽不定的奇女子。她极擅奇门遁术,周围围绕着众多优秀侠客,碰撞出不少激烈火花。

    

上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