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八将·脱将 第一部 7
那瘦子小跑几步追上疾行的张磊,为他打开正门,门开之后是一个巨大的客厅,一个高个短发男子正拿着一个金属探测仪等在门边上,见张磊径直冲了进来,抬手就要拿探测仪往张磊身上晃。
由于张磊昨天晚上才到,众人也忘记跟他说对方要求过金属探测的事了,所以张磊顿时恼火。“干吗?”张磊抬手就抓住对方伸过来的方形仪器。那黑衣大个愣了一下后道:“必须经过检查才能跟我大哥见面!”
张磊斜眼瞄了一下黑衣大汉,高声道:“那他也要看看来的是谁!”
高阳等人走在后方,见张磊在门前飞扬跋扈的样子都哑然失笑:年轻啊,面子可不是这样要的。
见两方还没有开始谈就火药味十足,华亮快走几步到张磊身边,跟那黑衣汉子道:“好说!不会让你为难的!”说罢回手轻轻掐了一下张磊的胳膊。
张磊虽然没有明白华亮是什么意思,但见高、王两位哥哥都上前接受检查了,也就不好多说,只能木然站在黑衣大汉身前,同时他还偷眼看了一眼众人身后的施妖,见妖姐并没有看向自己,这才放心不少,心中暗道:“这可不能怪我,是亮哥同意人家的,妖姐你可不能因此去找托儿的麻烦啊!”
四个男人都照了一遍,未发现大型金属,就当那人拿着探测仪侧身检查施妖的时候,高阳忽然抓住他:“女孩子多有不便,就算了吧!”
“那可不……”还没等说完,他就发现原本抓在自己手里的探测仪已经莫名地跑到眼前另外一个人手中,同时这只手正在慢慢地握紧,那个金属外壳的探测仪正在他的手中慢慢地变形。
华亮把已经成鸡蛋模样的探测仪丢回那人手中,假装惊讶道:“呀!怎么成这个样子了。”高阳也不理会,招呼一声,众人走进客厅。
在高阳等人没有进屋的时候,就已经看到客厅的最里面,一人背对正门坐着。直到高阳等人进屋,那人仍然没有回头,王龙生先对张磊使了个眼色,然后又看了华亮一眼,指了指门口。
“想必这位就是李先生,冒昧来访,还请见谅!”张磊走在前方,还没看到那人正脸就开口说道。听到说话后那人才装出一脸惊讶的模样,回头见众人走进,急忙站起道:“贵客请坐,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李亚廷看上去三十多岁,国字脸,一字眉,两腮和下颌都留有短须,双眼有神,一副精明之相,高阳等人走到李亚廷对面全部坐定后,李亚廷招呼属下将茶具端了上来。
江湖人喝茶大有门道,中国茶文化有近万年的历史,千万年间无数思想、理念、表意都被先人灌输进这小小的一杯清茶之中,江湖人手中的茶多用于互问海底。有句话叫“生茶熟酒”,也就是说,初次见面多数是喝茶的,只有至交才见桌有酒。
茶具被送上来后,李亚廷见对面五人里高阳居中而坐,便先用三根指头推一空茶杯到高阳近前,然后高举茶壶虚空二点,倒茶大半后停止。
起初众人还担心金枪鱼不是江湖旧姓中人,早已忘了规矩,所以张磊一进屋才通篇白话,没想到李亚廷竟然也是精通海底语的老江湖。
见招拆招,高阳也用中间三指扶住茶杯,等对方倒个七分满的时候才抽手回去。正所谓“半茶满酒”,茶是不能倒满的,“茶”同“查”音。江湖人见面喝茶就是有查询之意,但做事留三分,没有谁愿意把整颗心都掏给人看,所以茶倒七分满,意思是给人留下不言的权利。这就是江湖人口中的“三谈三不谈”。
李亚廷倒茶的时候茶壶在空中虚点两下,名为“凤凰点头”。点头一次表绝情。兄弟朋友之间互断交情时,才割袍衣,喝一点酒;点头二次表问候,多用于生人见面;凤凰三点头表示的是尊敬,一般只有晚辈给长辈端茶倒酒的时候才用此手法。
高阳四指并拢将茶杯完全遮住。然后一只手在茶杯底部轻轻一拖,再将近三分之一的茶杯露出手外,然后才仰头而饮。
李亚廷又分别给施妖等人敬上一杯,直到众人将茶水喝完后,李亚廷才放下茶壶道:“行帮各派义为先,三一不二叶相连。踏山便是客,李某人再摆一壶!”说罢起身从手边装茶杯的盒子中,连续拿出八个茶杯,排成个一字形状。倒好后,李亚廷抬手道:“敢问朋友,腰间挂的什么牌?牌上写的什么字?”
谈判这类事情本该都是由除将出来做的,但张磊入行以来一直在大学攻读法律,江湖海底虽然学过,但却说不上精通,高阳只能自己接下对方的一字长蛇阵。他抓起阵头的一杯茶水道:“腰间挂着三字牌,牌上是虚无缥缈字,在下姓个雁。”说罢将茶水喝下。
李亚廷顿时愣在那里,他也是江湖旧姓,但却是按照“风、马、雁、雀”的辈分派下来的,早听说江湖之中有江湖,外八行才是真江湖的祖宗,听高阳竟然报出虚无缥缈字,说自己是千门正宗,怎能不让他吃惊?他见高阳拿了阵头茶,不禁追问道:“朋友是山中三老还是四少?”
高阳微笑道:“山头八炷香,根根一般长,我是主事人。”
李亚廷听罢,脸上阴晴之色不断地转换,他走江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风大浪的实属见过不少,也是江湖同道公认的千门大家,没想到今天竟然有人以千门正宗当家人的身份来见自己,他迟疑了一会儿继续问道:“还要请教朋友,身上带的什么货?”
高阳道:“身无长物,只带着伏羲爷传下的囊天八卦图。”
李亚廷听后一阵苦笑,囊天八卦图……这口气实在是太大了,他走江湖这些年,头面人物也见过不少,但却没遇到一个如此报货的。
江湖行业众多,外门行有外门行的江湖,内门行有内门行的江湖,但到了明朝时期,外门江湖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外八行几乎同时销声匿迹,同时江湖之上也出现了各种新的行当,被人称为“风马雁雀四大,金皮彩挂评团调柳八小”。这些都是外八行分家后,外门行中的小手艺人由于个人无法完成行业行为,而别出心裁新创的一些勾当。从明朝初期到清朝末年,都是这些行当充斥着外门的江湖,这些手艺都是出自外八行的,但却极其不完整,有的甚至走形变样。到了清朝末年,外八行正宗又逐渐复出江湖,但是这些早期分散出来的杂乱手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规模和团队都已经很大了,想要统一难度很大,外八行人无奈,也就任其发展了。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