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纠结的2018,思想落后于技术的时代

下载APP

208 纠结的2018,思想落后于技术的时代

  

    在历经艰苦的谈判后,长青松养老集团正式公开挂牌运营。

    挂上牌子,租下办公室,有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手册,注入资金,招募到人,企业就成立了。一旦赚到了钱,产生了20%的利润,它就全自动的流畅运行起来,不在需要额外的操心。

    只要赚到钱,一切都会顺利,自发的运转。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核心的秘密就在于成本的控制。

    方闲道建立的强大的数据分析中心,以及一套办自动的AI逻辑控制系统。把所有复杂的养老需求都简化,同质化,统一化。全部用养老机械,以及机器人和AI信息化系统来完成。

    大量的设备投入,遏制了养老的人工成本上升,扩大了服务范围与服务效率,以自动化的设备投入降低成本争取到市场份额。

    设备出租和上门服务,业降低了在家养老人员的成本。也为最终选择进入长青松的家庭养老社区提供了前期铺垫。

    统一佩戴3~4镜头的服务监督系统,配合上AI控制、AI识别和人工识别,远程干预,定点定时自动抓拍的工作相片通过家庭和现场的无线网络实时上传。也可以在服务时将录像转接到老人的子女或者指定监护人的手机或电脑上。全流程24小时的人工巡检和抽检。服务呼叫中心的24小时监督和接入报警。

    在500~1000个老人这个级别以下。方闲道设计的长青松养老模式并不具备优势。在1000个老人以上的服务竞争当中,长青松养老集团支持3000~5000个数量级的老人的服务需求,只增加20~30%的成本。一旦规模化效果的出现,长青松集团就是暴利。

    这些是依靠先进的AI和软硬件系统平台来实现这一点的。全自动的养老设备和远程家庭机器人本身并不便宜。没有先进的软件进行要靠和人工远程干预。这些硬件设备的服务效果就会打很多折扣,根本招不到老人,养老服务根本卖不出去。

    这一套平台系统是最整个长青松养老集团最值钱的地方。

    在养老服务销售上采用了差异化的菜单体系。1000/月,3000/月,VIP账户的界面是全然不同。,避免了养老投入的攀比和竞争,维持长远性。有消费能力的就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

    没消费能力的就享受基本基本服务,付出多少钱就享受什么级别的服务。但是老人性子和小孩的性子差不多,在加上糊涂。起了胜负心和攀比就是个麻烦。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适度消费也减轻子女的经济压力,也就乐于将老人送到养老体系。

    除了分类管理和提供服务之外。

    更注重是从老人开始到整个家庭的养老服务的提供,养老储蓄的服务。活到80岁的老人,60岁的儿子也差不多到了退休要考虑养老问题的程度。

    在养老资金管理上,替老人和老人家庭考虑,注重节约、储蓄。确定费用支出从低到高,从自己管理自己到完全失去机能的等待死亡的费用曲线。提前储备,强化保险运用和费用锁死,避免被挪用。

    更多的资产增益,来获取家庭的信任。承担家庭的养老资金的投资增益和管理等工作。

    比如开展以房养老的金融服务。一是将老人的房屋出租出去,用获取到的租金支付老人在养老院的支出。二也可能是将老人的家进行升级改造后,将周边的几个老人以日托形式,或者交纳房租的方式集中在一起,租金做为老人的养老资金。也可以托管个人的养老工资,锁定在单一的养老用途上。在律师的监管下执行,只有通过委员会的形式才可以改变用途。

    强调服务,强调软件,不是简单的盖大楼,修花园,把养老院打造成一个封锁起来的老人院。压缩硬件成本上,弱化环境支出费用,不搞新修养老大楼,高档讲究的庭院和活动室等等虚的设施。

    强软件服务,压缩非必要的“房产”等硬件成本投入。这是长青松集团的优势所在。

    对能够自理还很有精神和劳动能力的老人。动员和重视老年人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实现养老活动当中的增值性。

    方闲道承包了整座清凉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山体模型。将整座山拆解为一个不断完善的佛文化园地。在大和尚们的带领下,老人们锻炼的同时,慢慢的一点一点按图索骥的“修建”这个园地。

    从装饰性的手工用品。到修正各种纪念品,小砖,装饰物等等。

    在旧城区,更是一个巨大的工地体系。

    中州方鼎集团的旧城改造不光是改造旧城,把老楼和半新的高层用全数字化监控体系,自动~遥控门,自动~行动的轮椅和楼内电车,构建成老人顺利活动的生活空间。

    同时也在建造一个更大的文化和文化物质生产基地。

    在旧城区竖立了30个左右的主题街道公园,让老人们把家里的那些老古董,老破烂和垃圾都修正修正的,构架成各种主题的艺术品。

    当然最大的就是虔诚的佛—神道,以文化艺术形式不立雕像,不立大像的方式,改变近年来的造神,造佛,造神像的香火模式。

    追求的就是幸运和福气,想要得到幸福,人的基本本能和人之常情。大部分有女性性格的男性的信仰,及绝大多数女性更甚而已,她们很相信小概率的奇好事件会正砸中自己的头。

    从骑白马抱着金猪的帅锅,看上平凡胖胖的你。

    到霸道总裁眼睛斜,

    社会大哥、痴心贪官相中自己都是有可能的。

    最不济自己的儿子意外泡上富二代。

    自己的女儿走运成为大老板的三儿。

    烧香,万一中了500万彩票。

    提个建议,指点别人人生获得百万回报。

    意外的找了个轻松好工作,年薪百万,提干、加薪、换老公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对于这些会做梦的,没有什么比和尚们和修佛的人更适合的心理咨询师了,画饼画饼画画饼让这些人安安全全,安安心心的养个老,顺便用他们的劳动力,浇浇水,修修院,敲敲石头,喂喂动物,养养鱼。大大的清凉山够这些老人们折腾很多很多。也足以让这些人不四处捣乱,也为城市做贡献。

    把这么大大的又小小的清凉山搞成一个“山峰公园”,旅游之地,要做的工作和事情很多,花费更是惊人。有了这些和尚和老人的“义务”劳动,就好的多。

    长青松集团还颜值贩卖各种用于家庭养老的基于个人和个人家庭的全自动设备。由各种养老机器完成的养老活动的设备出售和出租。

    自动自行充电轮椅。自动床,自动淋雨和洗澡设备。

    提供全自动统一化的配餐、送餐系统,吃什么到可以自己选,只要在营养逻辑范畴内。

    长青松还发明了一种半自动行走辅助机器人。这种自动行走机器人分两种模式。健康模式下就是老人可以推着这种半人高的跟个箱子一样的四轮机器人,在家里,院子里,散步行走,休息的时候可以作为“智能拐棍”。

    跟谁模式,机器人会自动跟踪老人,减轻老人负担。警报模式会根据老人身上的健康测量仪器的信号,提供远程的紧接诊断。最重要的用途是这个机器人会替老人按时刷卡,引导老人去吃饭。

    上管老人,也同时帮着老人管儿童,基于托管和日托的老人的体系,也帮着24小时无人化托管儿童,就是这个托管儿童的质量不好。儿童面对老人还是弱者和太脆弱了。除非很困难和高价,才会托管。

    长青松养老集团全方位展开的业务,在专家的眼中都评估为具有高度发展潜力,具有持久的经营性。

    实事上只要不发生世界性的大国冲突,终归多数人要老死,养老产业才是夕阳产业。有点搞笑,实事就是这样。死亡也成了黄金产业,银发经济。

    周政民却是非常恼火。

    大合作下小动作不断是商业江湖的常态,周政民在外纵合横联,还是拿下了长青松集团的资本控制权。但在管理控制权的争夺上却是屡战屡败。

    在周政民看来,方闲道只移交平台、设备、系统,却不肯移交关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至于事事要依赖于方闲道服务派遣公司派出的管理人员和顾问才能保证长青松集团的运转。

    方闲道讽刺周政民的脑子僵化,思想落伍,技术和设备都放在那呢,方案也放在那,就是你脑子太弱跟不上时代的技术发展趋势。

    根本不懂这些“技术”和“工业制造力量”是在思想的结合下怎么发挥作用的。

    会开路虎就真以为自己虎一样的能开坦克。

    坐过飞机就以为自己能坐航天飞机。

    睡过街头也野莺,就以为自己帅的可以不给钱。

    让你们拿着录像机24小时跟拍和学习也学不会,还出来混什么?

    唇枪舌战,拍桌子,瞪眼睛,扯皮没完。

    没裁判的斗嘴官司赢不赢看风向,能给对手抹黑的机会没有还要制造出来呢,更不要说找背锅的。

    周政民在接管长青松养老集团后,在运营方面磕磕绊绊,出现了严重的管理危机。整合不起来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原本较为完善和规则的管理信息平台被弄的七八不像,四六不分。让总部~全国~地方的垂管系统运行的崩了,以至于形成各地实力诸侯割据的糟糕局面。

    核心是人才短缺,缺人缺的严重,导致急速扩张后的管理混乱,蔓延不断的人事斗争和小圈子小团体内耗,越搞越乱的臃肿和低效的管理系统,虚耗了大量的利润,却不多赚一分钱。

    相比总部方面的糟糕局面,基本上算独立王国的中州地方分公司,还有与中州方闲道妥协的其他股东直控的地方分公司却日进斗金。

    人比人,这不是气人么?还有,是哪个人散播的流言,编的蠢故事。把自己描绘成蠢蠢的恶毒三代,把方闲道美化成被欺负的草根创业,被骗走和抢走一切的倒霉年轻人。

    直把周政民气的鼻孔冒烟,三人成虎。周政民也逼的没办法打起了谣言和舆论战。周政民不是商场的稚子,也是做了充分准备和研究的,做了精心准备的。原本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糟糕的局面,半路上却被来了一个闷棍。

    陈晓霞直接点名,划走了两名周政民的阵营两个人,一男一女。周政民虽然郁闷也没拦着,看不出来有什么重要的。时光如果能够倒流,周政民一定会想办法拦住的。

    男的叫吴林,到没什么太突出和不太突出的,关键在她女儿吴诗语与周氏集团的得力大将袁金刚有着不一般的特殊关系。吴诗语出身单亲家庭,与吴林的父女关系极好。吴林要换一个新的城市去生活工作,吴诗语也难以取舍,是一起去,还是留下来。

    吴诗语不清楚陈晓霞是什么人,袁金刚可是清楚的很,吴林有什么资格能力进入陈晓霞的法眼,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明争暗斗,牵连无辜的事情太多了。袁金刚不得不自爆了自己这一段地下感情,以保护自己心爱的人。袁金刚可以肯定只要吴林入职陈晓霞控制下的企业。从吴林到吴诗语,在到自己绝对会无一幸免。与其被动不如主动。

    随着这一小失节事情的曝光,袁金刚的人设坍塌,婚姻,避嫌,退出很多重要的决策,退避很多重要职务活动。直接打的周政民一闷棍,脑疼。任何圈子和团体,都会分出远近,同样也会分出利益的远近。袁金刚为核心的小圈子的也随着袁金刚的事情大受影响。袁金刚的女儿袁姗姗是预定接管长青松养老集团的团队领导核心之一。因为这件事最终只有一半的原预定管理人员到位,另外一半的遴选就很匆忙。周政民陷入了微妙的派系内耗当中。

    而被点名要走的女人的叫林菀,身材丰满,姿容中上,单身的大龄美丽剩女一枚,过2~3次短暂的婚史,名声还不怎么好,传闻不断,绯闻不断。在周氏集团内起起伏伏,流转任职,做个不上不下的中层文秘主管。还有个妹妹林茜,颜值和气质更胜其姐,80分往上飘的小美女,小女生就是差在身材上,要不然就是迷人的妖精了,刚入职集团一年多。在周政民看来,选这一对妥妥的有点能力做装饰的花瓶姐妹,才更符合当初的约定。

    林菀组织管理能力的确极强,职场经验丰富,心细记忆力好,很有语言天赋,自学成2门语言。工作能力虽强,却不爱听人劝。撞了南墙才知道疼的人,朋友缘难免差一些,职场关系直接影响信息量和声誉。更倒霉的是人生婚运很差,二度婚姻碰上渣男,第三度恋情却折在脚踏三船的公司新进小鲜肉手里,没被同情反让自己名声更差,引来更多窥探和贪婪的目光。误会和偏见太深连其本人也认命了。也不能说林菀有什么过错,感情上伤痕累累,只是想靠个大树,却总是误上贼船。

    林菀的妹妹林茜是少见学计算机和信息化的,能力还在平均水平之上,在其姐的帮助下业务和工作上手很快,算的上信息部门来的文案、计划等方面的主力。工作有能力,长的又漂亮,身材又好,深得信息系统方面的死宅们的拥护和垂涎。两姐妹跟信息和计算机部门办事极其顺畅,也就有更多人的把此类方面的业务和事项甩过来。

    姐妹两个人就支撑起集团的大半的跟信息化系统平台以及此类方向上的材料和数据分析、以及内外沟通协调等工作,成为周氏的信息化业务方面相当重要的一个运转核心。

    从平常来说,缺这么两个人影响微乎其微。过了一阵,职场的自然生态就会以某种形式弥补,形成新的平衡和循环。

    但是在抽调主力去接管长青松集团的信息系统平台的情况下,一点点齿轮上的卡顿被不断的放大开来。

    在信息化方面,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文案和计划的重要性,模型的重要性远在开发技术之上。

    原本周政民手下的信息化部门对业务的理解和技术力量本来就差方闲道手下这些开发组很多,对接和接管的极其不顺利。

    周政民的不断接到手下抱怨缺乏,缺乏能在中间帮助双方进行沟通,既理解的业务又懂信息化的专才。如果林菀和林茜在就好了。

    不像某XX就会傻笑傻笑的,什么都不懂,根本起不了沟通作用,搞的对面根本不愿意多说什么。

    周政民这才搞明白,陈晓霞是直接瞄准了自己这面能做好业务沟通的关键人物。方闲道并没有设置障碍,但是自己这方面却没有人能做好沟通工作,光把人家的开发资料和各种材料拿回来没用。

    得有人去做中介,

    得有人懂的如何在瀚海一样的数据、资料里面找到关键。得从一屋的档案文件中找出来体系流程和节点。

    得有人懂的信息技术,懂得业务信息流、管理信息流和文件流程信息流、人与业务信息流的匹配。

    得有人明白信息技术设备、办公室行政运转、人力派遣、管理权限签审奥妙是如何从顶层到基层发挥作用的。

    得有人兼修内务,外务,还要懂技术,在长的貌美如花,善于跟程序技术人员沟通,善于跟老奸巨猾的中老年管理油条们打交道。

    得有舍得了自己,赖在对方,死不放弃,纠缠不清,烦人的苍蝇级战斗力。

    上的了光鲜明亮的办公室,下得了阴暗的地下室,设备间。中间出入各路饭店酒场,还敢开的了房卡,哥哥弟弟送姐姐妹妹任务就交给你的虎气。

    周政民手下类似的人才也是不少。但要说同时兼修计算机领域和信息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行政管理业务,达到专精级别的,气质样貌在80分这个级别的。项项全能的一个也没没有。林菀和妹妹林茜加起来到倒是满足了这个条件。

    没有这样极致人才的团队,交接团队的战斗力锐减。

    就是方闲道手下的技术人员愿意开口,可表达不清楚,翻译不明白,又有什么用。更不要说公事公办说出来的东西几乎没什么价值。自己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也需要有人帮着去倾听,去理解这项业务,哪项业务为什么设置这样的规则,运用这样的方法。

    方闲道完全是依托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部门建设和业务方式设置的,很多部门和部门,人和人之间的业务衔接都是用信息系统,各种管理上的跳棋很多,要理解这些很费时间。

    这面上了美女帅锅刚刚把热情度升上去,对方愿意开口多说一些,还得喊过来一猪脸技术人员跟在旁边当灯泡,问这问那的。三人游戏?热不上几秒就走样了。

    用足够的时间去堆,去磨合,也不是办不成这件事。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钱,跟钱过不去。更不要说追赶、超越对方的技术产品的水平。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人才怎么超。是个体校的100米跑尖子生都有超越刘翔的梦想,那也只是在梦里想。真吹出来不过是酒玩笑和为了噱头宣传。

    周政民清楚方闲道这面肯定会耍鬼,也做好了各种准备。甚至会违背约定,不肯交出各种业务资料和业务机密。

    实事也是如此方闲道就是不想把自己开发的全部过程当中积攒的经验和教训这类东西给自己。

    不是采用违背约定,不交资料,不配合这种方法。而是直接瞄准自己这方面的弱项环节,直接搞垮了自己这方面的技术队伍。

    东西什么的都交了,自己这方面根本接不住,也接不下来。会上讲的天花乱坠,一到实务全都崩。

    成功在于细节,在于执行力,什么是细节,什么是执行力。这就是在技术理解上的差距,导致运营思路和关注重点差别很大。

    天天打扫卫生,纠察员工办公桌面和办公室是否整洁干净的企业集团基本什么什么前途。这种四流企业的细节和执行力都用在怎么折腾员工,而不是怎么让员工爆发更多的生产效率上了。

    本末倒置,是雇佣员工创造企业价值来了,还是雇佣员工来当卫生保洁员来了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