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负心人
“妞妞,对不起,我不能跟你去下门,我拿到去美国的签证了。”
6月的骄阳正‘肆无忌惮’的烘烤着大地,水木工程学院教学楼后那些能遮天蔽日的粗壮银杏跟白桦等多钟树木混合而成的幽静林荫小道,无疑是水木情侣们的最佳栖息地。
92年的6月,在这个既是毕业季也是分手季,在这个不知见证过多少山盟海誓、永不分离甜蜜誓言,同样也不知见证过多少劳燕分飞的林荫小道中。一对年轻的情侣也在进行着属于他们的‘最后告慰’。
能在1988年的百万高考大军中杀入水木这所华国顶级大学,这对即将分手的男孩跟女孩无一不是这个年代的‘骄子’。听到男孩的这句话,同为骄子的女孩瞬间明白了对方的心。分手,已然成了两人之间必然的选择。
作为这个年代华国顶级大学的骄子们,出国!去那他们日夜盼望、心心念念着的‘神圣自由’‘平等富裕’之地的美利坚。在90年代的华夏这决然不能算是男孩对女孩曾经许以山盟海誓的背叛,因为这是当时那个年代所有骄子们的神圣向往。
用孔乙己的话来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同理也可翻译成“读书人为了理想分手,能算负心么?”
决堤的泪水瞬间从女孩清秀的脸庞滑落,如怨似咒的话音从女孩的口中轻声吐露“霍祁镇,我恨你,我讨厌你!”
有着188公分的傲人身高及英俊脸庞的霍祁镇,脸上也流露出痛苦与不甘的神情。遥想三年前的自己是如何艰难的搞定眼前这个算不上漂亮只有着几分青春秀丽的女孩而如今又被迫放弃,霍祁镇真的很不甘心。
这到不是霍祁镇有多爱眼前的这个女孩而是来自社会底层家庭的他知道,只要搞定了眼前的这个女孩,那他霍祁镇至少可以少奋斗二十年。
想到那最后官至高官的泰山大人,想到日后自己在仕途上的顺风顺水并逐渐实现的宏图之志。是的,就在一天之前,刚刚完成宏图之志的型男大叔霍祁镇重生了。从年近半百日渐衰老的身躯重生到25年前这具年轻且充满活力的身躯,早以在官场中学会沉稳、内敛的霍祁镇在三天之前可是咧着嘴笑了大半天的时间。
相比其它千难万难找回前一世爱人的重生文,作为一名重生就要跟后世的妻子分手的‘渣男’,这对霍祁镇来说无疑是个艰难的决定,但也是他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的慎重决定。
跟眼前的这个女孩、自己后世的妻子分手,并不是霍祁镇唯一选择但却是最好的选择。说实话也许曾经的霍祁镇爱过这个叫于慧的女孩,但两人的感情早在2000年他们第一个孩子意外离世后就已经破裂。
两人之所还能维持超过20年的婚姻生活,对霍祁镇来说他俩的婚姻更多的还是靠着内在利益联合让两人不能离婚以及自己对老泰山最后的尊敬跟畏惧罢了。
是的,自己这个普通工薪阶级的孩子想跟官宦人家的女儿结婚,门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他霍祁镇这个一穷二白的毛头小子最后真的能娶到于慧这个千金小姐,除了于慧当初的坚持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那位老泰山并没有嫌弃自己个穷小子。
甚至包括自己后世能主政一方都跟这位老泰山的一路扶持与尊尊教导及最后封疆万里时,为了自己而卖掉老脸的最后一推分不开的。对于这个自己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导师,霍祁镇可以不爱于慧但不能不尊敬这位一路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为自己的仕途保驾护航的老人。
重活一世的霍祁镇很清楚只要他跟于慧在继续的纠缠下去,也许他未来的路会更宽更好走。但他不能对不起那位他敬重的老人,霍祁镇不爱于慧,但那位老人爱,如山的爱。
当然作为一个年过半百已经走过了人生最为精彩的那一段路的重生者,已完成封疆万里的霍祁镇所追求绝不是重复上一世的人生,因为上一世的他走得已经足够精彩了。这一世的霍祁镇要的更简单也更难,他要更自由的活。
作为重生者霍祁镇十分清楚90年代的美国是什么尿性,也更加了解改革开放初级阶段的华夏有着怎样的机遇跟未来的他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去美国这条‘荆途’,为的就是自由!当然绝不是美帝口中的那个‘自由’。
轻轻推开眼前这个自己爱到骨子里的男孩,望着眼前那张俊俏之中已有了几分男人味的脸庞,于慧真的很想、很想、很想狠狠的给他一巴掌。但她真的做不到,因为就算在此时、此刻、此地,女孩依然爱着这个负了她的心的男孩。而那句‘我恨你,我讨厌你。’已然是于慧口中所能说出最重的一句话了。
好吧,此时于慧的心中更恨的恐怕是那个美国领事馆的签证官与她自己,当初想要去美国是她,拉着霍祁镇去办理签证的也是她,可为什么过的却不是她或者她们。
明白此刻在说什么都以无意义了的霍祁镇,习惯性的再次伸手摸了摸于慧的头后带着满眼的泪水跟决绝转身离开了这间伤心之地。虽然他已经不爱于慧了,但这个叫于慧的女孩依然代表着他的过去。
想留又不知该如何开口的于慧就这样在决堤的泪水中傻傻地看着霍祁镇转身离开的背影默默的哭泣着,在这段自己稳占上风的爱情里,于慧从没想过等待自己的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树林之外
“啪!”悄然逝去眼中的泪水并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的霍祁镇望着眼前待了四年的工程学院教学楼一脸无奈的低声自嘲道“霍祁镇,你果然是个疯子,不想当官了你可以去经商啊!”
放弃一个未来GDP以双位数狂飙突进、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祖国,去到一个对华人并不那么友好跟GDP常年在1%左右徘徊的国家去寻找未来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作为见识过未来的祖国如何繁荣昌盛的重生者,霍祁镇的这个选择怎么看都是一个充满脑残的决定。
至于霍祁镇的自由生活为什么要扯上两大流氓国GDP,财务自由无疑是一个很现实的理由。
当然在90年代华夏来说,霍祁镇无疑做了一个正确决定。不然也不会有后世那些当年在BJ卖了一套四合院去美国奋斗二十年后回BJ买不起一套房的段子了,果然领先半步的都是天才,领先一个时代的却成了疯子。
1992年6月末的水木大学内,一个整整领先了这个世界至少两个时代的疯子已然做好了开启专属于他的‘疯狂年代’。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