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简史——道士角色探索

下载APP

道教简史——道士角色探索

  首先说明,方士和道士不同,史记·秦始皇记:“方士欲炼以求奇药!”

    简单的说,就是炼丹炼药来企图长生不老的人,而道士之称始于汉代,晋代后,方士之称渐不通行,而道士之称大著。

    道教一词道见于老子想而注,基本上公认,道教的产生由太平经和老子想而注二书看成道教活动和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

    一个宗教要形成,必有相应的组织(教团),以及信众,而三国时左慈、甘始、葛玄并无教团,实际上并非是道士,还是古老的方士

    东汉,二大教团形成,就是张角和张修。

    太平道设“方”为教区,全国共设三十六方,各方设渠帅总领其事。

    而天师道设“治”为教区,设二十四治,用道籍取代朝廷的户籍,用道米税取代了官府税收,道民称鬼卒,道官称鬼吏,治首称祭酒。

    各位请注意,这教区制度,和天主教伊斯兰教根本无异,也就是说,是道教一开始,是一神教政教合一模型

    太平道的宗旨是夺取天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大家都不知道,就不多说,这导致统治者对道教有着严重猜忌,严酷防范

    天师道是不是清静无为呢?

    它的组织体系,是奉老子唯一神,建立天庭,有二个宗旨,一就是伐山破庙,二就是革天之命

    伐山破庙的意思就是消灭异教徒的庙宇,砍杀异教徒的神灵,甚至祖先都在镇压之列,《正一法文经章官品》第三卷有“收葬送冢墓鬼”、“冢墓之鬼”两节,大家可以观之

    并且本文所说的道士受箓,更是“黄赤内箓”有内容,并非是我虚构

    革天之命是当时提出,“灭六天故气,立上清之天”,要讨伐“五帝”、“皇天上帝”,其矛头直指周代祭祀开始的“皇天(昊天)上帝”

    因此本书里伐天,并非我虚构,是真实地球上出现的事,更明确的说,道教自一开始,就是武装到牙齿的战斗组织,和“清静”没有丝毫关系

    教团的毁灭和方士的再现

    黄巾起义后,太平道全灭,统治者对道教这种武装到牙齿的宗教非常猜忌,张鲁虽识大势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但曹操何许人也,立刻将天师教连根拔起

    “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张鲁和大批汉中教民北迁到三辅,而张鲁第二年就“病”死,天师这称号就基本泯没,虽记载上第四代张天师为张盛,但自张盛后,到宋朝,总七百年,没有听说过张天师出现,里面含义大家可以想想

    因此天师教的祭酒纷纷南逃到吴国,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基本上都在吴国范围内。

    也许一开始,天师教的教团在失去了教主张家还有凝聚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魏晋的统一,使对天师教的极大戒心以及打击普及到全国,天师道组织涣散,不断萎缩

    因此各个流派,就再也忍不住了,开始独立

    现在的许多道教思想,很大程度来源于上清派,包括现在熟悉的原始天尊

    上清派的祖师魏华存,本是天师道的祭酒,举兵叛主,造神原始天尊,贬低老君,得以自立,有段时间,甚至认为天师道是“三张伪法,当以革除”

    认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师道的“太清”更高

    这道出了很多知名道士,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通过他们的活动,上清(茅山宗)逐成为在当时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

    面对上清派自立,张天师消失在历史上,天师道一蹶不振的格局,北方寇谦之,称受命老君,继承道权,建立北天师教,其主要内容是取消二十四治教区,废除教团管理体制,一度成为国教而发展壮大,但从根本上说,这就是取消了“体制”,使天师道从一个天主教性质的教团,变成了完全依附在皇权上的散沙,生杀予夺尽在皇权一念之间,因此很快就消亡

    而葛洪的丹鼎道派,更是影响很大,基本上使道教从有组织有力量的体制,变成了一师一徒的体制,因此自废武功,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跻身社会上层,而现在许多同学的观念,清静无为,师徒单传,都是这时开始,至于废除了道教的体制,这是道功还是道贼,是进步还是退步,就各凭大家意见了,我要说明的是,所谓的清静无为都是滚滚人头逼出来,并非道教一开始就这样

    南北朝基本上失去了组织后,道教就每况愈下,历史上虽有一些皇帝扶持,但总体上说,道教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弱小,统治者非常乐意看到上百种流派的形成

    并且宋朝有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原本分裂甚至仇恨的各个道教在生存的压力下,渐渐合流,形成了三清体制,并且玉皇大帝在这时出现了,这是和宋朝统治者的交易,宋朝支持道教,道教立宋朝统治者的祖先赵玄郎为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总共只受到朝廷二次册封,都是宋朝

    第一个宋真宗上尊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其次是宋徽宗,又上:“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这昊天就自周代开始祭祀到清朝的华夏至高神,因此触犯忌讳,北宋灭亡,这且不多说,大家只要知道玉皇大帝和昊天是完全二回事就行

    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道教走向衰落,到了清代,皇室尊崇佛教,对道教采取严厉打击方针,道教更加衰落,乾隆年间,禁止天师道派人传教,停止朝觐,道光年间取消正一真人称号,终止了朝廷和正一道的关系

    而本朝,道教进一步衰败,道士受箓非常严格,比和尚更严格十倍,现在据说全世界真的道教徒(不是见庙就拜的那种),现在只有26万,已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里就不多说了

    大家只要明白一件事,就是许多人心目里的道士观念,都不是正统道士,都是后世经过滚滚人头,不得不“清静”的道士,其可以分成有体制的道士,和基本上没有体制的道士二种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