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这个城市没有你
那些难以入睡的夜晚,我一次次想起你,想知道你过得怎么样了,想知道你在做什么,想知道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不断地怀念着曾经的高中生活,想知道你有没有那么一次想起我?
——《大王日记》
2014年9月,王宛在大学度过了陌生的军训。
南方的夏天很长很热,都已经9月底了,可是他们军训的天气依旧很热,太阳光很毒辣,王宛从天气凉爽的北方初来乍到,气候完全不适应。
整天热到吃不下饭,身上起了大大小小的湿疹,当时学校的宿舍楼没有装空调,王宛经常半夜热到睡不着觉。
南方的天气又热又湿,王宛经常觉得呼吸困难,他们的大学在山里面,学校三面环山,各种不知名的虫子很多,王宛双腿被咬的都是包,又痒又痛,很是难熬。
王宛住的是六人寝,她们寝室都是一个专业的,剩余五个姑娘都是本省的,只有她一个北方人,所幸几个姑娘性格都不错,相处也还算融洽。
军训期间王宛因为起湿疹,没办法和别人一样在太阳下军训,就只能坐在树荫下看别人训练,他们军训还是很松的,只要每天出席,军训成绩都会过的。
那天王宛看着同学们军训,突然就想到了高中他们学校的体操比赛。
那时候是高一下个学期,他们要进行体操比赛。
王宛是班长,木子是体育委员,两个人就负责带同学们训练,王宛负责女生队伍,木子负责男生队伍。
那天早上木子穿的是白色立领短袖,早晨的阳光斜斜的照在操场上,木子背挺得笔直,双手叉腰,整个人都沐浴在阳光中,头顶是淡淡的金色。
王宛看着那个全身发着光的男生,不知不觉愣了神,旁边有人叫王宛的时候,王宛才发现自己盯着木子看了好久。
而且木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转过头,也盯着王宛看,眼睛里满是笑意。
两个人就这样对视了很久。
可是如今呢,离得这么远,那个少年,似乎很久没见,他们也再也没有联系过。
2014年10月,国庆节,王宛还是买了车票回到了老家医院,医院其实没有王宛她们住的地方,但是王宛还是想回去看看父亲。
父亲现在基本稳定,母亲也适应了周边的环境,烧伤的地方只需要长期养着,慢慢恢复就好,弟弟在学校也适应的很好,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国庆节的时候,王宛没想到阿丽和许祎来医院看父亲,两个人还是学生,来了却带着礼品,王宛心中很感动,和弟弟请两个人吃了饭。
后来从阿丽那里知道原来木子去补习了,其实木子当时高考成绩也还好,但是木子很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王宛这才想起那天木子手机里感谢王宛的话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告别。
王宛想着,既然这样的话,算了吧,忘了吧。
王宛大学的生活其实过的很匆忙,王宛军训完后报了好几个社团,还参加了学生会,她不是个自怨自艾的人,既然大学是自己选择的,那就好好努力的读下去。
大一的日子忙忙碌碌,同宿舍的另一个女孩子叫瑶瑶,人长得高高瘦瘦,很漂亮,和王宛性格很合得来,两个人一起参加了学院的学生会,两个人经常早出晚归,周末也忙着做事情。
日子过得飞快,元旦晚会之前,各个社团都要排练,王宛之前参加的一个社团要出节目,社团有一个传统性的舞蹈,需要男女搭档一起跳舞,王宛所在部门的学长学姐很器重王宛,可是王宛却不想参加。
之前社团舞蹈排练的时候王宛几次都没去,最后一次是在拒绝不了学姐,去排练跳舞。
和王宛搭档的那个男孩子很腼腆,看到王宛的时候只是礼貌的笑笑,王宛却下意识排斥,她还是不愿意和异性有肢体接触。
那天晚上排练完回到寝室后,王宛第一件事就是在洗手间洗手,她一直洗一直洗,直到手被水泡到发皱。
王宛看着发白的手指,心中不断泛起苦涩。第一次和男生牵手,不过就是个牵手,自己到底在矫情什么呢。
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的飞快,王宛所在的学校占地较大,王宛是路痴,经常上课下课总是跟着同宿舍的伙伴们走,自己一个人总是七拐八拐找不到路,为此她走了不少冤枉路。
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王宛还在努力地适应着南方的环境,适应着南方的饮食习惯。
学校的食堂面食很少,而且不正宗,所幸王宛对吃的不是很挑,大米和面条她都可以,只是学校这边的很多菜都偏辣,王宛胃不好,吃不了辣,于是她每天就固定吃着几样不辣的菜。
2015年2月初,王宛结束了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和在学校的老乡们一起回了家。
父亲还在医院养着,医生那边还是建议父亲继续住院。
王宛直接去了医院,他们打算快过年的时候一起回家。
大学期间左力也联系过王宛几次,得知王宛跑到那么远的地方读书,很是怨念。
“你怎么去的那么远啊,好久都见不到你了。”左力当时这样抱怨。
“我喜欢南方啊。”王宛其实没有跟左力说自己的情况,左力似乎也不知道。
王宛觉得和左力就这样淡淡的相处就好。
寒假王宛在医院的时候又收到了左力的信息:“放寒假了吧?”
“恩恩。”
“那你回家了没?”左力问。
“还没,在市里面,过几天回去。”王宛回。
“哦哦,我也过几天回,要不要和我一起回?”左力问。
“不了,我和爸妈一起回。”
“哦哦,那好吧,回去了再联系吧。”
“好的。”
王宛在医院待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父母一起回了青城。
接下来就是和母亲一起准备年货,一家人准备过年。
王宛的父母都是很开朗的人,他们家里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但是大家都坚强地挺了过来,如今还能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吃饭,其实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过年期间很多人也来家里看望父亲,每个人来了之后,先是询问一番当时的情况,表情无一不是怜悯,口气无一不是长吁短叹,王宛开始还会陪着那些人坐坐,后来实在受不了那样的气氛,一样的事情说很多遍,她总觉得太残忍。
她宁愿那些人不来,也好过这样一遍一遍把伤口掀开给那些人看。
虽然他们都是好心,但是王宛就是觉得很难受。
作者曰:很多时候在灾难面前其实可以很坚强的面对,但是受不了的是那些看客们悲天悯人的表情和长吁短叹的语气,就好似一遍遍的提醒着你,让你一次次回忆着那些不想面对的曾经。明明是好心,明明是不可缺少的人情世故,却为什么总是那么扎心呢?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